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的元旦,对于我来说,是个不寻常的日子。|||这是让我情感触动的一次尘行,这是让我心灵重新获得洗礼的一次经历,这是让我感受人间温暖的一次遭遇。而这些,来自于我衣胞的故乡阿倮那村,来自于生活在这个普通的哈尼山寨的父老乡亲们。离开故乡还不到十年,但这种情感,仿佛一股陌生的风暴,深深地振奋着我的心,震撼着我的情。|||因为后母突然生病住院,这个新年的第一天,我和在外的兄妹们相约,一起风尘仆仆地从异乡赶回老家。像兄妹们往常回到老家时一样,这天家里依然是亲友相聚,一派热闹,只是少了往日的喜气,这热闹的表象,掩盖不住隐隐飘浮的愁绪。今天不能像以往一样,一场酒喝到深夜,不喝倒几个弟兄不罢休。晚餐早早收场,几兄妹又齐齐返回到医院,守候在后母的病榻前。|||病房里的其它那张床空着。都是家里人,男人们站的站,坐的坐,聊着天;女人们围在床两边,给后母按摩手脚和身子。|||一会儿,随着一阵嘈杂的讲话声,病房里一下涌进八九个人来,本来还算可以的双人病房,突然显得拥挤不堪。来的人都是村里的妇女,我都还认识,有近亲的,有远亲的,更多的是些没什么沾亲带故的,平时相互间也不见得有什么往来。为了给来人让出位置,我们几个弟兄退出房间,来到外面的走廊上。|||我们倚着墙壁,有一句没一句地继续聊着。医院的过道上,人来人往,人声喧哗。我仔细看了一下,除了出出进进忙碌的护士,其他的人员很少,都是些我们村子里的人。有人向我们点头问好,说回来啦!我们客气地回答着,相互间接着聊几句与后母相关的病情,又匆匆道别。因为病房里在不下,有人匆匆来去,有人出来跟我们又聊上一阵,人员更替很快。我跟家人开玩笑,说阿倮那村人来这里开会了。一旁的堂弟说,这几天都是这样,走了一批,又来一批。有夫妻一起来的,有姊妹一起来的,有母女一起来的,几乎家家户户都有人来探望过了。|||从下午七点钟夜幕降临,陆陆续续开始来人,到九点钟,人们三五成群,从未断过。一晚上,我们家人在走廊上忙着向来去的村里人打招呼、道谢。医院狭窄而暗淡的长长走道上,一直晃动着往来的人影。|||故乡阿倮那村就在县城里,典型的城中村,到县人民医院满打满就大约十分钟的时间,探望一个病人其实也很方便。但是,我知道,这不是方便不方便的问题。|||因为来探望后母的人太多,从人情到人气,和后母同室的其她那位老太太受不了,向医院提出后临时换病房离开了这个房间。为此,我们心里感觉过意不去。而最主要的是,后母的主治医生也大有意见。但他也清楚地方上的这种人情,虽然医院有自己的规定,可都是熟人,都是这个风气,不好阻止,也阻止不了。而他又担心自己的病人受不了,更主要的是怕影响病人的康复,就委托家人熟悉的医院领导亲自出面,说他的病人没时间休息,对康复十分不利,叫家人与村里的人们打招呼,分批分期分时间有计划地前来探视。我们很真诚地答应了医生的劝告,但实际上又能如何?都是村子里乡里乡亲的,都带着自己一颗火热的心来,你能把谁堵在门外?再说,农村人才不管你什么这规矩那规定的,现在是住院,如果没住院在家里,还不是说来就来,管你什么时段。有能力的,送点补品,或者给一个百把块钱;能力小的,递上个二、三十元钱。不求多少,图个热情,图个心意,图个关爱。一个人助一口气,热热闹闹才有人气,病才会好得快嘛。又再说,白天大家都忙自己的活计,大伙都只能抽晚饭后睡觉前的这段时间前来探视,哪有工夫迁就你医院的探视时间啊。|||2003年的春天,在我离开边地绿春到红河北岸的城市生活前,我都一直住在自己衣胞的村庄阿倮那寨子里。我很熟悉村子里那种“一人有难众人帮”、“一家有事百家忙”的纯朴民风,但凡村里某人家有什么大事,譬如嫁女娶媳,譬如造房起屋什么的等等,不要说亲戚朋友、隔壁邻居,村里的人都会来帮忙的。平时,我在外地打电话回家,如果打座机,经常会找不到父亲的;打手机,不是听到他和后母在某人家谈事,或者吃饭什么的,就是听到父亲说村里的某某生病了,他们去看望。帮来帮去,实际上也是在帮自己。|||这次,我家就成了被探视、被看望、被帮助的人家。|||这次爬山越岭回绿春老家,我们付出的,只是为人之儿女的一点小小的孝心,而获得的,却是沉甸甸的故园情,暖烘烘的家乡爱,让我在人生的尘途中,重新感受到什么是故乡,什么是乡情,什么是生命的感动!遥远的山村,平凡的生活,普通的村民,这些在我的命运里无可磨去的印记,以鲜活的事例,结结实实地重新给我上了一堂人生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