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故山 > 随笔 > 心情日志 > [心情感悟]我会铭记的职场十诫

[心情感悟]我会铭记的职场十诫

来源:网络转载 2014-04-19 13:55 编辑: 网络 查看:

作者:cherangers

最近一直在做毕业后这几年的自我分析,正巧看到大学毕业时给我最多帮助的论坛在搞求职经验征文,颇有所思,结合自己做过HR和心理咨询师、职业咨询师的经历,在经过几番腹稿后,终于落笔成文。要提醒读者的是,这里没有太多令人惊艳的成功趣谈,有的是一个“大叔”的真诚反思,希望90后们能从中汲取一些有益的东西,更希望你们不犯我犯过的错误。楼主2005年的法学小本,也算211大学,不过在上海属敬陪末座的那种,2009年毕业,算上实习,已经工作四年多了。在学校的时候,谈不上呼风唤雨,算有撒豆成兵的种种经历,优秀学生、优秀团干、优秀毕业生等等荣誉都沾过边,成绩一直算比较不错,校报上发发文章、论坛上发表演讲之类也体验过,做过不算小的学生leader,干过不大不小的社团活动,算是传统意义上的老师同学眼中的好学生。毕业那年碰上金融危机,算是最倒霉的一届(如果当年选择读研的话,2012年毕业时又是经济不景气,找工作较难的一年),所幸(从现在看来),08年的12月我就收到了某大型垄断国企的offer,比我的同学好不少。但是我自己不太想从事这样的工作,可能也是大风大浪惯了的人,不太想就这样安逸地过日子。09年毕业前把这份offer给撕了,进了一个我认为能体现自己实力的单位。这份工作能接触到比较高层一点的人士,那个时候,就觉得,一定要认识一些牛逼一点的人,因为他们牛逼一定有他们牛逼的原因。可以说,毕业这些年里,这一年看到的、听到的都是最多也是最深刻的,因为什么都要我干,所以我比任何只经历一方面工作的人要知道的多,因为站的层面高,所以我比任何初出茅庐的愣头青都要更清楚所谓大局、所谓大气。可惜,这份工作不能满足我的温饱,而且最主要的是,雇佣我的人不能给到我一份工作应有的职业发展,而她又和给我发工资的人闹起了矛盾。没有安全感的我,不经意间得到了另一家还不错的事业单位的offer,于是就转身走人了。对我来说,这份工作更多是我面临危险境地时“过渡”的无奈选择,不过在从事这份工作的两年里,我还是学到了不少为人处世的道理,学到了谋生的基本技能,也懂得坦然地面对人生里的浮浮沉沉。在这里,我有时间把比如司法考试等各种“高难度”的职业资格考试考过,这也对我物色下一家工作提供了很多便利。虽然拿着不高不低的工资和待遇,在许多人看来,我已经有份很不错的工作了,可我依然不是那种可以随随便便满足于此的人,我觉得我总可以做点事情,我的能量不会就这些。于是,我的内心又骚动了,其实一直在骚动。其实也没花太多精力,我进入了现在单位,上海一家听起来名头很响的政府机构,拿着这家机构的名片出去转悠已经震慑了不少社交圈,至于能有多响,你可以无限想象。坦率地说,在我自己看来,我的求职和工作经历没有多么厉害的地方,我也并不满意这样的种种转换,不满意现在的状态,所以我不谈成功,只谈败笔和我见到过的败笔。以下的一些想法,是我求职也好,工作也罢,在这四年不短不长的时间里悟出的一些道理,是希望大家避免的一些错误,我愿意把他们分享出来与众分享,有些可能是大道理,但都是我的真实想法,希望你能够认真看完。如果你比我小,还徘徊在如何选择第一份工作的时候,你可以听取这些“忠告”,也可以选择用自己的经历和时间去慢慢体会。只是我觉得,复制成功其实是很难的,避免失败相对就简单点。1、不要用别人的眼光判断你的人生,不要在别人的世界里活着,你觉得好,才是真的好。