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梁亦不知其大名。访山邂逅,以其人老且壮,拓荒植树,孜孜不倦,大诧。问年纪,答九十。当年毛主席写的那个搬山的老头儿差不多也是这年纪。一个搬山一个植树,山搬走了还怎么植树?原来却是风马牛不相及的两码事。到底还是咱糊涂。|||九十岁的人啥模样?请看梁植树:黑脸,无须,干巴瘦;耳背,脚慢,木讷少语。都是老年的症候,拿他没办法。太阳不喜白皮肤,百年老参多根须;神仙闭门家中坐,天下事情一概知。老梁面对一片荒山,老调子已经弹完,新曲又不善,琴也只能是个闲。看山植树六十年,啥概念?半个多世纪做一件事,啥概念?一个老汉一片山,一把镢头跑遍山,啥概念?叫人觉得这概念难以定义,已然超出了地球人都知道的范畴。胶东半岛人也勤也俭也敦也憨,为一杯酒争个面红耳赤,一说话就往地上单个扔字儿,不脱鞋上炕聊天,见了面先问吃没吃饭。好一个“拙”字了得!以上诸般与老梁无干。老梁日冒三竿不起,不可谓勤;虚掷岁月不可谓俭;知生知死不可谓敦;助山生绿不可谓憨!可他偏偏就是胶东人,土生土长真本实料。那些年头兴说大话,什么“胶东半岛无冬天,地冻三尺照样干”,老梁偏偏一切照旧,慢腾腾,慢悠悠,老牛磨缰绳,磨落了无数的老日头,水滴石穿,绳能锯木,功到自然成。老天不负人,天道酬勤。|||一个人一辈子只做一件事,只要持得住,大抵能做出点名堂。于是,有头脑的人搞艺术,不碰南墙不回头,一旦功成名就,若干辛苦须重新评价。而做工种地就相形见绌。做一辈子也不一定名见经传。这就是做人的差别。古时人死树碑,有讲究的。龙头凤头碑须官封御准,圆头碑须府勘衙核,无功无名者不予考虑。百姓碑皆平头,平头百姓由此而来。老梁是平民,名不见经传,植树护林整整一个甲子,也没成一个像样的家,却干干净净尊尊严严地活得正气凛然。据说有位村官至今寄厚望于他,对他说,老梁你老再活十年吧。你再活十年,上面发你老寿星款。老梁听了,脸上没有写出应有的欢欣。还是那张包公黑脸,黑得看不出喜怒哀乐。在戏里,包拯的表情全靠肢体语言表达,一甩手一捋髯都是。可惜老梁手脚已不灵便,表情的若干表达方式,免了。|||美丽富饶的胶东半岛依山傍水,山的雄浑水的娇柔全占着。曹雪芹说女儿是水做的骨肉,没说男儿是山做的。其实,大家都明白,人是从娘腹中杀一条血路出世,与山水无涉。说完全无关又失偏颇,人啊,离了这山这水这黄土地,会怎样?五谷杂粮都是土地的杰作。|||老梁的山屋很好,决不是想像中的旧时看场屋。像模像样的三间砖瓦房,上面给盖的。定期又有专人送米送面。菜是老梁自力更生。山很慷慨,不在乎给恩公一把山韭。凡是知道老梁的人,都希望老梁“寿似南山松不老,福如北海水长流”,套话在此不算套话。面前是山,不远是海,近水楼台先得月,能不沾点小光?老梁的树是实在栽不动了,山还盼着老梁的身影,松啊柏啊随风“梁呼梁呼”的呼唤,很温馨很逼真,我听得真真切切,在那山屋。|||吉祥的祝福的话我倒是能说两句,到哪山唱哪山歌,不酸也罢!最实际的是,愿老梁活一天算一天,该吃吃该喝喝,与大家一个德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