示范评改是教师引导学生展开互评互改的前奏。毕竟学生水平有限,特别是刚开始的时候,缺乏一定的评判、分析和鉴别能力,该如何启发学生评改呢?这就要求老师有目的地作以指导,示范评改时,教师要精心选取一些有代表性的好作文和比较差的作文,分别在班上公开评改。用多媒体出示,让全班学生读后进行评议;力求课堂气氛活跃,写文的学生可以谈自己的写作想法,其他同学可以向作者提出问题,也可以谈自己对习作的意见,作者也可以答疑,大家各抒己见。
示范评改要做到精批细改。著名教育家张志公先生说:“只有针对作文里重要的优点、缺点、错误,切中肯綮,要言不繁,富有启发性,能收到举一反三的功效的批改,才是精批细改。”因此,教师在精批细改的示范中要让学生学会抓重点,抓关键,决不能为了批改而批改;也不能繁琐支离,吹毛求疵,否则只会导致学生钻牛角尖。同时,示范批改要有启发性,批改过程中要多提问学生,激发学生的试评心理,为互评活动打下基础。示范评改在初始阶段要进行多次,直至学生对作文评改的步骤、方法较为熟悉为止。
2.学生分组批改
为了达到共同提高的目的,教师可把学生分成评改小组,每个小组由好、中、差三类学生组成,在评改过程中,选出一名学习较好、责任心强的同学当组长。让后进生得到良好的环境,体验到自己的力量;中等生和优等生在帮助后进生过程中,也能相应提高自己的修改水平。通过学生互评,既发挥了群体作用,又调动了个体的积极性,而且提高了修改能力。
3.学生自评自改。
叶圣陶先生说:“教师给学生批改,因为在使他们达到自己能够批改的地步,自己能够批改了,无论写什么就比较稳定了。打个比方,这情形有点像小孩走路,一面要留心扶着他,一面要准备放手,先是放一点,到末了完全放手。”叶老先生这一比方,形象的概括了教师如何培养学生评改作文的全过程。经过有步骤多层次的一段训练后,教师可对学生全面放手,一人一本的去评改。当然,班里个别实在跟不上趟儿的差生,还是要长时间地坐在一位能力较强的同学旁边学习为宜。或者让他们反复琢磨已批改好的文章,效果也不错。至于文章的总批语,教师每次不同的作文都应在评改课上,对照写作前的指导要求,板书一个有针对性的“框”。
四、评改作文应遵循的原则
我倡导评改作文,既非放任自流,也不是蜻蜓点水,而应遵循以下原则:
1.教师点拔引导
教师的点拔引导贯穿于整个评改过程中,充分体现教师的主导作用。
由于学生水平有限,他们对作文的高低往往不能了然于胸,即使觉察到作文有些不妥,有时也不能指出问题所在,或者下评语时有些茫然不知从何落笔。因此,在学生互评过程中,教师要巡回辅导,一方面帮助学生解决评改过程中遇到有各种疑难问题,指导拟写评语,另一方面随时发现并订正学生评改中出现的问题。对于典型问题,可引导学生展开讨论。
2.关注学生,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
教师的眼睛应多看看新鲜活泼的学生,别老死盯着作文本不放;教师和学生一起行动起来,才能使作文批改成为师生沟通的有效途径;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才更有利于刺激学生的思考,使学生产生一种被感知、被接受和被欣赏的感受,而这种受到认同和赞赏的感受将会转化成一种“自我改善”、“自我提升”的内在动力。
3. 注意保护学生的积极性,多鼓励,少批评,
我们要贯彻表扬为主的原则,要激发学生写作的热情。当然,学生一开始并不能都做好甚至做得很不好,但我们要鼓励他们的努力,哪怕只有一两句评语,我们要千方百计地培养学生的成功动机,不管是作文还是评改,让学生获取成功的欢乐,正如苏霍姆林斯基所说:“成功的快乐是一种巨大的情绪力量,它可以促进学生学习。”体验成功可有效地调动初中生的作文积极性及评改作文积极性,并能在评改过程中领悟写作的奥妙,提高写作水平。
4. 变着花样评改作文,灵活多变。
苏霍姆林斯基说:“如果教师不想办法使学生产生情绪高昂和智力振奋的内心状态,就急于传授知识,那么这种知识只能使人产生冷漠的态度,而使不动感情的脑力劳动带来疲劳。”因此,不断地变着方式改作文,才能让学生感受到“每天的太阳都是新的”,也更能引发他们的评改热情。一方面,我在分组方式上力求变化。除了教师指定分组外,还让学生自由找伴、互相交换作品,安排学生同桌互改、优生互改、差生互改、优差生互改、一人读大家改等多种方式。这样每个学生有新的合作伙伴,又可以看不同的同学对自己的批语,当然也有新鲜感。这种新鲜感,有利于培养学生批改作文的兴趣和看别人批语的兴趣。另一方面,我根据不同的作文特点及不同学习阶段的特点对评改方式予以灵活变形,采用重点式评改、鼓励后进式评改、欣赏式评改等多种方式,变着花样评改作文,既换了教师的“口味”,又调了学生的“胃口”,不失为行之有效的好方法。
五、指导学生评改作文的意义
培养学生作文评改能力,这并不仅仅限于减轻教师负担,更重要的在于着眼效率的提高和能力的培养,着眼于重心下移和角色的换位,最终达到那种“自能作文,不待老师改”的境界。
参考书目:
①《作文教学改革:路在何方》
② 潘涌《论新课标背景下教师角色的转换》,《语文教学通讯》(A)2002年第9期第14页。
分享:
喜欢
阅读┊ ┊ ┊禁止转载 ┊ ┊打印┊
已投稿到:
排行榜
加载中,请稍候......
前一篇:小小少年为何烦恼
后一篇:有一种幸福叫争吵
评论 重要提示:警惕虚假中奖信息
发评论
登录名: 密码: 找回密码 注册
昵 称:
验证码: 请点击后输入验证码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
< 前一篇小小少年为何烦恼
后一篇 >有一种幸福叫争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