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的3-6月份,家装市场供求两旺,各种家装团购会你方唱罢我方登场,各种促销手段层出不穷,但是德州新闻网网络问政近日却收到多条关于家装团购会的投诉,网民纷纷发出疑问
家装团购会如何吸引人气?参加团购的商家到底下了多大的血本?团购会上是否真能买到称心如意的商品?带着这些问题,记者随机参加了几场家装团购会,一层层揭开疯狂抢购的面纱。
电话、短信、邀请函各种方式请君来
“我怀疑我的电话信息被开发商给卖了”,5月2日,市民吴女士拨打德州新闻网热线进行爆料。刘女士称前不久她刚拿到新房钥匙,可欢喜劲儿还没过,问题就来了:“每天都有好几个装修或者建材商家给我打电话或是发短信,不是向我推销商品就是邀请我参加家装团购会”,开始时吴女士还不以为意,可是当她与新邻居接触后才发现,很多人遇到了相同的状况。 “事情很明显,开发商把我们登记的信息给卖了”,吴女士生气地说。
与电话和短信相比,邀请函是促销商更高明的手段。孙先生最近正忙着装修,所以经常和妻子去逛各大建材卖场或团购会。在他的家里,记者看到了他收集的一些邀请函。记者通过对比发现,这些团购会的邀请函内容如出一辙,大多是以某一家装修公司为主办方,然后在每个建材领域如吊顶、地板、木门中各选取一家经销商组成一场团购会。
“别小瞧这几本小册子,每本"价值"好几十块钱呢。 ”孙先生指着每本邀请函上标的20元到50元不等的票价调侃到。
去买东西还得掏门票钱?商家当然知道消费者不会买这笔账,但是,邀请函上印上“凭券到场领取礼品”这几个字,一切就大不同了。“现场送的礼品价值一般在邀请函售价的3倍左右”,孙先生说。果然,记者在一张价值20元的邀请函上看到的礼品是价值近60元的某名牌炒锅。
面对如此“划算”的生意,很多消费者抱着试一试的心态参加,面对仍然犹豫不决的消费者,商家就会抛出杀手锏邀请函免费送。
打折、砍价、小礼品让你忘了想买啥
5月25日,按照孙先生传授的“小窍门”,记者给某团购会的组办方打去电话,在电话里,记者向营销人员自称自己是孙先生的朋友,想与他一起参加团购会,问能否免费送一张邀请函,果然,在记者作出“不向任何人透露邀请函免费”的保证后,营销人员同意免费,并送票上门。
下午三点,记者顺利拿到邀请函。
第二天下午两点半,记者如期到达某高档酒店的一间大会议室参加团购。在会场里,随处可见商家打出的“保证全年最低价,否则双倍赔偿”的标语,有的商家甚至把原价2000多元的商品800元就卖,折扣的力度令人惊讶。
在会场记者看到,除降价促销外,商家的促销活动可谓五花八门、层出不穷,比如交100元订金抵500元现金、发放小面值代金券等变相降价活动;现场发放小礼品、组织抽奖活动;砍价师现场砍价……
“这么大的团购会,商品应该没问题,更何况礼品很精致实用”,市民李玲抱着一把电热壶和一台小风扇对记者说,这些礼品是她刚刚在订购木门和马桶时获得的。
这时,会场的音响里传出主持人的声音:某知名木地板现场砍价活动开始。李玲闻讯拉着老公快速向舞台赶去。舞台上,主持人邀请了该木地板区域总代理上台进行现场砍价。
主持人:“经理,今天你们促销的这款木地板市场价格是多少? ”
经理:“209块钱一平 (方米)。 ”
主持人:“今天这么多顾客参加我们的团购会,您是不是要拿出一个低价回馈大家? 5折去零头,100块钱每平(方米)吧? ”
经理:“不行不行,亏大了,最低7折。 ”
主持人:“一人退一步,6折抹零120块钱,您要是答应咱们就开始让顾客们登记,不同意您就请回吧。 ”
经理“无奈”地笑着摇头答应,下面的顾客纷纷起哄叫好,开始进行团购登记。
这时记者身边的市民李大哥看出了问题:“这款木地板我昨天在店面里看的标价179元,打6.8折后121块钱每平 (方米),合着今天就便宜了1块钱啊! ”
然而李大哥的疑问并不能阻止大家团购的步伐,不一会,主持人报数成交了7笔订单。
“现场签单这么多优惠,但是万一不满意了怎么办? ”记者将自己的疑问说给了导购员孙珍珍。 “没关系,一周内不满意的话只要退还礼品,我们就退订金! ”孙珍珍胸有成竹地说。
事情真的会这么圆满么?
5月30日,市民张女士发帖投诉广州龙树木门在团购会上涉嫌霸王条款。原来,今年3月份,张女士参加了一次家装团购会。在会上,张女士在选中了一款木门并交了500元押金。 “当时感觉很划算,但是后来在别的品牌看上了更满意的一款”,于是,张女士产生了退货的想法。由于已经是第八天,龙树木门一口回绝了张女士的要求。 “他们都没上门测量,一点损失都没有,怎么就不能退款呢? ”张女士表示难以理解。
理性、“备课”、不盲从遭遇欺诈要维权
此后的几天里,记者又参加了几场团购会,发现情况大致相同。
6月1日,记者来到了位于大学路的某建材城。
在一家在团购会上见过的的卫浴品牌店里,记者却并没有看到团购会上的展品,而与展品相似的产品标价也没有昨天展品的原价那么高。记者向老板提出自己的疑问时,老板告诉记者,其实参加团购的商品很多都是库存积压品。 “不提高原价不行啊,参加团购会不拿出高折扣来,顾客根本不会关注,他们的注意力大部分被转移到了折扣的力度上,而不是实际的价格。 ”
记者随后有走访了几家店铺,得到的答案几乎相同,原来,虚标高价再打折,倾销积压商品已经成了参加团购的商家的公开秘密。
针对上述情况,记者采访了德州市消保委秘书长贾通洲,贾秘书长向消费者给出了如下建议:
消费者应树立理性消费和依法维权意识,参加团购活动一定根据自己的需要,不要盲目贪图便宜或轻信促销术,而忽视商品质量和售后服务;选购商品宜货比三家,调查商家的经营资质和信誉,关注产品质量信息和装修知识,掌握交易主动权;选购商品需索要相关资料,如产品合格证、三包证书、质量认证等,并开具发票,已备事后维权;签订装修合同要仔细审查协议条款,明确违约责任,防范霸王条款;对商家的侵权行为要敢于抵制,掌握维权证据,及时投诉举报,依法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本报记者 赵潇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