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清华大学美术学院、苏州瑞富祥丝绸有限公司共同主办的“XIUNIANG·2014李薇高级服装定制作品发布会”,将于2014年11月1日17时15分,在北京798时尚广场-751D.PARK79立方举行。此次发布会既是2014梅赛德斯中国国际时装周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李薇多年来对中国水墨黑白韵味与意境的致敬之作。
发布会包括了《夜与昼》《青绿山水》等六个系列共40套作品,充分展现了其独特的艺术语言。
一、自由之丝
XIUNIANG·2014李薇高级服装定制作品发布中,人们会看到绡、丝绸、罗、欧根纱等传统材质以及这些材质在当今科技与艺术结合下的颠覆设计。无论是欧根纱的质地轻盈、生丝的钢骨感,还是绡的高冷与柔美,都将成为此次高级定制独一无二与不可复制的艺术设计元素。
多年来,李薇在学术上主张东方视觉审美,强调纤维艺术和服装载体间的承接与转换。在艺术教学和实践中,李薇以独特的艺术手法将传统纤维的本质与现代纺织的艺术表达完美地融合在一起。这6个系列作品便展现了她独特的裁剪方法与创作灵感,是其21世纪初至今探讨和实践的核心内容。
“艺术家身份介入服装设计,艺术的角度重审商业,强调艺术本身的纯粹性与重要性”是李薇在本次视觉盛宴中想要传达出的独特艺术语汇。
发布会上翻飞的衣角,是自由的丝与绡在呼吸。材料通过合体的三维立体剪裁,虽仅是一件成衣的篇幅,却晕染了整个空间。
二、中国韵味走入生活
从八十年代的创作开始,李薇便一直强调中国文化和中国文化元素的寻找和表达。她将自己的创作过程分为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80年代到90年代初,表现中国,多是中国元素的直接表达;第二个阶段是90年代,去中国,去掉中国的符号、追求国际化的简约大气;21世纪开始第三个阶段,再中国。
经过了长时期的探索,再看今天许多中国风的设计时,李薇显得成熟而淡然。“中国风”等于将中国元素直接搬到服装?不,李薇回答,中国文化的内涵远远不止这些。
在创作准备阶段李薇几乎走遍了中国所有少数民族地区,从传统文化中汲取养分;并且在法国与国际艺术家有过长期、深入的交流,对中国传统的认识也有了更宽阔的视野。李薇提到,理解了中国文化的内涵之后,才能更好地理解其外化的存在。
她强调:“无论是艺术创作和生活的服装设计,对设计者来说都要有‘四度’。高度、深度、温度和适度。高度,就是视野和修养;深度,是专业文化的深挖和积淀;温度,就是坚持;适度,则是恰到好处。”在本次发布会中的服装便充分展示了这些年来李薇的积淀,其飘逸旷达的意境,游离于天地之间的情怀都在服装的方寸之中体现得淋漓尽致。
传统是什么? 李薇用作品告诉大家,传统是一种精神,是一种状态。
发布会上的系列服装潇洒恣意,是李薇纯粹艺术的追求。而谈到服装的实用性,李薇表示:艺术可以置换到实用。
她提出,当艺术做到纯粹的时候,从中提取任何一个小点,置换到生活当中,就会拥有独特的个性魅力。欣赏李薇的服装,仿佛可以看到中国水墨从山水画中步出,走入寻常生活的各个角落。
三、冲破空间的服装
中国拥有五千年的文化,那什么才是李薇所追求的突破点呢?
