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三角区域科技协同创新高端论坛在宁举行,专家建议
围绕少数几个战略性产业,前瞻性布局优势资源
南报网讯(记者 毛庆) 在长三角城市群发展规划中,南京是唯一的特大城市,也是东部地区重要的中心城市,提出建设“长三角区域中心城市”;在国家创新版图中,南京是唯一的国家科技体制综合改革试点城市,提出建设“国家创新型城市”。
今天(10月19日)下午召开的长三角区域科技协同创新高端论坛上,多位专家围绕长三角区域科技协同以及创新型城市建设发表观点,为南京新起点上布局“长三角区域中心城市”和“国家创新型城市”提供借鉴。
打造创新智库,为创新型城市提供专业咨询
论坛开始前,江苏省苏科创新战略研究院和中国科协创新战略研究院江苏分院同时挂牌成立,将以灵活的市场方式集聚全省1000多位专家,打造创新智库,开展重大战略、重要决策、创新政策、创新文化、科技人才等方面的专项研究和第三方评估工作。
值得注意的是,这两个民办非营利机构在全国都属于首个。中国科协书记处书记王春法一语道破:“‘十三五’期间,中国科协创新战略研究院将建立10个地方科协智库,江苏提出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产业科技创新中心和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先进制造业基地,正需要这样的智库提供智力保障,所以首个地方科协智库在江苏揭牌。”
王春法说,智库是国家软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美国,智库由精英专家学者组成,利用集体智慧,就特定的公共政策问题提供最优化的理论、策略和方案,供决策者选择。他们会出席国会听证会,承接政府委托课题,与政府、大学、企业保持良好的互动关系。中国正处于投资驱动向创新驱动转变的阶段,亟待建立这种智库,推动出台支持创新发展所需要的政策,提供政策咨询服务,举办高端创新政策论坛,并开展科技创新政策宣讲活动。此外,智库承担的第三方评估作用,也有利于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促进政府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
战略性新兴产业不在于多少,要在有限几个上作前瞻性布局
作为刚成立的江苏省苏科创新战略研究院首席专家,中科院院士、南京工业大学校长黄维建言如何“布局优势资源,释放创新能量”。
黄维说,创新的基础是人才。今年的诺贝尔自然科学类奖项,花落日本,这不意外。上世纪90年代后期,日本科技投入排名全球前三,日本的主流大报,整版都是科技创新成果和科技创业典型的宣传,这种对人才的重视带来丰硕的成果,日本科学家频频摘下诺贝尔奖桂冠。近年来,我国实施千人计划,而江苏和南京也推出重磅引才政策,集聚了一批高端人才,特别是科技创新人才。中国在世界上领跑的技术已近20%,中外科学家平等对话的机会越来越多。在全球主流期刊上,中国人的名字遍地开花。他认为,这种积累之下,10—15年之后,中国科学家也有信心问鼎诺奖。
“现在很多城市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有的甚至是两位数,九成以上都是雷同的。”黄维建议,战略性新兴产业不在于门类多少,可以在有限的几个产业上作前瞻性布局,比如,苏南适合发展材料等先进制造和新兴产业,但苏北由于缺乏科技支撑和人才队伍,还是适合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上做文章。
支持企业建立海外科技创新平台
论坛上,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高级副总裁兼首席战略官陈杰也从“长三角的企业创新与政府协同发展及中兴通讯创新战略”角度发表观点。
陈杰说,做创新,必须从文化和环境抓起。中兴通讯有很多创新的系列活动,每个月都有不同重点的创新之旅,比如有黑科技的创新提案、智力众筹项目等,拉动内部和外部的企业一起来做创新,培养员工的创新意识。
陈杰介绍,中兴通讯的布局主要在长三角一带,尤其是南京和上海两地,有14个子公司。而南京是从深圳总部出来最早成立的研发基地,也是全球20个基地中最大的,有超过1.5万名的研发人员,70%以上具有硕士以上学历,主要承担4G核心网、多媒体业务、云计算、微电子等。每年,公司都会在南大、南航、、东大等招聘600名应届硕士毕业生,产学研合作项目超过30多项。同时,公司还承担了很多江苏省的科技成果转化项目,比如大数据重点实验室等。可以说,下一步,南京依然是公司整个布局的重点区域。
陈杰表示,企业的特点能够把创新的技术变成产品,再带来规模化的社会价值。今年起,公司尝试成立一些创投基金,投入一批非常早期的创新企业,公司的重视,资金的到位,流程建设和机制的保证,然后加上最宝贵的人才资源,共同把创新的东西孵化出来,进行商业化。江苏和南京的创新氛围都很好,建议今后能多一些政府和企业常态化的沟通互通机制,真正了解当地企业生产发展状况以及需求。同时,支持企业建立科技创新平台,尤其是海外创新中心,让江苏企业、南京企业站在技术最前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