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叶亚芳
一个人的人生有长度和厚度之分。长度是指一个人生命的长短,自然寿命。只要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只要不遭遇飞来横祸,每个人的生命长度是大体相等的。厚度则是指一个人的人生质量。我们经常思考这样一个问题:我们每个人赤条条来到这个世界,除了先天性残疾等不可抗拒的因素外,智力水平都差不多,但环顾周围的人群不难发现:有人阳光,有人阴暗;有人深刻,有人肤浅;有人高尚,有人平庸;有人温文尔雅,有人俗不可耐;有人工作稳定、生活富足,有人居无定所、沿街行乞;……人,为何差别这么大?!
这样大的差别不是与生俱来的,而是后天造就。诚然,出生在不同的地区、不同的家庭、不同的成长环境,使我们每个人享有的资源、成才的机遇是不平等的。但不能否认,很多生活在荒凉的深山、贫瘠的高原的人,不怨天不怨地,依靠自己不懈的努力,最终成就了一番事业。同样是农民,有的就是靠自己的一亩三分地富了起来,有的却守着大块的良田贫穷潦倒;同样是城里的下岗工人,有人终年靠政府的救济生活,有人却由当初的摆地摊,自食其力,发展到开公司,为他人提供就业岗位,为社会做贡献。我们知道,中国太大,中国人口太多,正是由于人与人之间的差异性,才构成了这个社会丰富多彩。一个人是选择积极的人生,还是随大流甚至自甘沉沦、堕落,那是个人的自由,人各有各的活法。但是,同样为人,在同一片蓝天下和同一个时空中,在有限的生命长度里,我们为什么不能尽其所能活得更精彩些?为什么不能做一个“最好的自己”?为什么不能通过后天的努力,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增加人生的厚度?
我认为,一个人的人生厚度与人的后天努力和知识积累密切相关。我们常听别人议论说这个人走运,好机会都让他赶上了。其实,机会青睐有准备的人,偏爱积累厚实的人。有人说“命运的转变就在一念之间,有时就需要那么一点点灵感”,而灵感的显现需要一定程度的积累。只有“厚积”,才能“薄发”;只有不断增加人生的厚度,才能在激烈的竞争中占得先机,在优胜劣汰的潮流中脱颖而出,在茫茫的人海中彰显积极的人生理念。积累的途径很多,我们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去努力:
肯学习,在学习中积累知识。时代的飞速进步,知识更新频率的加快,要求我们比以往任何时候都要注重学习。记得有一位专家说的话:人一生拥有的知识只有20%是亲身实践所得,另有80%需要通过学习才能获取。随着计算机的普及、互联网的发展,为我们学习新知识、掌握新技能提供了前所未有的便利条件,现在问题的关键在于我们愿意不愿意学习。记得,有一段春秋时代晋国的国君晋平公与盲人乐师师旷关于学习的对话,很有意义。晋平公问于师旷曰:“吾年七十,欲学,恐已暮矣。”师旷曰:“少而好学,如日出之阳;壮而好学,如日中之光;老而好学,如炳烛之明。炳烛之明,孰与昧行乎?”平公曰:“善哉”。按照师旷所言,少年时爱好学习,如同早晨刚出的太阳;壮年时爱好学习,如同中午时的时光;年老时爱好学习,如同点燃的蜡烛之光。有蜡烛之光和暗中行走,那个好呢?答案不言自明。由此看来,不论处在哪个年龄段的人,都应该树立不断学习、终身学习的理念。学总比不学好、学深总比学浅好、多学总比少学好。当然,具体到学什么、怎么学,就要根据各人的情况和需要了。
明事理,在比较中明白事理。坦率地说,现在的社会比先前复杂多了,人们面临的各种诱惑多了,很多人是非不辨,荣辱不分,黑白颠倒。过去是笑娼不笑贫,现在很多人笑贫不笑娼;过去一些人所不齿的现象,现在反倒被有些人津津乐道、崇尚有加。在纷繁复杂、价值观念多元的社会,我们每个人应学会比较,学会选择,在比较和选择中找准参照系,从而确立正确的人生坐标。古人早就告诫我们:“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见兴替;以人为镜,可以知得失。”历史和现实给我们提供了是非分明的参照,就看我们每个人内心深处是否有求真求善求美的渴望了。无论社会如何发展变化,无论别人怎样,我们自身应保持主流社会认可的基本的价值判断,切不可在盲目攀比、效仿中迷失了方向,失去了自我。
严律己,在自律中完善人生。一个人在大庭广众之间、众目睽睽之下,做得像模像样并不难,难的是在一人独处之时,是否还能洁身自好、严格要求。现代社会给人提供了更多的自由空间。虽说在这个空间一切皆可由你支配,但如若缺乏自制力,缺乏起码的做人准则,那就极有可能成全一个灰色的人生。有人说,人与人的差别就在八小时以外。在这个八小时以外的空间里,除了必须处理的个人事务外,娱乐要有度,应酬要有别,闲聊要节制,把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放在提高自己的职业技能上,放在拓展你的事业上。《红楼梦》里有句话:“成人不自在,自在不成人。”一个对自己特别能迁就、特别能宽容、特别能放纵的人,是成不了大器的。一个人无论在何种场合,都应该自警、自律,特别是在个人独处时,能够做到“非理之财莫取,非理之事莫为”,你一定会有别样的人生。
善思考,在思考中正确决断。人这一辈子,在尚不懂事的时候,由父母替我们做决定;在我们似懂非懂的时候,总想着自己做决定。其实,我们每个人就是在一个个的“决定”中老去,也无不在感受着“决定”的结果。因此,在日常生活中,特别是在人生的每一个关口,我们要善于思考,正确决断,以把握好自己的人生。古人说:“行成于思,毁于随”,“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已给我们揭示了思考的重要性以及思考与行动的关系。告诉了我们,一个人在做决定时一定不能草率,要深思熟虑。那些缺乏冷静和理智的决定,那些凭个人性格、一时义气,不顾主客观条件作出的决定,无疑会遗憾终身的。话还得说回来,能否作出正确的决定,取决于一个人拥有的知识和经验,这又需要学习和积累了。
勤历练,在实践中增长才干。“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说的是要亲身实践,要身体力行。凡事做才会,不做怎能会?一如《明日歌》:“明日复明日,明日何其多。我生待明日,万事成蹉跎。”有多少人在日复一日、年复一年中,无所事事、终无所获啊!勤历练,对于我们绝大多数人来说,就是要从小事做起,甚至从那些被别人瞧不起的事情做起,不要整天想着做大事,不要沉迷于幻想,要知道大事皆由小事积累而成。“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垒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只要我们言必行,行必果;不拒小事,勤于补拙;既壮志凌云,又脚踏实地,就一定能干出一番事业来。
人生因积累而精彩,生命因积累而厚重,学识因积累而渊博,事业因积累而成功。让我们在积累中完成人生的厚度、高度和广度,创造出光辉的人生历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