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用名句增文采——作文升格训练"教学实录
教学设想:文章的语言表达是作文教学至关重要的一个环节,如何最快最有效地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水平,让读者看到文章“一见钟情”,本节课意在通过师生共用名句的训练,抛砖引玉,使学生在今后的写作中能通过“恰当地引用名句
”来增加文章的文采。
教学目标:1、使学生意识到背名句的重要性。
2、学会恰当地使用名句。
教学重点:学会巧用名句。
教学难点:如何巧用名句。
教学过程:
师:同学们,请问什么样的文章算得上好文章?
(很多同学饶有兴趣地举起手)
生1:主题鲜明的。
生2:选材新颖的。
生3:立意深刻的。
师:大家说的都对,但是文章要靠什么表达出来呢?
生:语言!
师:不错。无论什么样的文章都必须靠语言来表达。那你们知道老师在批卷时最喜欢看到什么样的语言吗?
生1:语句流畅的。(师点头予以肯定)
生2:用语生动形象的。
生3:词语丰富,语句优美的。
师:说得很好。近几年伴随着开放性命题方式的出现,作文分数由“基础等级”和“发展等级”分合成。在“发展等级”中,有一项为“有文采”,要求:“词语生动,句式灵活,善于运用修辞的手法,文句有意蕴。”增加文章文采的方法很多,上面同学们的回答都是。今天老师和大家一起探讨一种增加文章文采的办法,看看能否有一点收效。(老师板书:巧用名句增文采)首先,我给大家讲一件事。在1999年12月20日澳门回归仪式上,当时的国家主席江泽民表达了对香港、澳门相继回归的祝贺,同时也表示对台湾仍然没有回归祖国怀抱而感到遗憾。大家知道他是怎样说的吗?(很多同学摇头)
师:大家可以大胆试猜一下。(个别同学举手)
生1:我希望台湾也能和香港、澳门一样,早日回到 祖国母亲的怀抱!
师:你说得比较有文采。江主席说得更有文采。他巧妙地引用了王维的名句“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有同学小声唏嘘)这样一来,意境大增。所以,对于中学生来说,仅仅背名句名篇是不够的,还应该学着会用,让名句在自己的谈吐和写作中熠熠闪光。那么,什么样的句子才算名句呢?
生1:只要是广为人知的句子,都是名句。
师:能否说具体一点。
生2:古诗词、名人名言。
生3:还有谚语、俗语、格言、成语。
师:说得太好了!现在就请大家充分调动你的大脑的积累,来试着运用这些名言。请看投影仪(教师打开投影仪,内容如下。)
古诗文及名言警句是前人精心锤炼出来的,有极强的生命力和时空的穿透力,若能恰如其分地运用,能使文章增色,语言就有文采。请你分别用名言表达"立志"、"追求"、"积累"、"亲情"、"勤奋"、"报国"等话题。
师:下面分成六个小组,发扬集体的智慧,每组各写其中一个话题。看哪个组写的又多又好。
(学生迅速分成六个组,你一言,我一语,有的动笔书写。教师巡视,并略作点拨。约5分中后,又都端正坐好,准备发言。)
师:现在请各组代表发言。
一组:立志可以说成"男儿不展风云志,空负天生八尺躯"、"弃燕雀之小志,慕鸿鹄以高翔"、"有志者,事竟成"、"真正之才智,是刚毅的志向"(拿破仑)、"最穷的无才,最贱的是无志。"(福娄拜)。(学生报以掌声)
二组:谈"追求",可用"一个人追求的目标越高,他的才力就发展得越快"(高尔基)、"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大鹏一日同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赢得好射手的美名并非由于他的弓箭,而是由于他追求的目标"(莉莱)。
三组:"积累"可用"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千里之行,始于足下"、"涓滴之水终可磨损大石,不是由于它力量强大,而是由于它的积累之功"(贝多芬)、"任何倏忽的灵感,事实上不能代替长期积累之功"(罗丹)。
(又是一阵掌声)
四组:"亲情"可用"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无情未必真豪杰,怜子如何不丈夫"。
五组:"勤奋"可用"业精于勤,荒于嬉"、"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孜孜日求意,犹恐业未博,况我性顽蒙,何不勤修学"。
六组:"报国"可用"位卑未敢忘忧国"、"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不爱自己国家的人,什么也不会爱"(拜伦)、"我们要把心灵里最美丽的激情献给祖国"(普希金)。(掌声时间较长)
师:刚才大家的发言都很精彩,有的句子老师也是第一次听说,说明同学们平时很注重积累。如果在写作中熟练灵活运用名句对获得发展等级分无疑是大有裨益的。那么,怎样运用名句,运用名句须注意什么,咱们继续探讨。请看投影:
(师打开投影仪,内容如下)
巧用名句指导:引用名句,特别是引用诗文名句,必须准确理解名句的含义,不能牵强附会,断章取义,要使之与自己文章的语境、风格相协调,才能收以一当十之效。
师:老师给大家举几个例子。清朝的大评论家王国维曾经分别引用了晏殊、柳永、辛弃疾的名句:(投影)
①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
②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③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师:你知道他引用这几句诗来表达什么意思吗?
