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故山 > 随笔 > 散文 > 散文阅读题汇编(7)

散文阅读题汇编(7)

来源:网络转载 2017-06-03 10:24 编辑: www.xigushan.com 查看:

    ⑤在较长一段稔熟的相处之后,我家厨房来了一个不速之客,那是一缕咖啡的香气。这是另一路的气味,和他们家绝无相干。它悄悄地,夹在花椒炸锅的油烟里,进来了。这是一股子虚无的气息,有一种浮华的意思在里面,和他们家实惠的风格大相径庭。因此,我断定,这又是一户新入住的人家,很没经验地,也将管子接进了烟道,又恰逢顺时顺风,于是,来到我家厨房凑热闹了。这一路的风格显然要温和、光滑一些,比较具有装饰感,唤起人的遐想。和它不那么实用的性格相符,它并不是按着一日三餐来,不大有定规,有时一日来一次,有时一日来两次,有时一日里一次不来,来时也不在吃饭的点上,而是想起了,就来,想不起,就不来,显得有些孱弱似的。而那先来的,从来一顿不落,转眼间,油烟全面铺开,又转眼间,油烟席卷而去,总是叱咤风云的气势。但是,有时候,夜已经很深了,那新来的,悄然而至。咖啡的微苦的香味,弥漫开来。

    ⑥气味终究有些杂了,可是泾渭分明,绝不混淆。你来我往,此起彼伏。再过段日子,又来了一个,显见得是苏锡帮的,气味特别甜,空气都能拉出丝来了。第四位又来了,它一方面缺乏个性,另一方面又颇善融会贯通。它什么都来:香、辣、酸、甜,大蒜有,大蒜粉也有,麻油有,橄榄油也有。于是,所有的气味全打成一团,再分不出谁是谁的来路。我们这些比邻而居的人家,就这样,不分彼此地聚集在了一处。

    ⑦这一日,厨房里传出了艾草的熏烟。原来,端午又到了。艾草味里,所有的气味都安静下来,只由它弥漫,散开。一年之中的油垢,在这草本的芬芳中,一点点消除。渐渐的,连空气也变了颜色,有一种灰和白在其中洇染,洇染成青色的。明净的空气其实并不是透明,它有它的颜色。(有删改)

⑴文章③④两段写第一家的草药味,凸显了这家人什么样的生活风格?请简要分析。(4分)

    答案:病了也认真生活,凸显出一种实打实的风格;草药味的出现与消失都没有打断实打实的生活,可见此种风格的韧性。    解析:这家人的生活风格,文中是有交代的(注意概括、总结句),在第②段把握好这么些词语:“火爆”“认真劲”“实打实”,第③段末有“耐心,持恒,积极,执着”,第④段末尾有“照常进行”。

⑵请结合文章内容,说明第⑤段中“孱弱”的含意。(4分)答案:相对第一家的气味,咖啡的味道较弱;生活不大有定规;日常化的生活气息不浓烈;有虚无浮华的气息,不如第一家实打实。    解析:此题应该说是简单之简单的题目了,只要把握住作者的评价语,对接“孱弱”的意味和对比第一家的风格,答案就是自然而然的事了。

⑶文章的叙述线索是什么?设置这一线索有什么作用?(6分)答案:⑴线索:气味。⑵作用:以“气味为线索,串联全文,便于把不同的生活状态呈现出来;以“气味为线索,体现不同的生活风格,便于表达理解和包容各种生活状态的思想。    解析:文章呈现了从自家排油机里窜出来的四种不同的“气味”,而这不同的“气味”又分别代表了这四家不同的生活特点或情趣,所以“气味”串联了不同的生活状态,也象征了不同人家的生活风格。基于这种理解,“气味”的确是全文的线索。另外,在主题上(这是必须考虑到的),这一线索串联了四种不同的气味,而且作者的心地又如此地细腻,对每一种气味都是那样的认真体味甚至是享受、羡慕,而不因别家的油烟窜入自家而恼火,表明作者对生活的热爱和博爱的心胸。我想,考生如果能朝这个方向来答,应该也算正确的。

⑷请探究文章最后一段中画线句的意蕴。(6分) 答案:不同的生活状态也有相同的生活内容;蕴含了对端午等传统文化的认同感;艾草的熏烟升华了不同的生活状态,从而达成一种火辣与安静、绚烂与明净的平衡。

    解析:从写作思路上看,前文写了四种不同的生活风格,呈现散文“散”的状态,至此收尾时必须要“束”了,所以,此划线句很巧妙,它是“束”的形象表述,将各种生活风格进行一个统一,表明不管是什么样的生活风格,但在相同的文化背景(应由“端午节”上升开去)中亦有相同的生活方式,这是整个中华民族的共同的文化心理,也是共同的文化表现,更是中华民族共同的文化烙印,同时也将前文的四种生活风格进行了一个上升,属于主题上的一个升华。在情感上,作者也表达了自我的赞同与称许,甚至是一种骄傲。

7.(山东)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⑴—⑷题(18分)

四堡雕版

冯骥才

    ①心里一团如花似锦的猜想,在四堡灰飞烟灭。

    ②在宋代四大雕版印刷基地中,福建的建阳一直承担着那片那片大地上文明的传播。其他几个雕版中心如汴梁、杭州和临汾,总是随着战乱与京都变迁或兴或衰,惟有这“天高皇帝远”的建阳依然故我。从遥不可及的中古一直走到近代。我喜欢建安[注]图书的民间感。它自始就服务于平民大众,也就将先民们的阅读兴趣与审美融人坊间。明代以来,杭州、苏州,以及相继崛起的金陵派和徽派刻印的图书,一窝蜂地趋向文人之雅致,刻意地追求经典,建安图书却始终执拗地固守着它的平民性。大众日常消遣的故事、笑话、野史,农家应用的医书、药书、占卜、以及专供孩童启蒙的读物,都是建安版常年热销的图书。今天看来,这种由民间印坊养育出来的纯朴的气质便是建安版特有的审美品格了。

    ③然而,建安图书真正的福气,是它至今还保存着一个雕版印刷之乡——四堡。中国古代雕版基地大都空无一物,只剩下建安这个“活化石”。它犹然散发着书香墨香文明之香吗?

    ④四堡身在闽西,肩倚武夷山脉,一双脚站在连城、清流、宁化与长汀交界处。地远天偏,人少车稀,这种地方正是历史的藏身之处。但现代化法力无边,近几年古镇热闹起来了,不过令我吃惊的是,这里居然还完整地保留着二百年来声震闽西的印书世家邹氏的坊间与宅第。大大小小一百四十间房子,屋连屋,院套院,组成客家人典型的民居——“九厅十八井”。在四堡,这种房子都是一半用于生活,一半用于印书。可是,无论陪同我的主人,怎样指指点点地讲述,我也无法生出往日那种奇异又儒雅的景象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