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故山 > 随笔 > 诗歌大全 > 《唐诗三百首(世纪珍藏版)》

《唐诗三百首(世纪珍藏版)》

来源:网络转载 2015-02-01 17:44 编辑: www.xigushan.com 查看:

唐诗三百首(世纪珍藏版) 特色及评论

中华文明在唐代呈现了空前的灿烂与辉煌。书法艺术是无声的旋律,无色的丹青;茶文化是有器的意境,有象的禅机。本书将唐诗、名画、法书、文物完美结合一体,堪称“四绝”。请超一流名家设计,用超一流材料印装。书之内容,经典荟萃,价值绝伦,照耀古今;书之品相,开卷有益,赏心悦目,金相玉质。甚称本世纪图书的艺术珍藏品。
我们谨以十分虔诚的心情,将此书敬飨读者。
 赠送由孙道临等著名朗诵家朗诵的《唐宋名篇配乐朗诵欣赏》(唐诗欣赏)、(宋词欣赏)CD光 盘各一张。

  世纪珍藏版:千禧年留下图书世界的辉煌

  图书新概念:一部书展现文化星空的灿烂

唐诗三百首(世纪珍藏版) 内容简介

在浩瀚的中华典籍中,若论泽被天下,深入人心者,无过于《唐诗三百首》。自清代蘅塘退士编成此书,伟人英雄读之以言志;达官巨贾诵之以怡情;家家户户持之以教儿童。凡中国文化影响的地方,都有《唐诗三百首》的诵读声,而且还将伴着时代的风雨永远传诵。

    “诗中有画”是诗的最高境界;“画中有诗”是画的最高境界;“诗情画意”是书的最高境界。二十世纪即将过去,越是红尘滚滚,人们越向往昔世的草木英华;越是人事匆匆,人们越渴望永久的艺术珍品。我们历时数载,以《唐诗三百首》最佳版本(包括原始注释),配以精选的中国历代著名画家诗意画的神品之作。诗与画,珠联壁合。
 

