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知道苹果公司,实际上起源于《阿甘正传》中,阿甘收到Apple公司的投资信件时的那个被咬过一口的LOGO。丹上尉很有眼光,投资了世界上最具价值的公司之一。
《旁观者》中提到20世纪被四个公司分为四段:福特占据前四分之一、通用汽车占据第二个四分之一,接着是IBM的四分之一,而后是微软的四分之一。如果按照这个规律推之,个人觉得苹果占据了21世纪的前四分之一。20世纪的那四段,挥洒不去的是四个人。苹果的乔布斯同样让我挥之不去。说实在的,本人并不热衷于苹果的产品,苹果的产品在国外特别是在美国已经被大众所喜爱并成为生活常用品,这说明在美国,苹果产品的性价比很高,这是基础,是物质层面,当然更高的是苹果改变了人们的LIfe style,这是精神层面。而在中国,苹果的产品并非大众的生活常用品,反而成为某种生活和某类人的LOGO,本末倒置的需求心理占据使用苹果的较大比例,虚用高于实用。但对于精挑细选的现有用户而言,苹果产品确实改变了他们的生活,就是比其他品牌产品好用。这就要感恩于乔布斯了,因为正是他发明了苹果的系列产品。
初中时候,读过臧克家的《有的人》这首诗,为身为民族魂的鲁迅先生所作。里面用重量比较了人与人对社会贡献的差别,很形象。因为自己并非苹果迷和使用者,在去年之前,其实对苹果并不关注,除了每次苹果发布新产品上了新闻头条之外,基本上根我没太多关系。倒是很惊讶苹果公司的股价出奇的高,市盈率又很低,与中国的公司形成强烈发差。去年浏览潘石屹的博客时,他推荐了一篇文章,内容为“stay hungry,stay foolish”,翻译过来就是”好学若饥,谦卑若愚”或是“)。我当时看着这三个故事,有落泪的冲动。而后在bloomberg上看了他当年在斯坦福演讲的视频,很是感动。今天想来,世界上大部分人的人生轨迹均是直线,只有少数人的是弧线,乔布斯的轨迹则更像DNA双螺旋曲线,相同的直线距离,他的轨迹长度却是别人的数倍而且内容更为丰富。文章中的前两个故事揭示的是出生和苹果的发展之路,就已经被其感动。而第三个故事则用自己的亲身经历,讲述了关于死亡的观点,和史铁生、周国平的观点异言同理。三个故事仔细读来,竟让人想起了孟子的天将降大任于斯人......可以想想没有弯曲,何来过人的人生长度。
直线的人生有限,在调整好角度后,也能吸收更多的光线,从而留下更长的影子,作为知识库传递给世人。想想曲线留下的影子是何等的长。如苹果现任CEO库克所说:苹果失去了一位天才。正是这位天才将苹果的价值链旋绕的更长,从而让最多的人感受苹果影子的影响。但正如他在演讲最后引用的那本《The Whole Earth Catalog》时,提到是35年前的Google,但Google做得更好。影子是知识,是前人的经验,是学习的楷模。但最好是在相同的直线距离上,拉长自己的人生轨迹,沐浴更多的新鲜阳光,那样才会有上帝的第三个“苹果”诞生。
愿乔布斯安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