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故山 > 随笔 > 人生故事 > 一个农民工兄弟感人故事和健康人生观(强烈推荐)

一个农民工兄弟感人故事和健康人生观(强烈推荐)

来源:网络转载 2014-05-13 18:31 编辑: 网络 查看:

“农民工的忍耐力高于社会平均,自我心理满足能力也高于社会平均”,看完他的故事后,感动之余,也为他的这句话所震撼,由简单的自我生活上升到对这群体的本质概括,身处最低处,却站在了制高点,一定让很多居高临下的所谓权威汗颜,我们的国家应该感激他们为改革开放做出的巨大贡献和牺牲,同时社会应该关注这个群体,让他们少些忍耐,多些幸福感。一个群体需要声音,但这声音必须是自己发出的,这样才是最真实的。一个能平衡各种真实的声音的社会才是和谐社会,一个和谐的社会才能奏出美妙的乐章。

作者有十来年打工经历,但他不满足于流水线上的简单操作,积极上进的同时,对自身、所处群体以及社会进行思考,单就这种人生态度就足以让人感动。真正了解自己的人只有自己,对于一个群体也同样。让我们听听他的感受吧。

作者博客:谷子地  博客地址:

文章来源:

在他乡,随时都有一种发现感,这种感觉让我血液里有点兴奋,在佛山看到什么东西都觉得是收获,包括看见一台很大的泥头车,也会扭头目送他远去,当然这是最开始的时候。

这么许多年来,在杂志上、报纸上、书上、电视里、网络上、收音机里听到大量的描写,农民工是如何的凄凉,心里是如何的哀伤,对老板是如何的不忿,对城市是如何的不满。我早年也写过这样的诉苦类文字,写完了,自己回头看,都有点恶心,因为这是“为赋新辞强说愁”,假的,捏的。那是受流行风的影响,以为只有这样夸大一番,才会引起阅读者、政客们的注意,但实际上是,这类文字多了,就变成了祥林嫂式的口水,无人看得进去。

也不是说农民工没这种遭遇,很无助、很受伤、很可怜的时候是有过的,包括我也有过,但这种事不是天天发生,更不可能是每个人都发生,农民工脸上决不可能都写满了可怜巴巴。

我是个地道的外来农民工,经历过10多份不同的工作,与大量的农民工、打工者同吃同住了10来年,我太清楚农民工在想什么了。绝大多数的农民工,都来自于经济不发达的农村(如果发达还来打工干嘛?),农民工有的很容易满足,工作过得去,工资能发,每月有余钱寄回去就好,吃得差点穿得差点都不会特别计较。如果不是逼到绝境,农民工一般不会干坏事。也有的农民工不太容易足,那是因为对于经济有更多的追求,或是希望有一些成就,这些农民工就会不断学习提高、或是跳槽。总之,绝大多数农民工心里装的是一股坚韧和劲头,决不是一肚子苦难。农民工的忍耐力高于社会平均,自我心理满足能力也高于社会平均。

前几天我看到社纸上有个小文章,又是把农民工往苦大仇深里写,看得我直想吐,我认识这个写文章的,他本人过得安逸,他是站在云端以一种怜悯、施舍、矫情的心态来写这个文字的。对于农民工,他了解并不多。

让我来写一个实例。

10年前的一个晚上,我在佛山季华路街头漫游,走到一排小店前,突然听到一阵耳熟的乡音,大大的意外,定睛一看,竟是在家乡相熟的一个人。他和他老婆刚看完投影正要回去。他和他老婆在家乡时开了个小厂,但因技术不行加上营销无道,小厂亏下几万块钱,生活难继。我来广东后,就没了他的音讯,却不料会在这里碰上他们。

立在街头聊天后,得知他现在一个电焊铺里打工,每月1000块,但不是每月发,而是年底一起发,他也不怕。他老婆在一个包装厂做,每天上班12个小时,月工资有800左右。看他晒得又黑又瘦,说是每天要爬到很高的铁架上顶着烈日烧电焊,没有面罩的,常常是汗水流得糊了眼,眼睛都睁不开。一爬上铁架就是在上面呆半天,喝的水就用塑料瓶吊上去.

尽管如此,他却毫无怨言,乐呵呵的,还带我去他住的地方。他夫妻二人住在一起,那是他们铺子上面的阁楼。我跟着他们从一个很陡很窄还转了一个角的铁楼梯爬上去,很矮的阁楼里塞满了床,住了很多人,也有别的夫妻。简单的纹帐用来隔开蚊虫,也用来遮掩夫妻生活。很窄的阁楼上没有空地方可坐,只好坐在他们床上,一个破风扇很吵。坐在他们床上看了一会儿电视,突然听到满天满地辟哩啪啦的巨响,吓了我一大跳,脸色大变。他们在一边大笑一边说没事,是下雨了。原来,屋顶是用薄铁皮盖,雨滴打在铁皮上,响得吓人,如同放鞭炮一样。

没坐多久,我告辞离去。在路上我还想:他们真好,这么高的工资。对于我来说,只要工资高,他们这点苦我是吃得起的。

我就想要是有一天我也做这个就好了。这一念头还真在5年后成为了现实。因我不甘于在流水线上打工,于是辞工去跟了他。5年后的他已经是一个小老板了,略发小财,买了个摩托车每天跑来跑去。他在这五年内倒遭过灾,倒过霉,但心理没跨。现在,他发财更多了,据说在家乡置了一块地,盖了一座相当不错的房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