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很多城市里,都能看到旧书摊。它们有的是流动地摊,有的是固定门市,抑或是旧书一条街,成为城市一道味道有些特别的文化风景。南充高中嘉陵校区附近就有两处旧书摊,一处是南门口摆在地上的流动旧书摊,另一处是西门对面的旧书门市。但据我观察,逛地摊的人比进门市的人多。|||地摊条件简陋。卖书人常常是骑一辆三轮车,在车厢上搭一块木板,或直接在地上铺一张油布,然后把旧书分门别类摆放在木板或油布上。旧书摊不大,书的品种却不少,名着、武打、科幻、玄幻、言情;还有各种杂志以及高考指南、书法绘画等等。有一次,我甚至在书摊上看到只有五成新的《毛主席语录》以及上个世纪70年代出版的《沙家浜》剧本。|||爱读书的人有事没事总爱在这里逛逛,不管你买不买,摊主总是和颜悦色。摊主告诉我,旧书摊上的书一般来自两个渠道,一是有的市民家里的书和杂志看完了,当废品卖又觉得不划算,放家里又占地方,只好拿到旧书摊来卖;还有就是收废品的人把收到的旧书卖到这里。因此,旧书摊上的书很便宜,杂志一般一到两元一本,小说最多就三五元一本。不过,那些稀缺的“老书”还是要贵一些,但是有收藏爱好的人也乐此不疲。|||常去逛旧书摊的人大都是爱读书的“穷书生”。他们爱读书,但常常囊中羞涩,新书的价格往往让他们生畏。他们在书摊上仔细梭巡自己喜欢的书,满意了,再和摊主讲讲价钱,然后付钱走人。还有一种专门来“淘宝”的人。书的内容对他们并不重要,判断的标准只有一个:或许这书将来成为“古董”,为自己带来可能的财富。他们如果寻到“宝贝”,一般会故作不屑状,挑书的毛病,跟摊主讨价还价,成交之后匆匆离开,好像生怕摊主反悔不卖了。第三种人是只把逛旧书摊当成爱好,就像喝酒喝茶,无论需要不需要,没事或路过时逛一逛,就感觉浑身都舒坦。|||有人说:“强大一个民族的第一步,就是要强壮有关这个民族的记忆。”应该说,旧书就是民族的一种记忆,而旧书摊(市)则是民族记忆的载体,它们可以让人怀想过去的曾经,并对记忆形成一种特殊的依恋。有学者指出:失去了所熟悉的事物,对一个人来说就意味着被流放并迷失方向。我以为,旧书以及旧书的流通,是学术传统的承续,是保鲜的文化记忆。无论今天经济、文化怎样潮水涌动般发展,我们都不可以漠视、忽略旧书以及那些在城市里毫不起眼的旧书摊。|||很多名人大家都有逛旧书摊(市)的习惯,孙犁、茅盾、巴金、毛泽东、周恩来等。他们认为,这不仅仅是为了捡便宜,其中的乐趣在于精神漫游带来的心灵滋养。每次逛罢书摊,腿也乏了,眼也倦了,但回到家中,掌灯沏茶,细心摩挲一遍“淘宝”的收获,就如同戴望舒在《巴黎的书摊》中说的那样,“倒也是一个经济而又有诗情的办法”。|||当然,旧书摊也有个别摊主专卖暴力色情书籍,对懵懂青少年形成误导。不过这毕竟是极少数,如果相关部门加以管理,我想南充或许也能拥有一道犹如巴黎塞纳河左岸那样闻名于世的书摊文化风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