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莹哲与母亲。本报记者 黄敬亮 摄
白龙江畔唱国歌,工作期间震区余震不断……为支持甘肃陇南灾区建设,罗莹哲从南海之滨远赴天水之北,不畏艰险,忘我工作,彰显了当代青年的风采。
为了解罗莹哲的人生轨迹和心路历程,昨日,本报记者采访了罗莹哲和他的母亲罗筱卿。在母亲眼里,他从小就听话、孝顺,让人很安心。然而,为了援建,他和妈妈发生了三次思想“交锋”。
首次“交锋”报名援建起初妈妈不同意
2008年,宝安区建设局号召干部职工参加甘肃陇南灾区援建。当时,还在工地进行工程质量监督检测的罗莹哲获悉后,几乎没犹豫就报了名。而罗妈妈知道后,起初并不同意,与儿子周旋下来,最终罗莹哲还是去了。
刚听到这个消息,罗妈妈倍感突然。成长在单亲家庭,从小到大,家里平时都只有罗妈妈和罗莹哲。罗莹哲没有一般独生子女的娇生惯养。在家会帮着洗碗,做些家务。
读大学时,罗莹哲每个周末都回家陪罗妈妈,有时陪妈妈逛逛公园,有时就和妈妈一起去逛街。他性情干脆,很少说“妈妈你辛苦了”“妈妈我爱你”一类的话,只用行动表达对妈妈的关心。在第一次拿到工资时,他花一千多元给罗妈妈买了一套护肤品。每次出门,他总不用妈妈操心,自己把行李收拾得整整齐齐。有一次,他去东莞出差。晚上打电话给妈妈,恰好罗妈妈发烧。他半夜赶回家里,把妈妈照顾好后才返回东莞。在罗妈妈的记忆中,儿子一直比较听话。
然而,这一次,从报名援建到确定要去,儿子的态度都很坚决。罗妈妈说,“我是一个平凡的母亲。说困难,说需要,对于快退休的我,比普通家庭更困难,更需要儿子在身边,不希望他有什么危险。儿子想去灾区援建,起初我不同意,咨询能否换人。”
妈妈的意见并未动摇罗莹哲。他说,毕业于土木工程专业,在质检站几年的磨练,工作经验和能力应该能满足任务要求。在祖国需要的时候,应该尽心尽力。危险肯定有,但全国那么多人前赴后继去援建,自己小心些就好。作为80后,他不想人生太平淡。响应号召,他相信自己的选择会让青春不留遗憾。
对于妈妈,他肯定有些不放心。他瞒着妈妈给外公打电话,希望外公和舅舅们多帮忙照顾好妈妈。罗妈妈说,当时自己正生病,心里充满担心。晚上夜夜失眠,持续了半个多月。晚上醒来看见儿子的房门开着,她心里就觉得不踏实。罗莹哲时刻向妈妈报平安,他的平安电话也让罗妈妈心情渐归平静。
2008年国庆节,在组织的安排下,他和同事们在灾区的白龙江畔放声高唱国歌。
第二次“交锋”工作期间余震不断忘记报平安
另一次“交锋”源于文县的一场6.4级的地震。当天下午2点多,罗妈妈接到朋友电话,说新闻报道文县发生地震,让她赶紧给儿子打电话。罗妈妈打了十几分钟电话,没打通,急得她心都快跳出来了。
电话终于打通了,儿子告诉她,刚才已经震了两次,桥都震垮。自己安全,正在工地忙。他说不到两分钟,就说要继续忙,先不说了。罗妈妈当时有很多话想问,想到儿子忙,只好担心地挂了电话。她很想儿子回家,但这话没有说出来。
当时的罗莹哲正在为当天地震给建设带来的影响想对策。当天上午,他正在工地协调一个大约200户居民的安置房建设工作。忙到一半,忽然听到一声巨响,一看周边,群山都在“跳舞”6.4级地震发生了。他的身边一座约6层楼高的变压电塔剧烈摇动。他想跑,但地摇得太厉害,脚像踩在棉花上,用不上力,没法跑。
地震后,他继续工作。大约中午12点40分,来不及吃饭,他又赶往第二个工地。下午2点多,在工地附近的一所小学,他就着面汤吃馒头。吃到一半,忽然听到窗户“啪啪”直响再次发生地震,他拿着馒头赶紧往外跑。
当时,他似乎没感受到自己经历了生死大劫,而是满脑子想着工程建设,想着灾民的需要:不少灾区居民还住在帐篷里。有的居民不想住帐篷,就住在用泥巴和土块建成的危房里,十分危险,如何尽快建好安置房?四川省广元市通往文县的唯一桥梁螺旋沟大桥被震垮了。如何抢修?抢修后,桥梁限载吨数大大下降,建材运输难度增加……在他和同事商讨对策时,妈妈打来了电话,他向妈妈简单报了个平安后,就继续忙碌。
第三次“交锋”儿子患病妈妈难留援建的心
2009年初,罗莹哲回宝安探亲时,体检发现肝部有阴影,诊断结果为肝纤维化。医生叮嘱不能熬夜,工作不能太辛苦。罗妈妈知道后,反对儿子继续援建。“如果你觉得有难处,我去你们单位找领导说吧,回家休养一段时间吧。”
罗莹哲再次“不听话”。他说,当时援建正缺人手,有些工作也没有做完,需要交接。顾不上进一步治疗,他又重返援建一线。
罗妈妈说,儿子当时告诉她,“妈妈,我知道你很担心,但我已经买了明天的机票,那边的工作等着我,我必须先走。”同时,他要求罗妈妈暂时不要声张患病的事,自己注意下应该问题不大,不能影响工作。
半年的援建期到了,罗妈妈终于忍不住,向罗莹哲的单位领导说出他生病的事,并打电话希望他能回来。“起初我是怕地震有危险,这次我是担心他的身体。”罗妈妈说。她的心一直放不下:孩子是不是又在加班?艰苦的生活会不会引起病情加重……
然而,罗莹哲还是选择延期半年才回来。他说,对工程建设而言,半年的时间是不够的,自己做事不希望虎头蛇尾。
罗妈妈说,从小她就教儿子坚持做正确的事。她鼓励儿子,不管别人怎么想,只要正确的,就应该坚持。援建期间,她一次又一次担心儿子,想他回家。但年轻人想去作奉献,自己也理解孩子的志向,服从组织的安排,她默默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