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故山 > 随笔 > 心情日志 > 器物铭文 堪为鉴戒

器物铭文 堪为鉴戒

来源:网络转载 2014-09-17 03:44 编辑: admin 查看:
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其举世闻名的若干成就令世人刮目相看叹为观止。各种器物上的铭文独领风骚。除了碑石上镌刻的铭文之外,日用器物也多有所镌。这是一种高雅的文化理念,至今为雅士学者所推崇。《礼记?祭统第二十五》上说:“夫鼎有铭。铭者,自名也。自名以称扬其先祖之美”。铭先祖之德乃后世子孙孝道之举。通俗一点说,就是为先祖歌功颂德。《吕氏春秋?慎势》曰:“功名着乎盘盂,铭篆着乎壶鉴”。【郑玄语】在我国古代的商周时代,就有着名的青铜器甲骨铭文;秦汉以来又有大篆小篆铭文。民间也有大量的器物铭文,诸如印章、简牍、石刻、陶铭等。其内容也日渐丰富起来。除了抒怀言志,亦有劝诫。比如,古人在器物上镌刻道:无道人之短;无说己之长。施人慎勿念;受施慎勿忘。就很有规劝世人之意。|||历代的文人墨客大都喜欢在文房四宝上铭文,民族英雄岳飞就在自己的端砚上作铭曰:持坚守百;不磷不淄。后来文天祥得到此砚,爱不释手,感慨之余以草书作铭:“砚虽非铁难磨穿;心虽非石如其坚,守之弗失道自全。”着名抗日将领吉鸿昌在他的部下的饭碗上刻上“当官不许发财”以激励将士清净廉洁勤政为民。历史的车轮滚到当代,文革期间有一些陶瓷器具上也有铭文,今天已经成为现代文物,它们代表着一个特殊年代的印记,很有一些别样的意境。|||我的少年时代家中清苦,祖上传下来的一个笔筒就是我的宝贝。笔筒是竹筒,由于年代久远,它泛着赭黑色。母亲偏说是栗子皮色。那上面有两句话,道是: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字是刻在上面的,已然不知道它们原来是什么颜色。我就经常用水彩颜料涂抹它们,红的、黄的,绿的很好看。笔筒的高度适合插毛笔,我就常常弄一支毛笔插在里头装样子。时间长了也就学着写写毛笔字,若没有它,也许我与毛笔字无缘呢!中国人首先应该学会写一写毛笔字,哪怕是蹩脚的毛笔字,因为这是我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毋庸讳言,今天的青少年不大喜欢笔墨,这不是进步,是退步。计算机时代用电脑玩网络却永远代替不了书法艺术。民族的东西更接近世界的文明!时代进步,旧的东西有的必须死亡,而有的必须继承,汲取精华剔除糟粕是对的,但绝不能因噎废食。不应该熊瞎子掰玉米掰一穗丢一穗。|||器物铭文是一种文化,我国的茶文化也一贯讲究茶具。茶具上的铭文很多。古人说,自古佳茗似佳人,好茶也须有好的茶具,好茶具又离不了铭文。万般具备方可尽兴领略茶道文化。器具上的铭文能够成为一种欣赏习惯,能够从中受到古老传统的熏陶,可谓受益匪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