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哲学导论》
人生看似一个有限的东西,比起大自然来,非常的渺少。但从认识的难度和深度来说,却是极其深奥难解、浩渺无边的。就在这无边的探索中,人们渐渐地把目光集中在真善美的统一上。苏格拉底在2000年前提出了“知识即美德”的命题,试图把真与善统一起来。柏拉图继承发展了苏格拉底的这一思想,他认为人通过理性观到理念本体世界,灵魂就达到了真善美统一的境界。还有些人认为,康德的三本著名的批判著作,建构了一个真善美的庞大的思想体系。总之,怎样使真善美在人生中达到和谐统一、引领人走向人生最高的境界便成为古往今来思想家们的共同追求。然而,遗憾的是关于人生问题的研究至今仍没有一个完整严密的理论体系。宋希仁教授的《人生哲学导论》从人生经验和常识出发,敏锐地发现人生的真、善、美分别由“人生是什么?”、“人生应当是什么?”、“人生能够成为什么?”这样三个问题构成,并以深邃的思辨解答并剖析了人生的真善美及其发展环节的内在联系。
人生是什么?这个问题看似简单实则复杂。为了研究这个问题,作者创造“寿律”一词,科学客观地考察了生命的寿数、现在和将来、物理时间和心理时间、节律和效率。作者从时间、空间和社会实践三个维度,为我们展现出一个宏大的人生实存的场景。人生在时间中展开,寿数衡量着人生的长短;过去、现在和将来引发人生的思考;物理时间和心理时间的辩证运动驾驭着人生。“人生的空间就是人的肉体的空间存在及其社会实践活动。”作者强调要从社会实践的观点观察人生发展过程及其阶段,把人的生理、心理、精神的发展同人生各个阶段的社会实践内容结合起来进行考察,以避免“以往的人生哲学,大多数是以人的生理、心理、精神方面的特征,来划分人生阶段。”的片面性。
作者通过对内在性原则的研究发现,“理解人生的活动,不仅要从客观、客体方面去理解,看到行为由外而内的内化过程,人的意识内容是社会存在的反映,坚持唯物主义决定论和社会性原则;同时还要从主观方面、主体方面去理解,看到由内而外的外化过程,坚持主体性、内在性原则。从主观的方面,用主体的眼光去看待人生活动,不仅要看到人生被外部条件所规定,而且要看到人的精神、主体的能动性,也要规定人生,争取理想的人生。”人生的实存不仅是自然生命的实存,而且是社会生命的实存、精神生命的实存。在多层次的人生实存中,对人生具有决定意义的还在于社会生活。从自然存在来说,人的实存是个体;从社会存在来说,人并不只是作为个体而存在的,他还是一定社会关系的体现,是与社会相联系的个人。因此,要说明人生的本质,必须把人生放到普遍联系和发展着的社会环境中看,才能发现人生的实存不是孤立的、静态的存在,而是经过无数中介过程的动态的存在,是在人生过程中的个体自身与他人的统一,是从自身与社会的统一中产生出来的结果。这个结论正如该书序言作者萧焜焘先生所言,是“从本体论的高度论证了人生之‘真理’”。
“真是善的基础,善是真的升华”,人生的善就是回答人生应当是什么?作者认为首先应当拥有一个人生理想,然后找到自己的人生道路,最后对自己的人生意义进行反思,使人生的实存和理想达到统一。关于人生理想,作者强调了理想认同的重要性,认为“对于人生实践来说,认同更具有决定意义。由于人生离不开理想,而个人进行理想创造的能力又有限,所以人们必须通过理想的认同才能满足精神生活的需要。”事实上,理想认同一方面成为个人参与社会生活的基础和入世的门径;另一方面成为确定人生价值目标必须环节。人一旦确立了人生价值目标,就要向着这一目标奋斗,人生道路就是这个奋斗的过程。作者从纷繁复杂的人生矛盾中,选取“自立与合群、竞争与协作、奋斗与成功、选择与责任”这样四对人生道路上普遍存在的具有典型意义的人生矛盾,深入探讨,总结经验,阐发哲理,从多个角度为人们提供了人生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