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次,毛泽东按照父亲的吩咐,放了牛草,喂了水后,倒在放稻草的楼上看书。毛顺生看见儿子不做事,顺势抓了扫把就去打儿子。毛泽东知道父亲拖扫把是要打他,从楼上一溜下来就跑,没有打着,“你要我做的事做完了,看点书冒犯法,你要打我有何道理。”毛顺生见儿子翻嘴,举起扫把去追,这里毛泽东母亲跑了出来,“算了,算了,石三快给我扯几根大蒜来。”毛顺生这时才熄火。
毛泽东对父亲盛气凌人、为所欲为的秉性强烈不满。他受不了严父如此单调、刻板的家教,在较长时间的压抑中形成了逆反心理。毛泽东10岁那年,在私塾读书,一个同学背书背错了一句,先生周少稀脱了这学生裤子用竹篾皮打屁股,把屁股打得青一块、紫一块。毛泽东实在看不下去了,走了去抢了先生的竹蔑皮,“周先生你太残酷了。”周先生看到有学生胆敢在学生面前,抢他的打人工具,还骂他太残酷了,感觉丢了面子,丧失威信。反过来要打毛泽东。毛泽东理直气壮地说:“我书会背,字会写,不吵,不调皮,你凭哪一桩要打我。”周先生气得脸红脖子粗,有气不好出,只得向毛顺生告状。这天,毛泽东放学回到家里,毛泽东的父亲毛顺生拖跟竹棒要打毛泽东。毛泽东边跑边喊:“你凭什么理由要打我。”毛顺生握着竹棒边追边讲:“你读书还去管别人的事,给周先生丢了面子,给我毛顺生也丢尽了面子,还不该打。”毛泽东只顾往山里跑,毛顺生追了一阵,人冒打到,倒弄得上气不接下气,只得算了。毛泽东在山上到处找吃的,又到山下找水喝,这样一连坚持了几天。
三天后,毛家的人才找到他,从此毛泽东的父亲毛顺生才不得不对他客气了一些,私塾周先生也不那样打骂学生了。这件事,也让毛泽东尝到了“造反”的甜头。
有一次,毛泽东的父亲毛顺生对毛泽东帮毛四阿婆收谷,自己的谷子被雨冲去,买猪退押金,给同学送饭菜等事,耿耿于怀。当着客人的面骂他是吃里爬外的逆子。
毛泽东听了气不过,便从家里跑了出来,他父亲也跟着追了出来。毛泽东见父亲骂了他还想打他,就说:“你一再追我我就跳到塘里。”吓得毛泽东的父亲止步不前。
这次“反抗”毛泽东得胜了。从此以后,只要父亲骂他,他就采用公开反抗的办法,保卫自己。
毛泽东的少儿时代正处在父母两种截然相反的性格的共同影响之中,形成了他反抗压迫与同情下层民众的性格,形成了他自己独有的心理结构。
十、毛泽东拜石干娘的故事
毛泽东的外祖母和母亲都笃信佛教。在毛泽东出生前,毛泽东的母亲文七妹已生过两胎,均夭亡。1893年12月26日,文氏生下第三个儿子毛泽东,格外疼爱。她唯恐这个独生子再夭折,多方烧香拜佛,并念佛吃斋,她坚持吃“观音斋”的历史就是从这个时候开始的。即使是这样,文氏还不放心,她请人给毛泽东算了个“八字”算命先生说毛泽东八字大,要寄拜干娘才能养育成人。为了使儿子“根基稳固”,她将毛泽东寄居娘家,拜后山龙潭口一块巨石为干娘。文氏娘家有个龙潭,内有清泉流出,四季不竭,且挺着一块石头,高9米,宽7米,石下传说镇有一妖怪,石上建有小庙,人们称为“石观音庙”,远近闻名,经常有人前来祷告。毛泽东出生不久,外婆就和母亲文氏把他抱到“石观音庙”,烧香叩拜,拜石观音为干娘。因毛泽东排行第三,小时候大家便叫他“石三伢子”,毛泽东也曾用石头笔名发表过文章。
毛泽东经常来这里放牛、饮水,一遇病,毛泽东的母亲就要他去外婆家住几日,并顺便带个空水桶,回家带上一桶“神泉”回。说是从那以后毛泽东渐渐长大,也很少闹病。
1991年4月上映的《少年毛泽东》就真实地再现了这一幕。
1959年,毛泽东回韶山,乡亲们闻讯,纷纷前来探望,毛泽东风趣地说:“我的亲人都来了,就是有一位亲人没来。”“毛主席您回来了,您的亲人当然都来了!”乡亲们忙解释道。“不,还有我的石干娘没来哩!”听毛主席幽默地一说,乡亲们才恍然大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