生1:表达他对爱情的追求。
生2:表达他对心上人的思念。
师:你俩还只是停留在对诗句的原意的理解上。其实呀,王国维用这三个名句,巧妙地表达了古往今来有杰出成就者所经历的三种境界:追求理想的向往之情,实现理想的艰苦历程,理想实现后的喜悦。(学生似有所悟)请看投影,另一个例子:(投影显示内容如下)
如此两天一夜,实在是寂寞难耐,只好守着那窗儿,吟起太白《蜀道难》的诗句,想:如今电气化铁路,且还这般艰难,唐代时期,那太白骑一头瘦驴,携一卷诗书,冷冷清清,“怎一个愁字了得?”
师:大家是否觉得眼熟?
生1:这好象李清照的一首词里的句子。
师:不错,这是贾平凹《入川小记》里的一段,作者通过引用李清照的诗句,旅途寂寞难耐之情跃然纸上。同学们平时是否也积累过类似的例子?
生2:我曾在书上看过纪晓岚给人出一个谜语:
醉翁之意不在( ),君子之交淡如( )。
据说他曾以酒瓶装水赠人,并附此联。
师:的确有这么个传说。上联出自欧阳修的《醉翁亭记》,下联出自《庄子》,所隐之字,正是所送之物,用名句出哑谜,富于情趣。还有一种仿照名句的格式,借用名句的形式来抒发感情,也属于巧用名句。据说1959年秋天,时任共青团中央第一书记的胡耀邦到南阳武侯祠参观,看到这样一副对联:(投影)
心在朝廷,原无论先主后主;名高天下,何必辨襄阳南阳。
胡耀邦笑着对随行的同志说:"我来改改这副楹联,你们看好不好?"说完朗声吟诵道:
心在人民,原无论大事小事;利归天下,何必争多得少得。
改后境界高远,是巧用的范例。
(很多学生面露敬佩之色)
(有一生举手,教师示意其发言)
生1:我还记得这样两首诗:
前不见青山,后不见绿水,念天地之污染,独怆然而涕下。
清明时节沙纷纷,路上行人满面尘。借问青山何处有,学童遥指盆景中。
(有窃窃的笑声)
师:哦,这两首诗是仿陈子昂和杜牧的诗句,对环境污染进行辛辣的讽刺,机智幽默,发人深思。这已经在名句的基础上,更进步到对"名篇"的巧用。现在请大家总结,在谈话和写文章中,巧用名句有什么效果?
(很多同学举手)
生1:通过这节课的探讨,我觉得引用名句能使本来干巴巴的话变得生动形象。
生2:更容易打动人。
生3:有时候能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
师:说得好!这是使文章“有文采”的重要途径之一,因为名句的恰当运用,的确为语言增添了生趣,增强了表情达意功效。其实名句在我们的生活中俯拾皆是。大家都喜欢听唱流行歌曲吧?你是否注意到流行歌曲也在从名句中吸收营养呢?一些流行歌曲喜欢用唐诗宋词的标题或名句来做歌名,如白雪的《声声慢》,陈明的《回首灯火阑珊处有你》。著名作家琼瑶的词作中也较多运用古典诗词或名句来营造氛围表达情怀。还有我们常见的俗语、成语、谚语、广告词等,如果恰当引用,也能增加文采。老师也句几个例子:(投影,请一位同学朗读)
屋漏偏遭连夜雨,船破又遇顶头风。(磨难)
焚林而猎,涸泽而渔。(环保)
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惜时)
一人犯案,牵出一片;顺藤摸瓜,全都完蛋。(揭露腐败的社会现象)
没有最好,只有更好。(追求)
师:老师给大家提个醒,引用名句要在文章的关键处,即文章的眉目传神之处,而不可随处乱用,也不可滥用,否则,就反宾为主了。现在请大家回想我们课内学过的运用名句的典范文章。(学生静思默想)
生1:朱自请的《春》里引用了“吹面不寒杨柳风”、“一年之计在于春”。
生2:《大自然的语言》里用了“阿公阿婆,割麦插禾”。……
师:这一下打开了大家的回忆。看来都很会用名句嘛。那今天的作业不妨试一试。(投影)
师:作业请看投影,(师读)
1:搜集巧用名句的典范例子,多多益善。
(课堂上已讲过的除外)
2:以“冬天来了”为话题,写一段话,至少有三处引用名句,不少于200字。
师:有这么一句话:“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名句无疑是使我们语言之渠清凉如许的活水。
一篇文章虽不可能语语警策,字字珠玑,但如能在关键处巧用几句名言,文章就会从平淡之中忽然转出一个波澜,转出一份惊喜,但愿我们大家能更多地积累名句,多用名句,让名句之花绽放在我们的口中、笔下!下课!
