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是,毛泽东的动静越来越大,泪水已经不是一颗一颗往下落,而是一道一道往下淌。鼻子堵塞了,呼吸受阻,嘶嘶有声。我有责任保护主席的“领袖风度”。我又轻咳一声。这下子更糟糕,咳声没唤醒毛泽东,却招惹来几道目光。我不敢作声了。
毛泽东终于哭出了声,那是一种颤抖的抽泣声,并且毫无顾忌地擦泪水、擤鼻涕。到了这步田地,我也只好任其自然。我只盼戏快些完,事实上快完了,法海开始将白娘子镇压到雷峰塔下……
就在镇压的那一刻,惊人之举发生了。
毛泽东突然愤怒地拍“案”而起,他的大手拍在沙发扶手上,一下子立起身:“不革命行吗?”
他沉浸在剧情中,大踏步向舞台走去。全场的鼓掌声终于将他唤醒。他稍一怔,也跟着鼓起了掌。我松了口气,主席回到现实中了。
在我的记忆中,他是用两只手同“青蛇”握手,用一只手同“许仙”和“白蛇”握手,始终没有理睬倒霉的“法海”。
7、《毛泽东关怀警卫员“小马驹”的故事》
1947年春,中共中央机关转战陕北,来到安塞县王家湾驻扎下来。
有一天,毛泽东得暇,背着双手健步向双羊河畔走去。途经警卫团手枪连的驻地时,他猛然听见窑洞里有人在急促地呻吟。他问道:“谁病了?”“小马驹。”战士回答。“小马驹”是中央警卫团手枪连的通讯员,今年只有17岁。
毛泽东三步并作两步走进窑洞,见小伙子昏迷不醒,便问:“怎么不请医生来看?”
同志们回答说:“已请医生看过好几次了,可一次比一次严重,医生好像也没什么好办法。”毛泽东叫他们快到卫生队把医生再次请来。
毛泽东问:“他是什么病?”“回归热。”任医生说。“怎么不想办法治呢?”毛泽东接着又问。“我已经看过几次了,也采取了可以采取的措施,因没有特效药,所以见效很慢。”任医生将治疗情况作了简短的汇报。
毛泽东说:“什么没有特效药,盘尼西林不是特效药吗?为什么不给他注射呢?”“这……”“这什么?”毛泽东不容医生分说,顿时火冒三丈。他用手指着医生的鼻子,厉声说道:“这些药品是战士们从战场上,用生命和鲜血缴获来的,他们遇到了危险,还不给他们用,那再给谁用?我说同志,要多为战士着想,不要为我担心,我的身体不是很好吗?”
任医生见主席动了火,再不敢坚持自己的意见了,便抬出了一些部队领导的名字,并喃喃说:“这样做是违背首长命令和单位计划的,如果中央首长遇到危险时,拿什么去抢救嘛!”
毛泽东不听则罢,听了任医生的辩解,更生气了。他大声吼了起来,他的训斥声如雷贯耳:“什么首长、首长,首长只有巴掌大,兵民是我们胜利之本!现在要紧的是抢救病人,一刻也不能延误!”
小马驹还在微弱地呻吟,毛泽东在小马驹的身旁守侯。任医生急匆匆地从卫生连领来了三支盘尼西林,迅速给小马驹注射。“小马驹”终于脱险了。
这个关心一个小战士的故事,不就十分感人吗?作为党的最高领导人,亲自探望一个生命垂危的小战士,下令用当时最珍稀的药品,挽救他的生命,在历史上不是就十分罕见的吗?“首长只有巴掌大,兵民是我们胜利之本!”不是就说明了一个极为重要的马克思主义的科学论断吗?这比当前铺天盖地的“空话”、“套话”,不是更能说明领导和群众之间的血肉关吗?
8、《徒步游学:读“无字书”》
年青的毛泽东不但认真学书本,还经常出去徒步游学,读“无字的书”。用今天的活来说,就是向社会学习,深入实际,调查研究。游学,简单地说就是一边旅游一边学习。毛泽东在游学中学到了不少书本上没有的活知识,了解社会,了解百姓,从而立下了改造社会,造福人民的大志。
有一次,毛泽东从《民报》上看到一条消息,说的是两个青年“徒步游全中国。”他们已经走到了西藏不远的打箭炉,这个地方就是现在的四川康定。毛泽东看了这条消息非常激动,也非常羡慕。可是他一没有钱,二没有时间,他很想出去走走,看看,向社会学习,向民众学习。
于是在1912年夏天,他找到了在私小学上学时的同学肖子升一起商量。要去游学。肖子升这时已经当了小学老师,一听毛泽东要邀他一起去游学,就高兴地答应了。还有一个叫肖蔚然的也答应和他们一起去。三个人商量好,第二天一早就出发了。他们换上草鞋,每人只带一把伞,一个布袋子,里面装着换洗衣服、毛巾、笔记本,毛笔、墨合。出了长沙的小西门,一路上看到的是河水青青,满山苍翠,很是高兴。
他们首先到了宁乡,在一个叫王熙的同学家住了两个晚上。在宁乡的两天他们干了些什么呢?他们拜访了劝学所,相当于现在的劳动敬养院;给所长写了副对联;游历了香山寺,到附近的宋家潭,找农民宋冬生了解农村的一些情况。给一位老翰林写一首诗,换了40个铜板;经过回龙山给白云寺的和尚送了对联,在黄材镇给一些店铺写了招牌,了解了当时的情况。
又到了同学何叔衡的家,看到他们喂养的大肥猪和整齐茂盛的大菜园。在去梅城的路上,毛泽东与肖子升露宿在河堤上。他们找来两块又大又平的石头当枕头,毛泽东风趣地说:“沙地当床,石头当枕,蓝天为帐,月光为灯”,还指着一棵老树说:“这就是衣柜”,顺手把包袱和雨伞挂在了老树上。
到了益阳县城,他们想起原来一师的一位老师张冈凤,现在当了县长,就表演了一场“乞丐访官吏”的喜剧。他们穿着草鞋短褂来到县衙要见县长。年轻的衙役要把他们哄走,大喊:“滚开”!他们俩就坐在衙门口的石凳上不走,摆出一副见不到县长不罢休的样子。年轻的衙役要把他们抓到大牢里,一个年长的衙役通报县长?一个多月时间的游学,途经5个县,行程近千里,回去以后写了许多笔记和心得,一师的同学和老师们看了都赞誉毛泽东是“身无半文,民忧天下”。
毛泽东和肖子升开还穿着草鞋短褂到照像馆归照了一张照片留作纪念。这样的游学,毛泽东还去了多次,收获很大;了解了社会,观察了民情,对他以后进行革命活动产生了深远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