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粉是我们那的一个特色,人们不能少了它。每天早上不管吃多吃少总得吃点,很多人还时常当它作主食,它像米饭一样让人吃不腻。|||它不像长沙米粉在下锅之前已经是软的了,它在下锅之前是干燥的,是硬邦邦的,脆脆的。长沙的米粉,圆的、扁的都叫米粉,而我们那的米粉只是圆的,扁的叫面。当我第一次在长沙吃粉,结果端到我面前的是一碗扁的面时,我感觉大受欺骗。|||在大小上,攸县米粉没有长沙圆米粉粗,也不像粉丝那么细,有点像学校东门的姜太公鱼粉和南门的螺蛳粉。在颜色上,它没有其他粉那么白,是乳白色的。在口感上,相比起来,鱼粉太软,螺蛳粉太韧,红薯粉太黏糊,土豆粉嚼起来又像嚼橡皮,吃一碗下来腮帮子都酸了。而攸县米粉不黏糊,软中带韧,韧中带软。|||攸县米粉一般是作汤粉吃,也有炒着吃的。汤煮得好或炒得好,都是极好吃的。|||我吃不惯长沙的米粉,可能汤的原料也占很大一部分原因。攸县米粉的好吃一部分也是依赖着汤的。说起来必不可少的原料也不少:瘦猪肉、酱油、生姜、红辣椒粉、酸菜、青菜(一般是空心菜或上海青),还有小葱……放肉并不是为了吃肉,而是为了调制底汤。肉能增加营养值,也是一种必不可少的香味,它的浓烈满足着人的重口味。在炒肉的同时要放入姜和酱油。生姜开胃,它的香气是沁人心脾的,它能沁入肉中盖住肉的腥气,使肉更鲜更嫩。|||酱油的话,主要是让肉变得更嫩更酥软,把汤变得更香甜有色。作为湖南人,辣椒总也少不了的,总觉得有那红油油的辣椒汁漂浮在汤上这汤才完整、美味。红辣椒粉在汤中被慢慢地熬,红辣汁逐渐溢出,把汤染得一片火热。辣汁再与酸菜的酸汁融合,酸辣爽就齐了,两种香味互相碰撞,弥漫在汤的每一个角落,让人闻了就得咽口水。|||最后放的当然是青菜了。青菜不能煮得太死,为了保持新鲜的味道只能在最后放入锅中。在肉汤的浓烈中,包着一层青菜的清新和鲜嫩,荤素合一,既不荤腻也不过于清淡。最后一道工序就是水葱了,也是很重要的一部分。有的汤粉总用大葱代替小葱,这大大破坏了一碗汤粉的味道。大葱的味道使人发昏,而小葱的味道清新自然。小葱的加入无非是给一幅美丽的风景图中又添了一笔亮丽的风景。|||当然油、盐、味精也是必须放的。除了这些,还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加入一些别的东西,比如:绿豆芽、荷包蛋、白豆腐、猪血、油豆腐等,这些都是很好的配菜。|||将汤倒入煮好的米粉中,一碗色香味俱全的米粉就完工了。看着有红有绿,有黑有白;吃着有酸有辣,有荤有素,有浓烈有清新,口感丰富而饱满。和着酸菜、青菜、葱、肉夹一筷送入口中,又烫又酸又辣又荤又素,慢慢嚼动,各种香味和谐地相溢而出,充斥口中。这让我想到一句广告词:“这酸爽,才正宗”。纵使酸爽,烫辣得鼻尖冒汗,让人感到的却是爽快和满足。越是这样就月想吃,越想吃筷子就夹动得越快,牙齿也碰撞得越厉害,吃完之后只感觉精神抖擞,浑身是劲,回味无穷。|||攸县米粉的独特,汤的材料的周全,让它成为我心中一道独特的风景,“无粉能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