西故山 > 奢品 > 奢华前沿 > 科技部部长万钢

科技部部长万钢

来源:网络转载 2014-06-27 21:35 编辑: 网络 查看:

    记者:万部长您好,非常感谢您接受我们的采访。我们摄制组还给您带了一个漫画,您看这是新能源汽车,这是3G,都是和百姓和未来联系更紧密的。

    万钢:以后啊还要有大飞机,还要有高速轨交,还有我们的大船,这些上去以后就会给老百姓带来实实惠惠的用处。

    记者:从世界范围看,每一个经济的相对低迷时期,在一些重要的国家都会崛起一些重要的产业,而它往往代表着新的科技发展方向,比如说20世纪70年代的,所谓高技术的诞生。那么我们想问万部长在您来看,在目前这个经济相对低迷时期,中国的科技工作可以为经济振兴发挥什么样的关键作用?

    万钢:这个是我们一直在考虑的事情,温家宝总理在几次会议上,包括我陪同他去参观考察一些地方的时候,他都一再提出纵观人类发展的历史,每一次经济危机都会伴随着一场技术革命,每一次当经济走向上升的时候,走出危机的时候,技术的进步产生了巨大的作用。

    大家都知道90年代初期的时候,美国经济也不太好,后来把网络经济一下子拉上来了,在信息产业的基础上拉动网络经济,网络经济大规模的应用使通讯业极大地发展,保持美国一直从90年代到21世纪初的十年的竞争。

    这可以说上一次的革命,实际上是信息的革命,在当前的经济上碰到一些下行的问题的时候,我们当然要采取一系列的经济措施使它振兴起来,重要的是树立信心,除了经济方面的问题以外,我们还面临着气候变化、环境污染。我们还面临着粮食危机,我们还面临着人民大众不断地提高健康水平的需求,实际上这些需求也是将来拉动经济的重要的环节。

    所以在应对气候变化的时候,我们推动节能减排,大量地使用新能源、风能、太阳能、水能的利用、地热能,各方面技术都给它利用起来。还有一个信息产业还要继续拓展,大规模的计算机,百万亿次的,中国大概是世界上第三个可以制造的。我们现在正在往千万亿次再冲击。

    还有一个就是生物技术,这里面比如说可以养这种藻类使它在成长的过程当中,能够经过六、七个小时以后就产生生物柴油这些产品,我相信它是一个未来发展的焦点。

    记者:科技部有没有像国务院制定十大产业振兴计划那样,对一些重要的产业在经济振兴中希望它能够更迅速地发展,对它给予支持?

    万钢:总理在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当中提出了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一揽子计划,一条主线,四个大的措施。第一条主线就是保增长,四大措施,第一个就是拉动内需的十大措施。第二个振兴重点产业,十个产业的振兴规划已经讨论完毕,逐步进行了公布。第三个就是科技支撑措施。

    国务院即将要颁布一个关于发挥科技支撑作用,促进经济社会平稳较快发展的一个措施的意见。这里面特别谈到了六大措施,四项政策。六大措施就是加快我们这些重大专项当中,能够在近两三年之内产生效益的,同时又对战略性产业具有发展潜力的项目的实施;第二个,支持十大产业的振兴;第三个支持企业的技术创新;第四个发展高新产业;第五个要动员科技人员深入基层,支持中小企业的发展;第六个要建设人力资源。我们叫一个引进海外高层次的人士,第二个,培养创业者的管理能力,技术人员的创新能力和我们劳动者的专业技术能力。

    记者:增加更多的人才储备。

    万钢:同时要吸收大学毕业生,在我们的重点企业里面和中小企业里面就业,使他们能够成为我们下一个经济腾飞的储备,在这个过程当中对于中小企业的帮助会是很大的。这些中小企业真的是我们叫给点阳光就会灿烂,他掌握一门技术,掌握一个新的产品就会打开一片市场,我们已经在前几个月的时候,科技部教育部联合广东省,在一些中小企业推广企业科技特派员的活动,一些高校的科技人员到了这些企业里面,帮助这些企业搞产品革新,产品升级。

    记者:帮他们应用科技?