找工作的时候,会有很多人给你意见和建议,老师会这么说,同学会这么说,父母会这么说,亲戚会这么说,说法有很多,也给了你很多“榜样”供参考。对涉世未深的我们来说,这些意见和建议都要尊重,即便一点用处都没有,也可以让你知道是哪些人在关心你,虽然他的方式和方法未必正确。但是,你始终要记住,做判断的必须是你自己,不要随波逐流,别人说好,你就以为是好的,你看到别人好,就觉得一定是好的。什么样的工作是好工作?是你觉得好,适合你的工作才是好工作。人这辈子就活一次,不要活在别人的眼光里,让别人的臧否去决定你的价值观。我找工作的时候,有很多人都劝我干嘛放弃那个很有米的垄断国企,因为在他们眼光中,这份工作很有“前途”(当然“钱途”是主要组成部分)。我也犹豫过,是不是要听从他们的意见就这样度过我的人生了。在失眠了几个夜晚后,我告诉自己,这个别人眼中的好工作,对我来说,真心没觉得有多好……2、选择工作,其实是选择了你的生活方式。刚出道的时候,很多人都觉得自己这也能干,那也能干。我那个时候也这么觉着,好像以我的能力干什么都能干嘛,外企我英语也可以,国企我也能适应,政府机构也能打交道,写一手好文章到传媒做做不成问题,有一副好口才去做做销售、市场一类的工作也挺好,在学校成绩也好、颇有研究精神所以去专业机构做也是个选择。那么,选择干什么好呢?其实,表面上,你选择的是一份工作,实际上,你选择的是你的生存方式。想安逸地过日子还是忙碌的过日子,想整天与人打交道还是专注于自己的精神世界,想朝九晚五还是满中国飞,想……不要想着你能改变你选择的工作背后所隐藏的生活方式,你的同事,你的领导都已经适应并认同了这些,不会因为你的出现而陡然改变。如果你不能认同那些生活方式,那么请你毫不犹豫地把他们从你的求职列表中删去,生活已经如此不堪,不要自己为难自己。3、不怕得不到,就怕自己也不知道想要的是什么。刚出来工作的时候,我也有许多的“idea”,总觉得自己很能干,但是很多事情都没有机会干,所以老有种壮志未酬的感觉。很多人都是这样,想法很多,但是从来没有聚焦到一件事两件事上面,分散了精力,最后什么都得不到。我有个朋友,从高中看《情深深雨蒙蒙》起就想做里面古巨基扮演的何书桓那样的X报记者,虽然高考失利,但是他不放弃,继续报考新闻专业,在大学里别的同学参加这个协会那个社团,他却一门心思找媒体实习,大学毕业的时候他就投了X报的记者岗位。凭着长期的积累,他比那些三心二意的竞争者更加符合岗位的需求,最后他实现了自己长久以来的理想。进X报工作后,他也一直坚定地告诉自己好好做一个记者,所以在别的同事忙着忙那的时候,他凭自己的努力获得了许多新闻奖项。他不比你聪明,也没什么天赋,但是他有一个优点是很多人都没有的,就是他很早就知道自己想要的是什么的,而不是似乎什么都想要所以什么都想去尝试,而且他能把自己想要的付诸实践,最后成功的往往是这样的人。4、技术傍身不一定让你有多成功,但不致于让你到头来一无所获。可能是我比较有危机感的缘故,我总觉得在这个时代,如果还是去从事随便哪个人拉过来都能干的工作,那么你就处于很危险的境地了。你总要有几把“刷子”傍身,懂一些专业技术总比一点不懂要好,懂一点沟通技巧总比不懂要好,有一点管理协调能力总比没有要好,这些都是你个人的资本。我一直很重视锻炼自己的能力,哪怕是一个比较无聊的看似没有技术含量的工作,都尽量把这份工作做出技术含量,起码是能够被别人说道的。同时,在这些工作的周边范围做一番研究,主动拓展工作的领域。千万不要无所事事,不去精进自己的业务技能,你可以很容易取代别人从事的工作,别人也会很容易取代你。我所做过的几个地方都有人对此满不在乎,以混日子为主,以为有“关系”可以让自己依靠。