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看到贴吧一贴,是一些明星小时候与长大的模样对比,真可谓世事难料,部分小时可爱秀丽或者憨厚可爱的小影星们(比如《哈利波特》中哈利与罗恩的扮演者),长大后却难比幼时更讨人喜欢。而美丽如玛丽·梦露者,老时亦光彩大减,不禁作想:如果各位影星们都能将
人生定格在他们一生最辉煌动人之时,那会是一种幸运,还是一种不幸?|||接着想到巴顿将军的一句话:一名将军应该在胜利的最后一场战争中,被最后一颗子弹打中,这才是他最好的归宿。想来,这与我一时的想法竟有点相同。战争年代的将军是为打战而生,也为打点而活的,如果没有了战争,他又该如何,难道用曾经指挥千军万马的手掌去开垦家园的田地?用曾经运筹帷幄、决胜千里之外的头脑去思考后花园的除草与灭虫?|||虽然这就是人生,一个人不能总是终生光彩夺目,佳人成老妪,青丝为白雪,将军归故里,琴断帘外月。这就是人生,虽不愿,却也另有妙趣。如果真在人生辉煌之际,容貌俏丽之时,消于人世,恐怕不会有多少人愿意,即使他(她)很清楚接下来的路将指向何方。|||于是我们在欣赏青少年俊美的容颜却又看到年长容貌之时,会叹息时间匆匆的无情,在赞赏将军昔时赫赫战功却又看到今日空老田园之际,会悲伤英雄末路的凄凉。|||我又想到了《红楼梦》中黛玉对待聚散的看法了。人生自古悲离别,所以黛玉认为天下没有不散的宴席,那与其等到离别时郎悲妾怨,不如就没有这宴席。好比只有破罐子才会破摔,因为不会为摔破而心疼;只有不赌,才能逢赌不输。那么对于影星,与其姣容不再,不如当时孤芳自赏,纵有天姿国色,也无甚多人所识,待岁月荏苒,人老珠黄,亦无大可悲;对于将军,与其解甲归田,孤苦难耐,不如当时默默无闻,纵能所向披靡,也无可以显露的机会,待退役于行伍之职,风烛残年,亦不觉太悲凉。|||却又想到,这正跟老子的《道德经》暗相锲合了。当年愈辉煌,后来愈觉得痛苦。当年得过的太多,失去的时候才会更痛苦。只有不曾得到,才能永不失去。换言之,为了免除以后的痛苦,不如当下清心寡欲。老子云:不尚贤,使民不争。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不见可欲,使民心不乱。如果有了“贤”和荣耀、“难得之货”的诱惑,大家必然趋之若鹜,得到的会为失去而担心,得不到的会为没有而痛苦。尤其那些得到过的,得到时多少欢乐高兴,失去时也会多么悲伤痛苦。这样人民不乐,也失去了淳厚古朴的民风。如此说来,“无为而治”(常使民无知无欲,使夫知者不敢为也。为无为,则无不治矣。)也有它的道理。关于这点,庄子在《胠箧篇》也有详细的说明,因而也引发了宝玉也写下那篇续,继而又有了红楼的好多好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