    万钢:对。这对中小企业的提振具有重大的推动作用。第二个,对于这些搞技术创新的特别是高新区,我们也要支持它,就是在国家高新开发区里面,进行产业结构的聚集,使它能够形成特色。在这个基础上,建立公共服务平台、共享开放。一个大型仪器是一个小企业买不起的,但是100个小企业可能使用一个大型仪器,所以我们采取这样一个有偿使用的办法,同时调动科技金融对它进行信用担保这样一个支持,因为中小企业在发展过程当中,有一个很大的问题,因为其实科技型企业,当它的科技研究成果成为产品,得到第一份订单的时候,它是没有生产能力的,这个过程当中它就需要资金帮它进行信用担保。比如说用订单,用我们建立的一些担保机构。

    记者:起到一个孵化器的作用。

    万钢:对,孵化器的作用。

    记者:万部长,您是汽车专家,您对应用科技肯定是很有感情,那么作为科技部长,您对基础科研有多大的注意力?

    万钢:我们国家的基础科研这几年,以很快的速度在往上发展,比如说973计划是我们国家重点基础研究计划,它投入的经费从2007年的12个亿到2008年的19个亿,到2009年的26个亿,它几乎是成倍地在发展,为什么呢?就是基础研究是创新的源泉,其实从我本身我自己有亲身体会,好多的人都知道,认识我是汽车专家,其实我在大学就学过物理,我大学学了两个专业:一个是土木,一个是物理。然后考到同济大学研究生的时候,我是学力学的,到了德国以后才改学了机械。我自己的感觉当中一个人的基础理论掌握得深的话,对事物的认识也深,它对应用基础也很有拓展,所以我们国家就是在现在,调整投入结构的时候,我们保证对于基础性研究的投入不但不降低,还要增加。

    记者:是不是在经济相对低迷的时期,对基础研究还要加大一点投入?

    万钢:基础研究不是说你一下子翻个倍就能产生一倍的效果,不是这样子的,基础研究是一个细工慢活,对基础研究支持的改革关键的问题是要持久稳定。

    记者:要创造一个宽松的环境不是希望你每天都出成果?

    万钢:对,这就是我们去年做的一个重大的决策。国家重点实验室每年每个实验室投入1000万左右,实验室自己来确定课题,基础研究是不能用时间来限制的,它跟应用研究就是不一样,实际上诺贝尔奖金有很多都是支持基础研究的,而你可以看平均它的授奖率一般都是在13年到15年之间。

    记者:因此很多的科技人员感到很头疼或者压力很大,这种考核体系会不会发生变化?

    万钢:考核体系还有点急功近利。我说我刚从国外回来以后,我感觉上面有点不适应就是在这个上面。你看,在国外,如果你大学作为讲师、副教授、教授,(记者:然后有终身教职)再没有大的名堂了。在我们这里一级一级就会翻很多。

    当然,这也是说实在的,我们从管理的角度上希望它能够有更新的激励,但是在实际遵从规律的角度上,又要进行优化。我们往往对一个人的进步是以他的升迁衡量的,但是真正的特别是在基础研究上面,忠于自己研究的领域、孜孜不倦地去探索,这才是对他最大的升迁,我作为一个科技部长,在我们考虑未来的发展包括我们的管理机制上面的时候,也要帮助我们的科学家有利于促进他们聚焦于自己的发展方向。

    记者:现在有一种观点认为,出现了这么多的造假行为都与这种过度竞争,或者说过度的考评方式有关,您怎么看这件事情?

    万钢:有外因也有内因。从外因的角度上,科技的管理应该更加适合于科学技术研究发展;从内因的角度上,我还是比较提倡要弘扬科学精神要崇尚敬畏,要对我们所研究的东西有一种敬畏的感觉。

    记者:敬畏感?

