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故山 > 随笔 > 人生感悟 > 家乡的土豆

家乡的土豆

来源:网络转载 2014-09-20 17:59 编辑: admin 查看:
空气中的那种舒适的温暖,不辞而别了。余下的只有那遥远而深邃的高空和高空下的凉爽,凉爽得有些冷,秋天真的来了。|||几天前省台的一则新闻令我新奇,说家乡的马铃薯今年有了专列,开始发往全国各地。第一列火车发至祖国的最南方——广州。几千吨的马铃薯共装了十六节车厢,浩浩荡荡的即将启程,场面十分壮观。见此情景,我想到了在广州的亲人、同学、同事。这回你们可以在千里之外尝到家乡的味道了。|||我的家乡齐齐哈尔地处松嫩平原,它是世界稀有的三大黑土带之一,未被污染的嫩江之水、优质的土壤和空气,是生产绿色食品的理想之地,被誉为“中国绿色食品之都”。由于这里的气候和土质,农作物都长得又大又壮,特别是马铃薯,获国家地理标识产品保护,声誉更是闻名全国。家乡的马铃薯,我们俗称“土豆”,对于生长在黑龙江的人来说,太熟悉不过了。土豆以及它的许多深加工食品,味美价廉,营养丰富,便于储藏,这里的人们一年四季都离不开他。|||看着银屏上实现了机械化收割的大农业,我的思绪随着联合收割机的隆鸣声,穿越了时空,回到了从前。|||记得小时候由于生产力低下,物资匮乏。我带着妹妹在家时,经常把火炉上的炉圈、炉板擦得干干净净地烤土豆片,或是把整个的土豆埋进炉箅下的火炭中烤熟,那便是我童年最廉价的小食品,那种美味我至今难忘。妹妹长大一些刚学会做菜,就骄傲地告诉大家说她抄了两盘菜,结果是一盘土豆丝、一盘土豆片,笑得母亲连声说:“好吃,都好吃”。|||下乡那会儿,土豆更是我们副食中的老大,几乎每天的菜里都少不了它。那时我们吃的粮食、疏菜都是知青自己种的,用现在的话说是纯绿色食品。到了秋天,地里果实累累,该收的东西太多了。收土豆需要挎着土篮子,弯腰、低头顺着垄沟捡,一天下来脸控得“胖胖的”。收工前大家将土豆一筐一筐地装上车,怀着胜利的心情,拖着疲惫的身体爬上车,挤坐在土豆堆上。一辆辆满载着土豆的马车颠簸地走在崎岖的田间路上。再看看我们满是灰尘的面颊,在夕阳的余晖中,真像那圆圆的土豆了。那时我们习惯唱那首《打靶归来》歌:“日落西山红霞飞,战士打靶把营归,把营归……,”歌声驱散了一天的疲劳,也伴我度过了那艰苦的蹉跎岁月。|||“萧瑟秋风今又是,换了人间”。在物资极大丰富的今天,各种蔬菜品种繁多,但家乡的土豆仍占据着百姓餐桌的半壁江山,我们仍就把它视为餐桌的必备、越冬的主角。|||秋风在高空下不期而至,扫下片片金黄的叶子。街上的车水马龙间不时地穿梭着满载着土豆的大小车辆。路旁商贩此起彼伏的叫卖声告诉我们今年土豆又是大丰收,质量更是上乘。这不,又有第二列专列发至郑州、第三列发至福建。仅家乡附近讷河的一位农户家的种薯土豆就装满了二十节车厢运往福建,共计两千七百多吨。|||一列列的火车,把带着北大荒泥土芳香的累累硕果带到了广州、带到了福建、带到了祖国的四面八方。|||昔日的北大荒,今日的北大仓,祖国的大粮仓。我可爱的家乡。
上一篇:露珠 下一篇:流年似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