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建设强大的国防,拥有先进的武器,目的不就是为了母亲的微笑,为了大地的丰收吗?现在,有一位母亲,在我们的国土上看着孩子,幸福地微笑,这不正是我们的目的吗?我们的目的实现了,不是开心的事情吗?怎么可以连什么是目的、什么是手段分不清呢?”
“我操你妈,你个狗汉奸!”
这个道理,还怎么讲下去?
《太平广记》里记载了这样一个故事。
一个叫宗岱的人,在青州做刺史。当时的百姓信奉鬼神,无论遇到什么事情,就先焚香求鬼神。
于是,宗岱就写了一本《无鬼论》。写得特别有道理,连周边的州县都感化了,不再祭奉鬼神。
没了祭奉,鬼就只能饿肚子。
一天,一个鬼打扮成书生模样,来找宗岱理论。道理没讲通,回去使了鬼法,把宗岱给弄死了。
和不讲道理的人争论,基本就是找死,甚至会生不如死。
网上曾经流传一个段子,两夫妻,老婆发牢骚说老公不爱自己了。
“我明天不吃饭,去把你们的经理打一顿。”
“你为什么要打我们经理?”
“你果然不爱我了。都不关心我为什么不吃饭,只关心你们经理。”
“……”
这位老公接下来如果应对不当,恐怕就是求死不得了。
争论,遇到一个讲道理的人,尚有争论的余地。遇到一个不讲道理的人,还费那个劲干嘛?
6
要说争论,恐怕没有任何一个时代能够比得上魏晋时期。名士酷爱清谈(辩解玄理),连出家的僧人都不例外,简直成了那个时代独有的特点。
魏晋是乱世,所有的人朝不保夕,这反而让人们看透了生死,活出了一份特有的潇洒。老庄哲学在当时盛行,读书人喜欢模仿道家打扮,都随身携带一柄佛尘。
一大早,孙盛去找殷浩清谈。
两个人你来我往,你进我挡,吵得难解难分。
仆人把饭菜端上来,两个人也顾不上吃。饭菜凉了又热,热了又凉,如此反复无数次。
两个人吵得兴起,用力挥动这拂尘,把拂尘上的毛都甩掉了,落得饭菜里全是。
从早上吵到晚上,依然分不出输赢,两人干脆骂上了。
殷浩骂孙安国:“你就是犟嘴的烈马。看我不穿了你的鼻子。”
殷浩回敬说:“你简直就是个豁鼻子的牛。看我穿了你的腮帮子。”
(注:为了驾驭,人们在马的脸颊装上套子,用绳子穿透牛鼻子。)
骂也骂不出个胜负,两人只好罢战。吃饭、喝酒,约好有时间再决胜负。
这只是魏晋清谈风气中的一个缩影。
正是在这种争论中,魏晋名士们悟透了很多玄妙的哲理,人生的真谛。后世将其称为“魏晋风骨”。
即使争论得不可开交,甚至彼此谩骂,但是争过之后,依然一起喝酒,依然惺惺相惜。
如果说我们一定要争论。为了什么事而争论?和谁争论?聪明的人会考虑清楚。
有价值的争论,一定不只是为了输赢和利益,还为了在争论中让自己有所提升,顺带辨明真理与正义。
《太平广记》里讲到有两个读书的老头儿,都觉得只有自己学的是正经学问,对方学的是假道学,争执不下。
于是,两人去找孔子评理。
孔子亲自走下台阶,对二老九十度鞠躬致敬:“学问宽广如海,又何必都是相同的呢?两位老人家都学富五车,才高八斗,都是正经学问。就连我孔老头儿,也是素来就仰慕两位,怎么可能是假道学呢?”
两个老头儿欢天喜地地走了。
孔子的学生不干了,质问孔子:“先生,你什么时候变成这样一个马屁精了?”
孔子回答说:“遇到这样的人,赶紧哄骗他们早早滚蛋就是了。还招惹他们干什么?”
有价值的争论,如高山流水,酒逢知己,争论之后酣畅淋漓,余音绕梁,心神为之一爽。
无谓的争论,似两个人彼此泼粪,争论之后如粪土填胸,伤神又伤身。
聪明的人从来不做无谓的争论。
分享:
喜欢
0
赠金笔
阅读┊ ┊ ┊┊ ┊打印┊
已投稿到:
排行榜
加载中,请稍候......
前一篇:全国381所“野鸡大学”名单曝光
后一篇:气温高不挡徒步热
评论 重要提示:警惕虚假中奖信息
发评论
登录名: 密码: 找回密码 注册
昵 称: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
< 前一篇全国381所“野鸡大学”名单曝光
后一篇 >气温高不挡徒步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