对于没有“关系”的人来说,我觉得,有技术傍身,便可以从容转身;对有“关系”的人来说,我觉得,“关系”这种东西也是会变化的,靠天靠地靠人不如靠自己,有一些硬功夫傍身不一定让你有多成功,但总不致于让你到头来一无所获。5、不要用考试麻醉自己,把精力用在值得用的地方。承上一条,很多人觉得技术就是证书,所以用一场又一场的考试来铺满自己的日程表。确实,证书是需要的,毕竟诚信在这个社会是比较脆弱的东西,证书往往能给人安全感。但是比证书更重要的是,你为什么要考这个。对别人有用的东西,对你未必有用,对你有用的,也未必一定要通过考试来证明。我自己也曾陷在考试的死循环里,总以为考试能充实自己,能证明自己,能改变自己,到头来却发现,我年轻的生命都在考试中与那些考完就不会见面的书相拥而眠了,考试只不过是我麻醉自己的一种方式,比喝醉健康一点罢了。其实,对你的职场工作有帮助的证书就那么几个,一个学历学位,一个外语(如果你口语足够好,其实也不必),一张专业技术领域的证书(如果你从事专业性很强的工作才需要)。考试只能证明在你的过去有这样的考试能力,从来不能证明你现在具备怎样的工作能力。与其花大把时间用在考试上,不如认认真真地考虑自己想做什么工作,然后集中精力考这个领域的考试、积累这个领域的经验,这比用考试来提升自己要有用的多。6、写好你的简历比一切投机取巧都要有效。对用人单位来说,简历就是你,他们通过简历认识你是个什么样的人,通过面试来确认他们的认识是否符合实际。在求职过程中,我最花时间做的是,不是去准备面试,不是去弄什么行头,而是为每一份工作做一份专属的简历。有时候,为了写一份简历,字斟句酌地花上一个星期。写简历的时候,要站在对方HR的角度考虑,这个岗位什么样的人比较适合,然后根据这个思路找寻自己的人生经历里与之相关的部分。你写的简历能让你自己眼前一亮,觉得这份简历的传主十分符合这份工作的话,那么你离开这份工作就进了一大步。反正就我的求职经历看来,除了简历之外,我基本上没有在其他事情上花下大功夫,因为每一份简历都有回应,而且之后很少有回绝。我之前提到过的那位做记者的朋友也是如此,他去招聘会之前,早就在网上搜过会有哪些企业和哪些岗位,连夜按每个岗位分别制作了简历,然后投进去,之后基本上每家他投过的单位都给了他面试机会。所以,写好你的简历比做些其他的准备都要有效。7、谎言总有一天要被拆穿,不要自己骗自己。既然简历那么重要,于是很多人便在简历上“下功夫”。简历造假是一个顽症,小到具体数据夸大,大到证书信息造假、学历信息造假。我有个亲戚去面一家日企,明明只是通过日本动画片掌握了一些简单的日语对话,却在简历和面试的时候表示自己通过了日语二级,幸好面试后杳无音讯,当然,就他的日语能力来说面试后杳无音讯也是正常现象,否则这个日企HR也太菜了。我从来不建议在简历和面试的时候夸大自己的优点,你可以不讲自己缺憾的部分,但不要自以为聪明地添油加醋。我面试过许多人,从我的经验看,没有哪个谎言是禁得起推敲的,多问一句可能就会问出破绽了,只是考官想不想挑破的问题,甚至你的一个眼神可能就出卖了你。一个人可以不具备某些技能,但是若不具备诚信,除了骗子公司的老板估计没人会欣赏这样的人。对管理不正规的企事业单位来说,或许不会仔细去甄别里面的真伪,但是一定会以你自说自话的标准来要求你,到时候你做不到,也就是“穿帮”时。8、失败往往源于信息收集的失误。如人饮水,冷暖自知,我的职业生涯自认为不够成功,很多时候只能用“失败”来形容。回顾这些“失败”,往往发现,从自己身上找原因的话,往往是源于自己前期信息搜集的不够。什么叫“失败”,大多就是理想与现实间的落差么,这种“落差”最后就体现在入职前和入职后的“信息差”。人都有认识盲区,很多时候你的想法和看法不代表真相。