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自主品牌来说,中高端品牌一直是其孜孜不倦追求的一个梦,如吉利想倾力把帝豪打造成中高端品牌,奇瑞汽车则是在2009年就推出其所谓的中高端品牌麒麟品牌,长城最近也宣称要把哈弗打造成中高端SUV品牌,上汽则是要把荣威打造成中高端品牌。
但从目前的结果来看,都不尽如人意,最典型的就是奇瑞的麒麟品牌,旗下车型销量累计也不过百辆,奇瑞汽车最近也是终于大大方方承认了自己打造中高端品牌的失败,宣布要回归一个奇瑞。
追求中高端品牌是件好事,但是中高端品牌是技术、品牌、质量等积淀到一定程度自然呈现的结果,而不是自己宣称是中高端品牌就是中高端品牌。如果不顾实际情况,想大跃进,一步变身中高端品牌,就只能用八个字来形容:好高骛远急功近利。如果硬要推所谓的中高端品牌,最终只能变成一场烧钱运动,钱烧了,连中高端品牌的边都摸不着。
客观来说,自主品牌目前并没有到达打造中高端品牌的阶段,最好的最合适的时机还没有到来。
首先,我们汽车人才还比较薄弱。虽然中国的汽车工业已经走过了近二十年的历程,但是我们国家还没有出现一个像卡尔.本茨、戴姆勒、波尔舍、霍希、杜兰特等之类的汽车制造天才。而最关键的是专业的汽车技术工人也相当匮乏,汽车制造工人多是刚毕业的大中专院校的学生为主。
汽车天才的缺乏一方面原因在于我国教育体制的束缚,一方面也来源于我国对专业
性人才的鼓励性措施没有跟上,车企对科研人才的鼓励多是提拔为领导干部,结果就让原本的专业性人才变身行政领导,再也无心深入钻研专业。而专业技术人才的匮乏则跟中国的整体大环境有关系,我国对蓝领工人的重视程度一直不够,过了三十岁仍然还在车间做技术工人的会被认为是水平不够,能力不行。
缺乏人才自然会让我的技术创新也跟不上,客观来说,到目前为止,自主品牌的技术还多是山寨为主,缺乏领先的、创新性的、突破性的技术,无论是整车性能还是动力方面,都没有形成可以与合资品牌相抗衡的技术。
第二、我们还没有形成完善的零部件体系。
在我国汽车市场,中高端品牌全部是合资品牌的天下,而合资品牌基本是把自己在国外的零部件配套体系搬到了中国,尤其是日韩企业更甚。对中国本土的零部件企业帮助并不是很大。在这种条件下,即使自主品牌出现了一个汽车天才,设计了一款外形、性能、动力都能符合中高端品牌定位的车型,没有配套的零部件体系,也会面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的难题。
第三,我们缺乏品牌的积累。自主品牌由于早期的大干快上和盲目求快,给消费者留下了一个低端品牌的形象。品牌形象的改变绝非一朝一夕之功,要想让消费者相信自主品牌能打造出中高端,首先我们就必须把现有的品牌经营好,彻底改变消费者的原有的印象,用产品说话。
因此,我建议自主品牌不妨暂时忘记中高端品牌这个概念,而是努力把现有品牌耕耘好,让消费者信任我们现有的品牌,认为自主品牌造的汽车造型符合审美、质量过硬、性能不错,那我们就成功地迈向了打造中高端品牌的第一步。
造车是个系统工程,急不得。人才、技术、零部件、品牌,少了哪个环节都不行。所以,自主品牌目前要做的就是要打好基本功,练好硬实力。就好比一个学生,小学念完了,自然而然就能升初中,高中了;如果小学还没念完,就要读初中,高中,无疑是想当然,面临的结果要么是读不下去,承认失败,从头再来,要么就是自己真是个天才,能够应付过来,但我国的自主品牌车企目前并没有造车天才诞生的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