    万钢:实际上,我自己在从事研究工作的时候,当我发表每一篇论文的时候,我都一直在想,我这个东西到底有什么东西还没有做到,还没有想到。

    记者:就像总理在讲另外一只看不见的手是道德力量一样,您今天在强调的其实也是道德的力量。

    万钢:自制是最重要的,但是我这里绝没有推卸,我们作为管理者的责任,作为管理者的责任实际上制定游戏规则,同时保证它的实施。这跟踢足球有点一样,上场了合理冲撞是合理的,但这里面有一个度,你说在这么激烈的情况下,怎么能够把握好这个度呢?那就有个裁判,他有的时候警告你一下,有的时候吹停一下,但也有的时候给你举个黄牌、举个红牌。

    记者:这番话是否在暗示我们,今后科技部要采用稍微更严一些的手段,更多地亮出黄牌和红牌呢?

    万钢:实际上已经采用了,只不过我们没有系统地去描述它。其实科技部在近年当中建立了诚信办公室,在诚信管理的角度上一方面加大教育,加大对于出现的各类问题的调查,同时对于一些明显犯规的要进行黄牌警告,甚至撤销他的研究课题,甚至有一些如果在学术上把一个科学研究课题和金钱权利结合起来,这种东西我们就要惩治。我们绝不允许利用金钱和权利侵蚀我们崇高的科学事业。

    记者:在今天采访之前,摄制组曾经在街头做了一些采访,我们看一看百姓对科技部有什么期待?

    市民:我觉得中国现在嫦娥一号已经撞月了,下次月球的探测什么时候能开始?

    市民:虽然说高楼大厦建了不少,但是在高端上面尤其像信息技术各方面,差距还是蛮大的。

    市民:我是一名初二的学生,我很希望中国能由官方出版一本,权威性的科技杂志供我们参考学习。

    市民:科技方面我觉得中国这两年的科技,一直做得非常好,而且在世界上的影响都很大,但是对我们的日常生活,我们会去关注它,但是可能觉得会稍微离得远了一点。

    市民:我觉得应该加大对科技人员的投入,一个是研发的投入,另外一个就是说,对他们的待遇我觉得应该提高一些。

    记者:部长,看来您刚才对群众讲到,自主创新和增加科技人员的收入,反应强烈,很有共鸣。

    万钢:科技人员的收入,特别是我一直在考虑两个投入,退休的,还有一个年轻的。青年科学家他们的收入确实应该提高,所以我在当校长的时候就呼吁,我希望我们确确实实尽我们自己所有的一点点力量,去帮他们解决这些问题。在企业可能好一点,在政府机构、研究院所、大学,这就比较难。但是尽管如此,我们应该关心他们,应该提高他们的收入。

    记者:万部长,可能还有另外一个,科技部在老百姓心目中,恐怕还是有一点点距离和神秘感,如果让您对公众说一句话,您认为科技部在老百姓心目中,应当是什么形象?

    万钢:我想跟每一位关心科学技术事业,跟我们每一位老百姓说句话,全国的科技工作者,都是为了大家的生活的提高,为了应对我们面对的挑战,而在努力地工作,我们所做的科技成果,也许那个时候你根本就不知道,这是谁发明的,谁创造的,但是我们最大的心愿就是您能用上。能够感受它给你带来的,生活方便和生活品质的进步,这就是我们最大的满足。我想这不光是科技部的同志们,还有我们全国的科技工作者,都是这样想的。

    记者:万部长,我们街访的群众给科技部,还是提出了很好的意见和建议,如果请您给这些群众回赠一个礼物,您回赠什么礼物呢? 

    万钢:我很想我们的科研成果,能够得到大家的认可,这是我研制的“超越三号”新能源汽车,零排放的,这个汽车它在奥运会上发挥了作用。

    记者:谢谢。希望大家能在未来的生活中,乘坐“超越三号”。

    万钢:超越N号了。

    记者:非常感谢您。(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