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提示
一个人的阅读直接决定了他精神生活的质量和精神成长的高度,这是毫无疑问的。所以阅读对于一个个体来说,没有阅读,就没有个人心灵的成长,就没有人精神的发育。
对待经典我们绝不仅仅只是背诵、考证、研究,而是需要在对经典的阅读中,与文本实现一种超越时空的共同存在,让思想凭借着我们的重新言说与书写而复活,让隐蔽的真理重新显现,获得新生!这才是阅读对文化传承与创新的真正意义。
无论是学校还是社会乃至一个家庭,你要拥有共同的话语,共同的价值,就需要有共同的活动,共同的阅读。如果没有,我们就很有可能是生活在同一个屋檐下的陌生人。
一个人的精神发育史
就是他的阅读史
每个人个体的精神成长历程,是整个人类成长历程的缩影。如果说我们的躯体成长过程中受遗传因素的影响比较多的话,那么他的精神成长历程是一个重演了我们祖辈、祖先的精神成长的过程,而且更重要的是,它是不断累加的。
人类几千年的精神财富在哪里?在图书馆里,在书架上。但是当这些书在书架上、在图书馆里时,它们就是一堆废纸,只有你捧起它、阅读它的时候,才能真正拥有它,它才能成为你的一部分。人类的精神成长历程,是通过阅读来获得的。只有当你和先前时代的孔子、老子这些大师们对话时,你才能真正拥有跨越那个时代精神的高度;当你和文艺复兴时代的那些大师们对话时,你才能达到他们的高度。如果没有阅读,人类的精神可能就会退化、衰落。
我们很多人都非常关注躯体的成长。专家说过,人是他自己食物的产物,也就是说一个人吃什么就会成为什么。孩子躯体的整个发育和遗传是有关系的,遗传决定了他的可能性,但食物决定了他的现实。那精神的成长需要食物吗?我认为精神的成长是需要食物的,同样吃什么,你就会成为什么。人类几千年来那么多伟大的思想,伟大的著作,你吃了吗?一个人的阅读直接决定了他精神生活的质量和精神成长的高度,这是毫无疑问的。所以阅读对于一个个体来说,没有阅读,就没有个人心灵的成长,就没有人精神的发育。阅读不能改变我们人生的长度,但是它可以改变我们人生的宽度和厚度;阅读不能改变我们人生的物象,但是可以改变我们人生的气象。实际上这些话多少还是可以修正的,比如说人生长度的问题,事实上阅读是可以改变人生长度的。因为心理学、生理学研究发现,阅读能够使人有一颗宁静的心,阅读可以让人更好地理解人类,理解这个社会,会让人变得更加豁达、开朗。人心安宁了,那么人的寿命自然就长了。阅读在一定程度上是能够使人的内心幸福,同时也是能够延长人的生命长度的。
一个民族的精神境界
取决于全民阅读水平
阅读虽然是一个个体行为,但是每一个个体的行为最后就构成了民族的精神境界。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竞争力,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它的精神力量,而它的精神力量则取决于阅读水平;民族的精神力量不取决于人口数量,而取决于人口的阅读质量。一个国家不可能靠巨大的人口数量屹立于世界之巅,更重要的是靠人口的素质,所以在中国由人口资源大国向人力资源强国迈进的过程中,阅读是最廉价、最便捷、最有效的方式。
对于一个民族,阅读是文化传承最重要的一点。波兹曼在《娱乐至死》里说文化的消亡有两种方式,第一种是奥威尔的预言,文化的消亡是书被禁读,公理被隐瞒,文化被亵渎。这种方式现在已经很难实现,因为在一个民主的社会,一个现代的社会,如果再禁止读书,再焚书坑儒,是很难做到的。第二种是赫胥黎的预言,文化的消亡是无人想读书,无人想知道真理,文化成为滑稽戏。目前而言,第二种预言是有可能成为现实的,这也是我们应引以为戒的事。
每一个民族,每一个时代精神的精华,人类最美好的创造都汇集在“名著”之中,其中一部分经过历史的筛选,渐渐成为民族和人类的“经典”。人类精神文明的成果,就是通过这些名著、经典的阅读代代相传。文化不是在经典中存在,而是在阅读经典的过程中存在。对待经典我们绝不仅仅只是背诵、考证、研究,而是需要在对经典的阅读中,与文本实现一种超越时空的共同存在,让思想凭借着我们的重新言说与书写而复活,让隐蔽的真理重新显现,获得新生!这才是阅读对文化传承与创新的真正意义。
中国人目前的阅读状况是有问题的:一是对读书持怀疑态度,觉得读书无用。二是读书的人中,真正有阅读信仰、相信阅读价值、愿意读经典的人越来越少。阅读是传承文化的非常重要的来源,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如果没有对他自己经典文化的阅读,尤其是没有一个民族共同阅读的活动,那么他就没有自己的精神支柱,就很难实现自己的文化认同。
一所没有阅读的学校
永远不可能有真正的教育
在应试教育的背景下,在考试、分数的压力下,现在孩子的阅读生活是很成问题的。很多父母说现在孩子根本没有时间阅读,有些父母甚至错误地认为,阅读对孩子没什么用。这些孩子本来应该从他的学校生活中、从他的阅读生活中得到快乐,得到阅读的滋养,但恰恰他们没有真正的阅读生活。
乌克兰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无限相信书籍的教育力量,是我教育信念的一个信条”。他甚至还说,一些学校里可以什么都没有,只要有为学生和教师的精神成长准备的充足的图书,那就是学校。学校应该给孩子什么?我认为应该是阅读的兴趣、阅读的能力和阅读的习惯。学校教育相当于母乳,母乳对于我们孩子的成长起着最初的关键的作用。学校教育把人类几千年来最重要的知识通过教科书的方式,通过班级授课的方式,在人生的最初的阶段给孩子灌输。母乳很安全、很容易被吸收和消化,营养相对来说比较全面,但是一个孩子如果三岁、四岁还在继续吃母乳,他就会发育不良。同样一个孩子如果仅仅看教科书、教辅书,他就会精神发育不良。所以只读教科书、教辅书的孩子一定是走不远的。一个孩子的成长,他需要在合适的阶段去阅读那些最重要的作品。孩子的阅读为什么那么重要呢?美国诗人惠特曼在关于阅读的一篇诗歌里面写过这样一段话:“有一个孩子每天向前走去,他看见最初的东西,他就变成那东西,那东西就变成了他的一部分……”也就是说对于孩子,他最初看到的东西,最初的人生经历,他最初的阅读对他来说是刻骨铭心的,是融于一体的。人的早期阅读对人的精神成长起到关键的奠基性作用。
一座书香充盈的城市
才能成为美丽的精神家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