空间意识是李薇近些年抓住的突破点。在李薇看来,中西方在空间的认识上有着明显差异,中国强调的是意境空间,而西方则重视实体空间,这个空间观念的差异反映在服装上便是方方面面的不同。
突破穿着的空间,是李薇服装设计的一个重要特征。“笔墨是有限的,但是指向的空间是无限的。”李薇坚持践行这一独特艺术理念,所设计的作品受到了学术界和时尚界的广泛关注和认可。
此次发布会李薇还大胆突破鞋的限制,将僧侣样式的鞋型进行创新,运用透明材质与羊皮的结合,造型简洁时尚,与众不同。同时设计定制与服装搭配、拥有肌理面料的鞋,这种与服装完美协调与搭配的时尚玩法无疑会为此次视觉盛宴增添乐趣与观赏度。
但是打破服装的空间并不是李薇想要表达的全部,通过本次发布会提出问题——“‘跨界’仍有‘界’”,如何来打破艺术设计的界限,才是李薇真正想要探讨的问题。
十年李薇,今日一问。艺术以及时尚怎样以更为广阔的眼界、胸怀与格局审视艺术,打破“界”?坚持自己的设计之路,探寻中国传统美学,便是此次李薇给出的一个回应,她期待与更多的艺术家一同再视“界”。
发布会得到了清华大学GUCCI教育基金、苏州瑞富祥丝绸有限公司、广东省佛山市南海区顺天意鞋业有限公司、北京皇锦公司、达利丝绸(浙江)有限公司、的大力支持。
与此同时,从11月1日到5日,“李薇艺术作品展”在北京798悦美术馆进行持续展出,展览集中反映她“表现中国”“去中国化”到“再中国化”的艺术历程,体现其创作生成和感受的逻辑性,是所谓“易之卦象、彩陶纹象、中医脉象,既非抽象,也非具象”,“在空的状态中实现一切”。相信很多好奇李薇艺术主张的人,都能在这次作品展中找到答案。
【李薇个人简介】
李薇,教授、博士生导师、留法访问学者、中国服装设计师协会理论委员会理事、中国民族服饰协会理事、北京服装学院民族服饰博物馆艺术委员会顾问、中国传统文化促进会服饰委员会主任委员 。
研究方向:服装艺术设计及理论研究
学术主张:从传统文化入手,对传统服饰文化及服饰之外的载体和国际服装流行趋势等领域进行研究,形成多元素融合的服装创新设计观念及理论。
学术成果:
作品获《清、远、静》获得<“从洛桑到北京”第六届国际纤维艺术双年展>金奖、《夜与昼》获得<第十届全国美术展览>金奖、《韵》“第十一届全国美术作品展览”优秀奖、中国国际青年服装设计大赛“大连杯”银奖、新西兰“羊毛杯”铜奖、“国际纤维艺术双年展”优秀奖、“科学与艺术”国际作品展优秀奖等奖项;
曾入选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设计服装、绶带等;
承担清华大学艺术与科学研究中心“柒牌”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与保护基金项目《彝族服饰研究》及中华植物染色的保护与发展的《中草药功能性服装面料开发》等多个项目。
自1995年至今,李薇在巴黎举办了四次运用不同媒介表达的个人艺术展,在全世界范围内参与多次围绕新艺术形态及艺术设计主题的群展。其中包括:韩国“国际设计双年展”;法国“身体艺术”中国当代艺术展;法国“十国艺术家联展”;韩国“今日中国——60周年国庆艺术作品展”;中国“第十届全国美术作品展”、“第十一届全国美术展览”等。
学术论文及著作:
著有《中国传统服饰图鉴》、《立体裁剪》、《服饰结构设计与表现技法》、《服装设计十二人》、《人物整体形象设计》等学术书籍;并发表《服装空间》、《从三宅一生的创作看文化的选择》、《服装进入了中性化时代了吗?》、《FASHION.SPACE》、《Fashion Ar带来的对时装艺术的思考》、《服装立体裁剪与服装造型》、《从空间意识的角度看中华元素》等多篇学术论文,其中《Fashion Art 带来的对时装艺术的思考》获2009年清华大学高等学会优秀论文(三等奖),并荣获中国光华科技基金会授予全国优秀创业教育指导教师称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