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词三百首》
了文人诗作的影响,而典雅雕琢的风尚并没有取代其通俗的民间风格。而词的长短句形式更便于抒发感情,所以“诗盲志,词抒情”的这种说法还是具有一定根据的。
词,大体上可分类为婉约派和豪放派。婉约派的词,其风格是典雅涪婉、曲尽情态;象柳永的“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晏殊的“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晏几道的“舞低杨柳楼心月,歌尽桃花扇底风”等名句,不愧是情景交融的抒情杰作,艺术上有可取之处。
豪放词作是从苏轼开始的。他把词从娱宾遗兴的天地里解助出来,发展成独立的抒情艺术。山川胜迹、农舍风光、优游放怀、报国壮志,在他手里都成为词的题材,使词从花间月下走向了广阔的社会生活。从我们今天读者的情趣来看,象“大江东去”之类的豪放派的作品更易于接受。
《宋词三百首》 - 评论
词是中国文学史上一种重要的文学形式。词以宋称,足见其在中国文学史上的重要地位。宋词最初继承晚唐五代
《宋词三百首》
绮靡婉约的文风,笔调总在男女离愁别苦问徘徊。初期词人如晏殊父子、欧阳修等都是沿袭此路发展的。柳永的出现,才使宋词的题材、内容得到了充实,表现手法也日渐丰富。到苏轼,直接扩大了词的歌咏范围,不仅延长了词的生命,也使其获得了新的发展,词风也大为扭转,变为慷慨激昂,在婉约之外另树一帜。《宋词三百首》 - 意义
词的初期极尽艳丽浮华,流行于市井酒肆之间,是一种通俗的艺术形式,五代时期的《花间集》就很明显地展露了词美丽绚烂的文采,但是这期间的词题材还仅限于描写闺情花柳、笙歌饮宴等方面,可以说还显得很“小气”。虽然艺术成就上已经达到了相当的水准,但是在思想内涵上层次还不够。
宋代初期的词一开始也是沿袭这种词风,追求华丽词藻和对细腻情感的描写。像曾因写过“忍把浮名,换了浅斟
宋词
低唱”而得罪了仁宗皇帝的柳永,郁郁不得志,一生就流连于歌坊青楼之间,给歌妓们写写词。《宋词三百首》 - 相关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