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大仙说的都有道理,但都是站在自己立场上看待孝心问题的 儿行千里母担忧,母行千里儿不愁,说的就是母子关系,母亲在和儿子的日常沟通中存在立场冲突。不是母亲为儿子所做的一切都是对的,也不是儿子所做的事都是错的,儿子成人后有自己的价值观和世界观,母亲在母爱的出发点上做的事也有可能和儿子的观点不同,童年叛逆期埋下的冲突因素会在日后爆发的。 所以这个世界人争吵了上万年的事应该分别分析加以理解: 作为母亲,在人类世界里比父亲更伟大,多数母亲在为后代的付出上比父亲多的多,所以,对后代的影响也是最多的,有句老话叫母差完三代,就是描述母亲这个角色在家庭中的影响力的。母亲在孩子成长的十几年里在哪些事儿上的付出会对后代产生重大影响呢,排在第一位上的就是说话方法,接着是资本运作,处事态度,生存技能,日常礼仪。母亲自身的家教,学识,生存环境会决定她在抚养孩子事的做法的。在中国有很多母亲没有任何文化,却养了非常有学识的孩子,所以母亲在抚养孩子时能做到细节的照顾外能把握识大体的度量,就会决定孩子未来是不是一个完善的人。 作为孩子,十几年的成长经历中,第一任老师就母亲,第二任老师是父亲,第三任老师才是学校里的老师。熟话说:三岁看到老。三在中国古代是个泛指的数字,意思就是说孩子小时候的表现就会映射出长大以后的样子。有的孩子适应能力强但价值观较低,有的孩子很聪明但就是不往正道上用,诸多例子来看,孩子到达心智成熟前,都是可塑的,但雕成木后便不会有多大修正,除非孩子有非同寻常的经历,是他的价值观和世界观从新建立。 上面说了一堆大道理,只是想让大家能客观的看待这个复杂问题。 楼主遇到的问题如果可以被解决的话,那关键点只有一个,在儿子身上 儿子和母亲恶语相向一定有本质摩擦点,从你说儿子的心态不好来映射分析的话,母亲应该是那种凡事大小都要求按她的想法去做,而且不会站在他人立场看问题的女人,至于她的说话的口吻我猜测不出,估计应该是说话比较琐碎的,并且还是一个溺爱个别或全部孩子的母亲。母亲生活了一辈子,价值观和世界观已经无法被更改,并且会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变得更加窄,所以不要去尝试改变母亲了 如果前提是可以被解决的话:就要做好儿子的工作了,不过改变他成人后的看法有点不容易,但还是有希望的,我推荐的方法是,通过他最好的朋友亲人等第三方来进行精神洗脑,首先做这个媒介的人要有清晰的思路和正确的价值观,用经验是可以直接分辨出来的。母亲和儿子双方有没有那一方在生活上有自理问题和生存问题,因为这点也是当今社会的普遍矛盾,如果有首先就是把这个问题解决掉,让强势一方与弱势一方的的差距减小,以增加话语分量。其次让母亲多和邻居接触,把注意力往外转移一下,儿子也是,距离过近必然会产生矛盾,距离产生美就是这个理儿。最后就是让别人劝阻儿子,把“平时少说话,别和母亲挣,不仅解决不了问题还会让矛盾升级,母亲一把屎一把尿的把儿子养大,太不容易了,做后代的多忍让些”之类的话放在谈话重点上。 如果矛盾一直解决不了的话,最好就不要在一起生活了,小矛盾无限被积累会产生可怕后果的。 我85年的,年龄有些小,但因为经历了复杂的大家族环境,所以总结了上面的经验,希望每位母亲健康长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