所以,我们需要多问问别人到底是什么情况,就职场来说,收入、待遇、福利可能是很重要的部分,还有工作环境、领导风格、管理水平、人才梯队等等,这部分可不能按照网络上说的那样随意猜测、随便相信。我有个哥哥在一家很知名的银行工作,在外人看来这家银行的收入很高,但是听我哥哥说,不为外人知晓的是,这家银行的新进人员(包括引进的中层管理类人员)的收入都比较低,而这些“聪明”的HR事先并不告知。有一个原收入XX万的人满怀信心地跳槽过来,却发现到手的收入只有一点点,于是只干了一个月就不干了。不能光怪这家银行的HR或管理层“不厚道”,轻易相信别人就是自己犯错,谁告诉你过去你认为的就是对的、网上看到的、别人说的就是对的呢?这件事对我的触动很大,因为一个35,6岁的成熟职场人也会犯这种“错误”,何况还正血气方刚的我们呢?在我谋求现在这份我并不满意的工作之前,我也自以为很“周到”地做了信息收集:问到了这家单位的内部人士(不是一人,而是两人),也咨询了一些专业人士的意见,可以说比我的很多同期入职同事,在信息收集方面,我是下了功夫的。不过直到我在这里工作了一段日子,才发现,他们对于这份工作的理解远远不是我现在体会到的那样。因为理想和现实的落差比较大,所以我也把自己归于“失败”的行列中了。前车之鉴,希望同学们在找工作之前,能冷静地,理智地,做好信息收集工作。9、改变不了大环境,那就改变自己,如果不想改变自己,那就换个环境吧。我一直觉得,环境是很重要的,环境就是人境,和什么样的人相处,最后都会内化到你的生命中,成为你生命的一部分。所以,不要轻易地选择一份工作,也不要轻易地放弃一份工作。我也在很不给力的地方工作过,给很不给力的人打过工,但是我知道,有些事情,他也改变不了,我更改变不了。改变不了环境,那就改变你自己,去主动适应这个环境。要知道,这个环境里的人其实也在适应你。只是可以肯定的是,你适应他们的要比他们适应你的要多的多。有个观点是我一直以来都坚持的,我们这个社会之所以比以前有所进步,那就是给了我们再一次选择的机会。不是所有的环境都适合你去迎合,没有必要去迎合那些你实在不想迎合的人。所有,如果你不想改变自己的话,那就换个环境吧,只是在这之前,搞清楚自己适合什么环境,还有就是你要换过去的环境究竟是不是你所想的那样。10、工作永远不是生活的全部,所以不要用工作的“好坏”来评判自己的人生是否成功。说了那么多跟工作有关的话题,最后想说一些跟工作没那么直接的话。毕业四年,我自认为我是个工作狂,每天最早到办公室,最晚走出办公室,认认真真地把工作做好,遇到工作上的事情,肯定把原定的约会、聚会、聊天推在一边。我曾觉得,我的工作便能证明我在这个社会上有多么优秀了,证明我不比我的同学、我的朋友差了。至少在工作的头两年,我都是这么想的。后来当我发现,我的工作并不比别的同学和朋友有多好,收入可能还不及一些学历和能力比我低不少的人,我觉得自己很焦虑,有很强的挫败感。不过,经过一段时间的调整,我终于想通了(这种事,只能靠自己“想通”):每个人都有不同的经历,别人经历过的你未必经历过,你经历过的别人就没这么“幸运”地阅历了。有人“成功”的早点,有人“成功”的晚点,有人在这方面“成功”,有人在其他方面“成功”。工作从来都不该是生活的全部,工作是为了更好地生活,唯此而已,无他。那些光鲜的收入、光鲜的套装、光鲜的职位背后也有自己的苦楚。自己活得好,自己感觉好才是最重要的,不要用工作的“好坏”,用别人眼中的“好坏”来评判自己的人生是否成功。千言万语一句话:做自己的主人,不要做工作的奴隶。祝大家都能做自己职业生涯的主人!(注:文章转自于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