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故山 > 奢品 > 奢华秀场 > 虽然贵得吓人 但华丽的“高级定制”可不赚钱【图】

虽然贵得吓人 但华丽的“高级定制”可不赚钱【图】

来源:网络转载 2016-10-15 04:26 编辑: www.xigushan.com 查看:

  Dolce &Gabbana的2015春夏高定 图片来源:Dolce &Gabbana

  作为高级定制行业的门神,巴黎时装公会可以说是一个十分严苛的管家。在它所承认的会员中,其官方成员中也只有区区十来个法国本土的高级定制品牌(比如Christian Dior、Chanel、Givenchy和Jean Paul Gaultier等等)和极少数外籍品牌(比如Giambattista Valli),而像Valentino、Atelier Versace和Armani Priv之类的多数非法国的品牌就只能被列为境外会员,另外还有一部分流动的会员指标留给一些出色的设计师或品牌。可以说巴黎时装公会是非常刻薄的,但也因为这种刻薄,维持了高级定制高水准的逼格。

  不过,你也许注意到了,如今在一些非法国的欧洲地区(甚至是非欧洲地区的国家)也都开始萌生广义的高级定制服务,他们不严格地遵循巴黎时装公会制定的各种戒律,甚至颠覆这些条条框框。就连巴黎时装公会嫡亲的法国品牌Givenchy如今也在挑战着公会制定的有关“每个系列必须展示不少于50套”的规定——关于Givenchy在刚刚过去的巴黎男装周上“插播”的高级定制女装的数量,如果你数对了,那么结果应该是11套——不过这也很可能是Givenchy自觉从巴黎高级定制时装周日程上退出的原因。至于那些作为公会“境外会员”和“嘉宾会员”的品牌,每一次发布的套数则完全就是看设计师的心情了。

  说起高定时候,最为中国人所知的应该有黎巴嫩设计师的Elie Saab:

  前些年意大利Tod’s品牌所属的集团Tod’s S.p.A.买下并复辟了已经死去多年的高级定制品牌Schiaparelli;就在过去的一年多时间里,设计师Jean-Paul Gaultier和设计师组合Viktor &Rolf也先后宣布关停品牌旗下的成衣产品线,而专注做高级定制的设计。

  看到这些,你或许以为他们这么做的原因是出于高级定制的回报远远大于成衣,可是事实恰恰相反,成衣往往是能在最后关头拯救高级定制的那根稻草。难道这些品牌疯了吗?是想自杀不成?(事实上,这部分设计师的作品也非常难卖,但凡思维正常的高定消费者都不可能把这些作品穿在身上出席重要的场合,倒是有可能买下来当做收藏品。)

  不论怎样,这些少数品牌确实已经完全不在意这项服务是否能够为品牌盈利了,对于今天的高级定制而言,在更大的程度上,这种服务和产品已经被当做一种文化活化石而加以看待。对于另外一部分品牌,比如Dior和Chanel而言,虽然他们也真实地在卖高定时装和产品,但是他们的高级定制系列则更多地在于树立品牌形象,这和为品牌建造一个专属博物馆的意义相当。以上这些,都是当下的高级定制在巴黎时装公会的权威和高级定制本体的传统意义之外延展出来的新的含义。

  Dior 2015春夏高定系列:

  最后一个小问题,高级定制到底都是什么人在什么场合穿的呢?

  上集当中已经说过,高级定制的传统客户是王室成员和贵族。后来又有了新的消费者,他们来自俄罗斯和因为石油而暴发的中东,这两个地方的社交名媛和大财团老板夫人女儿都时髦地加入了高级定制消费团。

  号称“俄罗斯四人帮”的四位俄罗斯名媛:

  从左至右分别是:Miroslava Duma、Vika Gazinskaya、Ulyana Sergeenko和Elena Perminova

  另外还有很少的一部分消费者是来自好莱坞腕儿级明星——说到这里,你一定想起美国歌手Rihanna穿着巨大的拖地黄色礼服出席今年Met Gala酒会的照片。那一身被网友恶搞PS成鸡蛋煎饼和意大利披萨的造型出自中国设计师郭培之手。而后者号称中国的“高级定制之母”。

  郭培和她的“玫瑰坊”

  尽管郭培为央视一姐董卿设计的若干造型被国人不断吐槽,但就郭培创立的玫瑰坊工作室在那些华服上细心耕耘的一针一线而言,还真的蛮接近巴黎时装公会界定的苛刻标准,只可惜比之现在被世人捧作新贵的欧洲主流高级定制品牌,郭培设计的衣服匠气太重,并且缺乏和这个时代相吻合的摩登精神。

  到最后,你觉得高级定制到底是个什么玩意呢?如果答案还是说不清,那就对了。

  更多精彩内容点击服装资讯频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