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故山 > 奢品 > 奢华前沿 > 青岛新机场落户胶东 五年建成等级比肩京沪

青岛新机场落户胶东 五年建成等级比肩京沪

来源:网络转载 2015-02-25 00:54 编辑: www.xigushan.com 查看:

 

青岛新机场落户胶东 五年建成比肩京沪

    新闻核心

    以后市民乘飞机要到胶州了,备受社会广泛关注的青岛新机场选址终于尘埃落定。昨日,记者从市新机场工程建设指挥部获悉,青岛新机场选址报告日前正式获得国家民航局批复,选址落定胶州市胶东街道,距离青岛市区约一小时车程。根据新机场建设程序,我市确立了新机场建设5年攻坚计划,今年将重点围绕选址、立项等主线任务。目前,我市正加快新机场核心区涉及区域的摸底排查,制订征迁方案。据悉,预计新机场近期(2025年)年旅客吞吐量将达到3500万人次,因此将建成“区域性枢纽机场、面向日韩的门户机场”,集航空、铁路、公路、城市轨道等多种交通方式于一体的综合枢纽,提高青岛新机场的地区辐射能力。

    选址

    青岛新机场落户胶东

    青岛新机场选址报告日前正式获得国家民航局批复,新机场落户胶州市胶东街道,至此青岛新机场选址尘埃落定。据悉,新机场位于胶州市中心东北11公里,大沽河以西、东外环以东、胶济铁路和胶济客运专线之间,距青岛市中心约39公里。该场址周边交通优势突出,北边是胶济客运专线,南边是老胶济线,站前大道贯穿南北,外围拥有青银、青兰、沈海3条高速公路,胶济、胶黄、胶新、胶济客运专线4条铁路和胶济客运专线胶州站,已形成纵横交错、四通八达的道路网络,为场址提供了良好交通条件,利于打造陆空综合交通体系。

    根据新机场建设程序,结合国内其他机场建设经验,我市确立了新机场建设5年攻坚计划,确保新机场工程按期保质完成。今年将重点围绕选址、立项等主线任务,全力推进新机场前期工作,确保各项基础任务顺利完成。目前,我市正加快新机场核心区涉及区域的摸底排查,制订征迁方案。同步推进航站楼概念设计、碧沟河改道、场址标高设定、场区“三通一平”等十几项专题研究。此外,公路交通“四横五纵”配套方案和轨道交通“机场快线”接入机场方案基本确定。

    释疑

    青岛发展需要新机场

    目前青岛已经拥有一个机场,位于城阳流亭,为何还要再建一个新机场呢?青岛新机场工程建设指挥部有关负责人解释说,这主要基于4个方面的考虑。

    近年来,随着青岛地区社会经济发展,流亭机场航空业务量持续快速增长,年均增长率超过两位数,2012年旅客吞吐量1260万人次,货邮吞吐量17.2万吨,飞机起降量11.6万架次。据预测,2025年机场旅客吞吐量将达3500万人次,流亭机场现有空域容量和地面条件不能满足需要。而机场周边建成区西侧距跑道仅256米,据建设单位初步测算,如原地扩建,成本巨大,且仍难以满足民航运输远期发展的需要,因此,为适应航空业务量快速增长的需要,必须另建一个大型新机场。

    另外,流亭机场距离市中心23公里,毗邻市区,随着流量的增长,环境噪声问题日益严峻。同时,由于青岛城市向北发展,越来越多的高层建筑位于机场净空范围内,机场净空安全问题日渐严重。根据青岛的城市布局规划,我市将构建“环湾型、组团式、多层次”的大城市发展新格局。流亭机场位于北部新城开发区,随着航空运输需求的快速发展与机场规模的扩张,其净空限制和噪声对新城的发展影响将逐渐加大。迁建流亭机场,能够带动并促进青岛市北部区域的经济发展,有效保护中心城区,并释放出更多的土地资源,促进中心城区可持续发展,符合城市发展规划。

    同时这也是完善综合交通运输体系的需要。青岛是42个全国性综合交通枢纽之一,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规划中提出,优化布局,强化枢纽,完善网络,提升功能,发挥组合效应和整体优势,构建海陆相连、空地一体、便捷高效的现代综合交通运输网络。青岛新机场依托该区域发达的铁路、公路以及水运等交通运输资源,各种运输方式互为补充,有利于完善区域综合交通运输体系,进一步发挥青岛的综合交通枢纽城市的功能作用。

    还有一点就是适应区域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需要。机场是经济社会发展重要的基础性和先导性产业,实施新机场建设,提高机场保障能力,有利于改善当地投资环境、进一步增强青岛市竞争能力,促进地区经济社会和旅游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胜出

    胶东场址有多方优势

    据悉,我市曾在胶州、即墨、城阳等地初步确立了5个新机场选址:胶东、七级、华山、温泉、桃源河东。在预选中,获得通过的是胶东、七级和华山等三个,为何胶东选址最终能脱颖而出呢?据了解,民航机场选址有一套规范的标准体系,一般按照“先天后地”的原则推进,即将空域作为选址的首要条件,再通过比对地理位置、净空条件、气象条件、场地工程、地质条件、场址发展条件、配套设施条件、防洪条件、地震情况、文物矿藏分布情况、土石方工程量、用地及拆迁、噪声影响、场外交通、投资匡算等多方面地面因素,由专业研究机构经过初选(一般确定5个场址)、预选(五选三),最终形成推荐场址。

    青岛新机场工程建设指挥部有关负责人表示,之所以被最终确定为新机场,有其独特的自身优势。

    首先胶东符合青岛市“全域统筹、三城联动、轴带展开、生态间隔、组团发展”的总体空间发展战略,处于现代化城市框架的中间地带,航空服务区位优势明显。距环湾发展带最近距离约10公里,位于环湾区域中间带和核心圈层,利于辐射带动即墨、胶州、黄岛内圈层,以及莱西、平度、海阳、莱阳、高密、诸城外圈层的多圈层拥湾发展格局。较其他场址而言,胶东场址空域优势相对突出,具备建设大型百年机场的条件,可极大改善当前的飞行环境,进一步释放空域容量,满足青岛民航事业的长远发展需求。

    另外,胶东场址位于北部高端产业集聚区以北,该产业区主要布局半导体显示照明、汽车机车、新材料、节能环保、生物医药、海洋科技等高端制造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这些产业对于航空运输的需求十分旺盛,特别是高端产业属技术密集型产业,附近的航空运输资源对其投资拉动、商务交流、货物运输均有很强的促进作用,同时,该场址位于东海岸现代服务业核心区和西海岸经济新区之间,对两个重点区域的兼顾作用明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