唐诗三百首(世纪珍藏版) 本书前言

唐 诗 纵 览

程千帆

    自公元六一八年唐帝国建立后,最初三十余年,诗坛上仍旧弥漫着梁阵余风。
    武则天于公元六五五年立为皇后。在她当政时期,唐诗开始呈现了自己的面貌。王勃、杨炯、卢照邻、骆宾王、沈全期、宋之问和杜审言、阵子昂等,陆续登坛。这些人,在当时封建秩序以及道德规范、审美观念逐渐恢复正常的基础之上,改造了宫体诗,并继承了南朝诗人对于诗形的研究,完成了五七言律体体(包括律化了的绝句--小律诗),完善了七言古体。经过他们的努力,题材和主题由宫廷的淫靡改变为都市的繁华和正常的男女之爱,由台阁应制扩大到写江山之美和边塞之情;风格也由纤柔卑弱转变为明快清新。
    如果承认唐诗是中国诗的高峰,那么,就不能不进而承认:盛唐诗乃是这座高峰的顶点。
    从玄宗即位到代宗登基(712-762),这半个世纪通常称为盛唐。但在公元七五五年“安史之乱”前后,诗坛的面貌并不一样。在这次战乱以前,诗人们在其创作中都发散着强烈的浪漫气息。或者表现为希企隐逸,爱好自然,诗中的代表人物形象是隐士;或者表现为追求功名,向往边塞,诗中的代表人物形象是侠少。前人所谓“盛唐气象”,在很大的程度上,指的就是这种富于浪漫气息的精神面貌。
    孟浩然、王维、常建、储光羲等的许多作品,都极为成功地描绘了幽静的景色,借以反映其宁谧的心境。这些人是以写田园山水诗得名的陶渊明、谢灵运、谢胱的后继者,气象的浑穆或有不及,而措语的精深华妙则有过之。其后的韦应物、柳宗元在这方面是他们的追随者。
    集中反映了盛唐时代积极进取精神的,是出自王维、李颀、高适、岑参等人之手的边塞诗。这类诗篇,塑造了许多边塞健儿的英雄形象。诗人们歌颂从军报国、建功立业。在写胜利的喜悦或失败的痛苦时,也反映了战争对广大人民和平生活的干扰和破坏。这些诗交织着英雄气慨与儿女情长,悲凉慷慨、缠绵宛转。其源出于鲍照、刘琨。更上一点,还可以追溯到建安作家群,虽然那时写边塞的作品还很缺少爱情成分。
    浪漫主义诗歌成就最高的是李白。
    李白毫不掩盖他对功名事业的向往,同时又摒弃取得富贵利禄的附加条件。他热爱现实生活中一切美好的事物,而对其中不合理的现象毫无顾忌地投以轻蔑。这种不愿意接受现实,反过来却想征服现实的态度,也许就是李白的独特性。和杜甫那种始终以严肃的、悲悯的心情注视、关心和反映国家、人民的命运那种现实主义精神,是相反而又相承的。
    李诗大源出于《楚辞》,杜诗大源出于《诗经》和汉乐府,二人又在不同方面受到《文选》很深的影响。“安史之乱”前以李白为代表的浪漫主义和乱后以杜甫为代表的现实主义双峰对峙,在诗歌创作方面,显示了盛唐之所以为盛。
    “安史之乱”是唐帝国由盛转衰的界标,也是唐代文学发展的一人转折点。活动一开元、天宝时代的重要诗人,除孟浩然外,大都死于乱后。杜甫,他以积极的入世精神勇敢而忠实地反映现实生活,即使在大局极端危急的情况之下,也从来没有失去信心。而其所具有“尽得古今之体势而歉人人之所独专”的高妙艺术手段,又足以充分地将这种高贵的思想感情表达出来。在我国诗坛上,杜诗的认识作用、借览作用、教育作用和美感作用都是难以企及的。这就是后人尊之为诗圣,将其作品尊为诗史的理由。
    代宗大历时期(766-779)的作者,由于生活在一个遭受了极大破坏的社会里,物质精神生活两方面都未免贫乏。钱起、郎士元、李端、韦应物、司空曙、卢纶、戴叔伦、李益等的诗都带有这种烙印。
    由德宗到穆宗约计四十余年,这时,一度中衰的诗坛又逐渐重振旗鼓。其中宪宗元和时期(806-820)最为兴盛,所谓“诗到元和体变新”。一派以白居易为首,元稹、张籍、王建、李绅等为羽翼。其源都出于杜甫。
    白派诗人对杜甫的继承侧重在他敢于正视现实、抨击黑暗这一方面,并且进一步努力使自己的语言变得更为通俗流畅,生动感人。与此相反,韩派诗人则继承了杜甫在艺术上刻意求新,富于创造性的精神,而特别致力于在杜甫笔下还没有来得及开拓的境界。在韩派中,李贺在意境和语言上的创新显得比他家更为突出。除了这两大派之外,柳宗元、刘禹锡也是这一时期有成就的诗人。柳诗峻洁而清腴,模山范水之篇,上承谢灵运。诗诗简炼而沉着,讽刺时政之作,下启苏东坡。
    文宗到宣宗(827-859)的三十余年里,是杜牧和李商隐活跃诉时代。杜牧出于杜、韩,而在风格上将清新峻拨熔为一炉方面有新的发展,这正适合于表达他诗中较为丰富的政治抱负和激情。李商隐尤长于七律,他以精心的结构、瑰丽的语言、沉郁的风格抒发自己的身世之感,宗国之衰,足以接席杜甫而无愧。
    甏宗即位以迄唐亡(860-906),诗人不少,成就不大。其间不少作者,追求直白,以通俗的语言反映社会问题,如杜荀鹤、罗隐、于、聂夷中等;还有一些人则以凄婉轻艳的风格伤悼离乱,如司空图、吴融、韩、韦庄、皮日休等。
    唐代诗歌,是中华民族文明史上最灿烂的页,虽然她已距今一千多年,而她的旋律、她的词章仍时时萦绕于每一个炎黄子孙的耳畔,并将生生不息,代代相诵。

唐诗三百首(世纪珍藏版) 文章节选

摘 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