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这个地球上,自然不仅为人类提供了赖以生存的环境和物质基础,而且以它的四季轮回、花开花落、青山绿水等风姿形态,为人的思想情感、文化精神和社会人生等提供了载体和寓所。大自然蕴含着无限的力量和美,人们生活在其中,时时刻刻的在获取美的享受,得到美的体验,汲取美的力量。正因为如此,在盛世繁华的王朝,在诗人荟萃的唐代,对自然风光的记写描述可谓是俯首即拾。|||正如人分为男女,太极分为阴阳同理,自然生态之美也分为两种,即雄性美和雌性美。这就符合了朱光潜先生曾说的:“本来自然美有两种,一种是刚性美,一种是柔性美”,“刚”便是“雄”了,即宏阔、险峻,山也;“柔”便是“雌”了,即清淡、幽冥,川也。在《唐诗三百首》中,就将这两种美表现的淋漓尽致。如下做简单阐释:|||高山峻岭,给人以险峻崇高之美。杜甫笔下的泰山是神奇秀丽的,更是巍峨高大的。诗人“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杜甫《望岳》)的真挚描写,不仅展现了泰山能分割日夜的巍峨形象,而且表达了自己惊叹仰慕之情,非常传神,被后人广为传诵。还有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李白的笔下更是描绘出了纵横驰骋、豪迈激越的壮美之境,他的《蜀道难》起笔一句:“噫吁嚱,危呼高哉!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就将人带入高险峻阔之境,下文中不断表现蜀道的奇丽峭拔与高危难行。另外还有韩愈、王维以及王之涣等诗人的作品展现出雄旷美。|||湖川自然,给人以清新幽静之美。这一类是静谧的、清淡的和幽冥的自然美景。如王维笔下的“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王维《山居秋暝》),明月透过松林撒落斑驳的静影,清泉轻轻地在大石上叮咚流淌。竹林传出归家洗衣女的谈笑声,莲蓬移动了,渔舟正下水撒网。描绘的是皓月当空,青松如盖,山泉清冽,流于石上,清幽明净的自然美景。还有张旭笔下的桃花溪,“隐隐飞桥隔野烟,石矾西畔问渔船。桃花尽日随流水,洞在清溪何处边”(张旭《桃花溪》),隐隐看见一座长桥,被野烟隔断;在石屿的西畔,借问打渔的小船。桃花随着流水,终日地漂流不尽;桃花源洞口,在清溪的哪段哪边?诗由远外落笔,迷离恍惚,隔烟朦胧,其境若仙。然后镜头移近,写桃花流水,渔舟轻泛,问讯渔人,寻找桃源,意境若画。另外还有柳宗元、杜审言以及韦应物等诗人的诗作展现湖川自然的柔和美。|||“山川之美,古来共谈”(陶弘景),诗人们浪迹山水,遍访名胜,诗情雅兴油然而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