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不朽的旋律不朽的歌
一九八二年,吕其明获影片《城南旧事》金鸡奖最佳音乐创作奖。
吕其明在创作中。
红旗颂·总谱封面。
吕其明在构思新作品。
管弦乐序曲《红旗颂》自上世纪60年代首演以来,其优美的颂歌主题和一往无前的气势激励和影响了一代又一代的中国人。这部作品还经常被电影、纪录片、电视片、文艺广播、新闻报道和各种庆典活动作为背景音乐所广泛引用,成为我国音乐舞台上演率最高、广播电视播放次数最多的音乐作品之一。 40多年来,《红旗颂》已经与亿万人民产生共鸣,成为了时代的强音。
83岁的吕其明老人,已经记不清自己到底听过多少遍《红旗颂》了。但每一次当《红旗颂》那激越高昂的旋律响起时,便像47年前的那个春天伴着热泪写下这部作品时一样,他仿佛又看到,鲜艳的五星红旗在激昂的国歌声中,正迎着东方旭日和满天霞光冉冉升起。
吕其明写下这部感人至深、催人奋发的作品时才35岁。如果只是聆听音乐而不了解作者,谁又能想到吕其明完成这部史诗般的红旗颂歌时,是如此的年轻。这部交织着血与火、奋斗与牺牲、信念与追求、沉思与激情、胜利与光明的交响诗篇,似乎与他年轻的生命隔着一段距离。其实,吕其明正是用他对红旗最为直接和深刻的生命体验,写就了这部歌颂中华民族、中国共产党人、革命军队和人民共和国的华彩乐章。
贺绿汀引他走上了创作之路
吕其明为很多革命题材电影谱写的音乐作品,都带有强烈的抒情色彩以及对革命时代的一种激情,这与他10岁便参加革命的军旅生活不无关系。吕其明说:“我1930年出生,1940年就参加了新四军。有很多朋友都这样问我,那时候是不是很有觉悟去抗日打鬼子。其实不完全是这样,我参加新四军主要是因为父亲是革命队伍中的一员,是他带着我们全家参加了革命。 ”
从参加革命到新中国诞生,整整9年,吕其明从一个10岁的孩童成长为一个有理想有信念的革命青年。吕其明11岁时,父亲将一把名为“掌心雷”的小巧精致的德国手枪送给他,鼓励他英勇斗争;15岁时,他在党旗下庄严宣誓,成为了战争年代为数不多的青年共产党员;17岁时,他已经成了“老兵”带着一个营的新兵走上了前线。
吕其明对音乐产生喜爱、受到启蒙,也是在这段抗日战争的日子里。
那是1942年的春夏之交,大音乐家贺绿汀从上海来到淮南抗日根据地,为其开展音乐指导工作。一个皓月当空的晚上,贺绿汀在树下练小提琴,发现不远处坐着一个孩子,正在全神贯注地聆听他拉贝多芬的《小步舞曲》。“原来世界上还有这么美妙的音乐! ”一曲终了,他还沉浸在迷醉的状态中。贺绿汀走过来亲切地问,你叫什么名字啊,多大了?他一一作了回答。当贺绿汀知道他只有小小的年纪时,便对他说:“你让父亲想办法为你买一把小提琴吧,你现正是学琴的好时候。”“可以说从那个时候起,我就得了小提琴的相思病。”相隔67年,吕其明还清楚地记得当时的那一幕。
3个月后,贺绿汀去了延安。但贺老师的鼓励在吕其明幼小的心里埋下了音乐的种子,促使吕其明走上了音乐创作的道路。
弹起我心爱的土琵琶
1949年冬,上海电影制片厂在刚刚解放的上海诞生,吕其明随他所在的华东军区文工团集体转业到上海电影制片厂。那时,他的主业是拉小提琴,直到1951年因管弦乐团解散而调入北京电影制片厂任电影作曲,几年后他又重新回到上影厂,开始为故事片作曲。 1956年,他完成了《铁道游击队》和《家》两部影片的音乐创作,其中一曲优美动人的 《弹起我心爱的土琵琶》至今仍在人民大众中广为流传。
仅1958年一年中,吕其明就相继完成了《铁窗烈火》等7部影片的音乐作品。此时,只读过4年书,10岁参军、15岁入党的吕其明深感只有进行更多学习,才能跟上快速迈进的时代步伐,才能用才华和勤奋为人民服务。在组织的关怀下,他于1959年进入上海音乐学院学习,并在随后的几年里相继完成了故事片 《红日》(合作)、《白求恩大夫》、《霓虹灯下的哨兵》的音乐创作,同时他还创作了交响乐 《郑成功》(合作)、交响诗《铁道游击队》等,用音乐谱写了一部又一部共产党人和革命英雄的动人诗篇。
在20世纪五、六十年代,非常讲究集体创作。《铁道游击队》的歌曲应该怎么写,摄制组有不同的声音。有人提议写成进行曲,以表现铁道游击队的革命英雄气概;有人建议要写得浪漫一点……而从战争年代一路走来的吕其明却认为,游击队员不过是“身穿百姓衣,头扎白毛巾,身挂子弹袋,手持套筒枪”的老百姓,应与农民有着一定的共性,所以绝不能把那种洋腔洋调强加在这些土八路身上。“在他们口中只能唱出民间的、民歌风格非常浓郁的曲调”。
为了让游击队员那种革命浪漫情怀和英雄主义很好地结合在一起,吕其明作了大胆的尝试。开始,“西边的太阳就要落山了”非常抒情,非常平静;而到了“爬上了飞快的火车”时,音乐突然加快激昂起来,表现出游击队员们英勇杀敌的那种坚韧劲儿。 “当时写这首歌曲的时候,非常顺畅,就好像是打开了一扇闸门,水就喷泻而出了。没有任何的修改,真是一气呵成。”半个多世纪过去了,这首歌已成为了脍炙人口,家喻户晓的优秀歌曲,至今仍魅力不减。成为吕其明前期创作风格的代表作。
在上世纪的五、六十年代,电影都是以描写革命战争时期的题材为主,吕其明的音乐也主要是以歌颂革命战争为主。改革开放后,电影的题材更广泛了,他在创作上也有了很大的扩展空间,“这些作品对我来说真是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
故事片《城南旧事》的音乐创作花了近10个月的时间,倾注了他大量的心血。最后一段,小英子和父亲在医院里告别,更见其创作上的一番匠心。在长达5分零6秒的画面上没有一句台词,只有画面和音乐。此时音乐发挥了它独特的作用,直到电影结束,很多人还愣着坐在那里,融入到了影片的情节里,半天也回不过神来。如此长的音乐段落在电影里是少有的。该片荣膺第三届电影“金鸡奖”的“最佳音乐奖”。
1990年,吕其明已经到了退休的年龄。虽然那个时候电影日趋商业化,但这一时期吕其明在音乐创作上还是涌现出了不少成功的作品,比如电影《焦裕禄》就是其中的代表作。
早在上个世纪60年代,吕其明就看到了有关焦裕禄的报道。当时,他几乎是含着眼泪读完了穆青撰写的《县委书记的好榜样——焦裕禄》这篇文章。所以当导演邀请吕其明为这部影片作曲的时候,他欣然答应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