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故山 > 奢品 > 奢华前沿 > 北京高科技产业带动 我市产业结构迈向高端(2)

北京高科技产业带动 我市产业结构迈向高端(2)

来源:网络转载 2017-10-06 13:19 编辑: www.xigushan.com 查看:

为确保引入产业项目的高质量,在承接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和产业转移中,我市严把投资强度、产出贡献、容积率和技术水平“四关”,推动项目高端化、集群化发展。据悉,上半年,全市实施建设亿元以上项目692项,完成投资798亿元,同比增长19.2%。

“北京研发、廊坊孵化” 变科技人才优势为新兴产业优势

“多地经济发展经验表明,一个地区的经济发展,立足点主要依靠本地区经济主体的创造力和竞争力。”吕政指出。

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我市全面推进城市、产业、基础设施、生态环境等重点领域对接实现率先突破,特别是想方设法把北京的科技人才优势变成自身的新兴产业优势。

在三河燕郊,有一部分与“北漂”大军逆流而动的人,住在北京、工作在燕郊。他们是北京中关村一批不知名却拥有创新驱动核心要素的小公司、初创公司的员工。这些起步晚、资金少、抗市场冲击能力弱的高新技术小企业,在与北京一河之隔的燕郊找到了适合发展的保姆式科技孵化“温室”,也带动了我市新兴产业的快速发展。

目前,燕郊国家新技术创业服务中心、百世金谷工业园、兴远高科产业园、天山智谷产业园等一批新兴科技企业孵化器,聚集了一大批这样的企业。其中,燕郊创业服务中心先后有260家企业入孵,30家“毕业”企业分别进入高新区或独立征地建厂,现有在孵企业92家;百世金谷已入驻企业39家,正在办入驻手续的66家;天山智谷已入驻7家,签约企业50余家;兴远高科入驻2家,签约6家。据测算,这些小企业每年可实现产值55亿元,创造税收4亿元,增加就业岗位10000个。

协同发展过程中,承接转移项目越多、合作越深入,我市越加深刻认识到,要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就要依靠北京尤其是依托其优势产业,融入北京的产业集群、挤进北京产业链,实现与北京的协同发展。基于这点认识,在承接项目转移过程中,“北京研发、廊坊孵化”合作模式成为我市在全省推进协同发展中的创先之举。

加速推动“北京研发、廊坊孵化”模式落地,我市鼓励域内园区、企业与京津科研机构、高等院校共建协同创新机构,吸引北京科技园区、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的优质创新资源到我市落户。目前,京津已成为我市吸纳技术的主要来源,全市50%的技术引进成果来源于京津,90%的规模以上科技型企业与京津科研院所、高等院校建立了稳定、紧密的技术合作关系,145家中关村科研院所和高科技企业在我市设立分支机构和建厂。

在协同发展过程中,为统一规划全市产业布局,合理明确各个区域承接功能地位,避免同质竞争,实现错位发展,我市聘请北京中关村创新发展研究院编制《全国科技创新成果孵化转化示范区建设规划》,6月底已完成初稿。

与此同时,我市始终把人才引育作为加速协同创新的关键来抓,加强与两院院士、“千人计划”、“百人计划”等高层次人才的密切联系和相互往来,多渠道吸纳京津各类高端人才和智力资源为我市产业发展服务。今年,全市新增国家“千人计划”2人,引进域外人才500人,其中海内外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25名,培育中青年科技创新领军人才、创新创业人才5人。截至目前,我市入选国家“千人计划”14人,占全河北省的一半,院士工作站达10家,入站院士42人。

本文来源:廊坊日报 责任编辑:HEB0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