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陶渊明 提起陶渊明总是让人很快的联想起那句有名的诗“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那是一种心情,也是一种的境界。 清人有诗歌赞美陶渊明说:“陶潜酷似卧龙像,万古浔阳松菊高。”(龚自珍《杂诗》)陶渊明所写的松树和菊花,就和他本人一样品格崇高。松树象征着坚贞,菊花象征着贞秀。他四十一岁归田园所作的《归去来兮辞》,其中引以自慰的是“松菊犹存”,白天,他“引壶觞以自酌,眄庭柯以怡颜”,在“景翳翳以将入”的傍晚,也还在“抚孤松而盘桓”。在我国文化历史上,松菊本身也有象喻的传统,《礼记--礼器第十》:“其在人也,如竹箭之有筠也,如松柏之有心也。二者局天下之大端矣,故贯四时而不改柯易叶。”先秦文献中有《论语》对菊花的“后凋”之叹,屈原《离骚》中说:“朝饮木兰之坠露兮,夕餐秋菊之落英”都代表了一种品格的修养。
陶渊明在《饮酒》之七写到:“秋菊有佳色, 露堕其英。泛此忘忧物,远我遗世情。”清人吴淇《六朝诗选定论》卷十一说:“‘秋菊’即承上章‘采菊东篱’,取其芳洁,与己行相比。‘泛此’云云,是伤不得有为之意。”但是陶渊明也在这首诗歌中表达出另外一种意义,那就是生命在于自得,在于无拘无束,远离世俗的纷争尘扰。《饮酒》之八写到“青松在东园,众草没其姿。凝霜殄异类,卓然见高枝。”清人温汝能纂集《陶诗汇评》卷三说:“此篇语有奇气,先生以青松自比,语语自负,语语自怜。”《擬古九首》中说:“苍苍谷中树,冬夏常如兹。年年见霜雪,谁谓不知时。”松柏虽然冬夏常青,然而非不知时令之变化也,霜雪之寒岂能无感乎。这里作者以松柏比喻自己的卓然独立,自己和松树一样本性如此,不会随四时的变化而改变自己,这里显示出作者独特的个性。
又如他曾经写到:“芳菊开林耀,青松冠岩列。怀此贞秀姿,卓为霜下杰。”(《和郭主薄二首》之二)尽管世界上有的东西很坚强却不秀美,有的东西很秀美却不坚强,可是陶渊明笔下的松菊在严霜打击下,菊花开得既芳香又有光彩;松树长得既挺拔又青翠碧绿。在陆机《文赋》中的“石蕴玉而山晖,水怀珠而川媚”那是一种“有諸中而形于外”的美,而这里的“芳”的香气,“耀”的光彩也都蕴涵着这样一种美的姿质,由此可以使人联想到那坚贞秀美的品格,这里的松树和菊花也就带有一种象征的寓意。
正因为如此,陶渊明的“采菊东篱”下就不仅仅是一种行动,而是还要“悠然见南山”。东篱虽然高雅,却并没有被拘束,而是忽然间跳出去了。就如孔子所说:“言必信,行必果,硁硁然小人哉!”(《论语--子路》)尽管别人教你一就学会一,教你二就学会二是很好,却不是最好,还有一个更高的标准在那里。“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两句之间就存在着这样一个层次。所谓“悠然”有一种从容自得,不受限制的感觉。“采菊东篱下”是持守,“悠然见南山”则是超越,是一种精神上的飞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