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故山 > 随笔 > 诗歌大全 > 庄孔韶:"好玩"的人类学家与"不浪费"的人类学

庄孔韶:"好玩"的人类学家与"不浪费"的人类学

来源:网络转载 2015-07-02 07:19 编辑: www.xigushan.com 查看:

核心提示:

  庄孔韶深信,从一个田野调查点上完成文字、影视等多项文化作品的人类学实践,要比单纯发表论文和专著能够更能充分理解和诠释当地的文化。他自己就是这种新构想的领军践行者。

  庄孔韶在做学问期间,完成了多部摄影民族志,在美国举办的中美文化个人影展均广受好评。他出版了人类学现代诗集《情人节》、《北美花间》,以履行所倡导的“进一步的文化体验”的学术实践活动。所发表的人类学诗作得到了当代极富影响力的诗人的极力赞誉。他所拍摄的反映汉人社会民俗的《端午节》曾获1992年玛格丽特米德电影节入围奖;而反映民间戒毒模式的纪录片《虎日》,则获2005年第16届国际公共卫生大会暨电影节特别提名奖,并荣获中英艾滋病防治项目亚洲地区最佳实践褒奖。

  电影使人们对该地方人民的理解更加深刻。庄孔韶认为,如果对地方人民的生活方式的理解存在一个绝对综观的话,所有人类学的研究都是在通往达到综观的路上。很多笔记里活生生的东西都扔在一边,再接项目没时间整理就被忘记了,那是一种严重的损失。所以庄孔韶主张将各种文学形式组合起来,在自己身上形成跨学科的状态,能更好的理解对方,也使得做学问变得有趣。

  在当天的讲座现场,庄孔韶给同学们放映了自己在20年前拍摄的电影《端午节》,这部影片拍摄的对象正是林耀华先生的老家,是当时将被华东水口电站建设水淹线淹没的两个古老小镇。

  镇上的人们非常平静,他们还在关心如何过好水淹前的最后一次端午节,那种对故土充满惜别的心情,让庄孔韶感到震惊并决定将它拍摄下来。这部电影被认为是文革后中国学者在国外出版的第一部中国民俗文化纪录片,可以说这样的影视人类学作品已经变成了参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重要手段之一。

  除此外,庄孔韶近些年一直在推广应用人类学理论直接解决现实的社会问题,特别是目前全世界都关注的吸毒、艾滋病、临终关怀等公共领域。

  庄孔韶说,“我们喜欢做有点味道的人类学,学院派的、应用的、兴趣上的我们都可以做,老师要让学生原有的知识和新的选题结合起来,这样就既能做学问,又能做有意思的事情,所以做学问为什么要不好玩呢?”

  从“胸臆”出发:人类学走向“互趣”

  “二月十四日/男人和女人/都象总统一样/公开的和秘密的/心里藏着一份爱的年度报告/二月十四日/早报和晚报/都能刊登情人的故事/公开的和秘密的/象套色版上的玫瑰花在微笑”。

  这是庄孔韶先生一篇名为《情人节的美国人》的诗作。庄孔韶说,他在美国时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就是每年情人节,报纸都会开辟出专栏供当地人发表抒发感情的诗作,那些作品多数较为直白、“疯狂”。

  而庄孔韶这首诗也可以被当作是置身当地,对西方现代诗的风格加以临摹,既保持着人类学的学科特点又与诗作文化的抒情形成串联。

  庄孔韶在讲座中简单介绍了“文化的直觉”,意思是指当人类学家长久调研后,在不同族群场景之中,与被调查群体之间变得非常熟识,当人类学家终于达到对这种文化识别和体证能力的时候,这种无法言传的文化直觉就实现了。

  由此引申到明代万历末年袁氏三兄弟所提出的“性灵”、“真”和“趣”的概念。他们斥责守旧思想,宣扬一切要从“胸臆”出发,用心来写作,这也是中国文人的重要思想。庄孔韶认为这种思想完全可以融入人类学文化诠释的作品中去。

  “袁氏所说的‘性灵’即自我与外界之间的一种瞬间触发”,庄孔韶认为,“性灵”与诗人的“灵感”接近,做全观的观察,正需要这种心有灵犀的触动。而“真”并不是一般真实的意思,它是指反对被控,反对守旧,带有“童心”去做事情的心态。

[责任编辑:战钊]

4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