永远的感动
成长路上,充满了幸福与困难,成功与失败,笑声与泪水,耕耘与收获,欢乐与痛苦……在我的记忆里,笑声是甜美的,泪水是甘甜的,成功是动人的,只是感动是不同寻常的。
(段评:文章开头没有直接落笔于题,而是宕开一笔,先写成功路上的感受,然后由面到点,点出文题。这样不显得突兀,比较自然。文笔比较美,但是一些地方推敲不够,显得不够精致。比如“耕耘与收获”不能和“幸福与困难”、“成功与失败”、“笑声与泪水”、“欢乐与痛苦”并列,应删去;“幸福”与“困难”也并非如其它词组的相对关系,应改为“幸福与痛苦”(“欢乐与痛苦”可改为“欢乐与忧伤”。“只是感动是不同寻常的”一句与上文衔接也不甚顺畅,应另起句子,如“这些随着时间的推移在我的脑海里越来越模糊了,只有一个人,一件事,给我留下了永远的感动。”)
人生是短暂的,生命是无痕的,只有灵魂是永恒的。
(段评:几句话看似挺美,却于表现文意没有直接的作用。而且与下文连接不自然,显得很是突兀。这样的语句应该是承接性的,表现升华概括意义的。在文章中,所有的文句必须为完美地表现中心服务,否则,就应该删除它。当然,此句也不是不能用,可以在文中或者文后适当的地方使用。)
在一次普通体检中,一个十六、七岁的花季少女被告知她也许得了重病。在父亲的一再劝说下,她做了一次全面检查,检查的结果使这个活泼开朗的女孩的心多了一层白雾,而且使一个贫穷但还算温馨的家庭雪上加霜。女孩无意中听到自己的病情时哭了,但她很快意识到现在不能哭,更不能倒,因为哭了倒了自己也未必能够好,与其哭着死不如笑着死。
[段评:以简洁的语言叙述故事的开端,但是叙述中一些语句照应不好,个别语句推敲不够,语言运用方面有毛病。 “多了一层白雾”句中的“多”似改为“蒙”更为恰当。“十六、七”系概数,中间不应用顿号。“一个十六、七岁的花季少女被告知她也许得了重病”中“被告知”与后文中的“女孩无意中听到自己的病情时哭了”相矛盾,前后不照应。应改为“一个十六七岁的花季少女被检查出也许得了重病”。好的作文语句一定是流畅的,所以,训练作文,应该重视语言的锤炼。]
心中有了信念,她坚强了起来,她开始用甜甜的笑容面对年老的父亲和母亲,用她甜甜的笑容焐化母亲心头的冰雪。她幻想着有一天她能够好起来,能像一个正常人愉快地生活在这个世界上,她一定会好好地工作,好好地学习,做一个顶好顶好的人,把自己的爱心献给每一人,还要劝说每一个不热爱生活的人珍惜现在拥有的一切,像她一样,好好工作,好好生活,做一个好人。
(段评:此段承接上文将故事推向高潮,文笔洗练,流畅,挖掘比较深。但文句中仍有值得推敲的地方,如 “她开始用甜甜的笑容面对年老的父亲”一句中,“年老”一词似不甚当,应为“过早衰老”,或者就改为“愁容满面”为妥。“用她甜甜的笑容焐化母亲心头的冰雪”一句,为与上句相对应,“笑容”可改为“话语”。好文章是推敲出来的,要注意推敲语言。同时从本段看,文章的语言开始顺畅起来,可能是前面刚开始写,“手”没有写顺,现在开始顺了。许多人都有这样的手病,可以在开始写的时候,现打上一两段?
嘉园嘉园
嘉园嘉园 当前离线
积分276341
地板
楼主| 发表于 2012-11-18 14:57:55 | 只看该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