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故山 > 随笔 > 诗歌大全 > 莫砺锋:近6万首唐诗流传在世 《唐诗三百首》是首选入门书

莫砺锋:近6万首唐诗流传在世 《唐诗三百首》是首选入门书

来源:网络转载 2016-12-26 18:44 编辑: www.xigushan.com 查看:

观众聆听 刘江瑞 摄

观众聆听 刘江瑞 摄

绘图 沈江江

绘图 沈江江

  编者按

  昨天下午,名家莫砺锋登上鉴真图书馆“扬州讲坛”,主讲“唐诗入门谈”。

  唐诗为何成为古典诗歌史上难以逾越的高峰?时隔千年,唐诗为何仍然亲切感人?初读唐诗应该从何处入门?昨天,央视《百家讲坛》著名主讲人莫砺锋,新中国第一位文学博士,南京大学文学院教授,带领观众一起畅游唐诗这座高峰。本报今特辑录现场录音,以飨读者。

  感谢大家在这个秋雨绵绵的日子里到这里听讲座。今天讲的题目是“唐诗入门谈”,像刚才主持人介绍的那样,我愿意做大家在进入唐诗这座大山时候的一个导游。

  现存的唐诗作品,《全唐诗》5万首,《全唐诗补编》6700首,加起来不到6万首的唐诗作品还流传在世间。这些作品我一个字一个字都读过一遍了,李白、杜甫等的诗篇,我读过肯定十遍以上了。因此,我想我唯一的资格就是,我去过这座山,入山哪条道路好走一些,哪些景点方便参观,我稍微有一点经验。

  唐诗好在什么地方?

  唐诗好在什么地方?价值究竟在哪里?曾经有记者采访著名诗人艾青,问:请你说一说什么叫诗?艾青说:诗就是文学中的文学。今天我就想模仿艾青的说法,给唐诗下一个定义:唐诗就是诗歌中的诗歌,最具有诗歌美学特征的,最能充分发挥汉字美学功能的文学文本。

  为什么在大唐年间,诗歌取得了这么辉煌的成就?这倒并不是因为唐代人特别聪明,这恰恰是历史的选择。我们现在写古体诗,主要是五言诗、七言诗,这是唐代人确定下来的我们诗歌的基本规律。早年是四言句,但是结构呆板,到了汉代,加了一个字,扩展为五言。再往后又加了两个字。六言诗,很少,王维写过、韦应物写过,但也因为呆板,慢慢被淘汰。五言诗、七言诗为主,不是唐朝人天才的发明,而是长期摸索、千百万诗人慢慢积累下来的经验。唐朝人对诗歌更大的贡献,还体现在格律,音律,平声和仄声。

  唐代时,诗歌达到顶峰,这是诗歌美学水到渠成,自然而然形成的结果。当然,大唐帝国的繁荣为诗歌的繁荣提供了必要的土壤。山水田园诗派,王维、孟浩然,写得非常好,歌唱大好河山、优雅的生活。大唐疆域辽阔,为诗人的创作提供广阔的视野。

  读唐诗,选什么书读?

  《全唐诗》也有“陷阱”

  当我们要深入由文字文本组成的这座大山时,走什么路?针对我们的阅读而言,实际上就是选什么书。读什么?读唐诗的书太多了,到底读什么?《全唐诗》,清代康熙年间在扬州编纂成功,这是迄今我们掌握的最全面的唐诗总集。5万首,一般人没有时间和精力阅读,即使有,也可能误读。《全唐诗》这么一本大书,编了一年就完成了,不够精细,留下文献学的问题。我当年读到38卷,王绩出现了,我觉得是一阵清风吹进诗坛。有一首王绩的《在京思故园见乡人问》 。还有另外一首诗,叫《答王无功问故园》,是一一回答王绩诗中的问题。按照一般逻辑,两首诗排在一卷,当然作者也应该是王绩同时代的老乡写的。可惜,这是不可靠的。《答王无功问故园》署名朱仲晦。是谁?在唐代诗人的资料中,一个字的材料都找不到。朱仲晦,不是别人,他是南宋理学家朱熹,字仲晦。朱熹回答王绩的问题,这是古人在玩穿越。朱熹,很风趣,思想很活泼。这是异代的一种交流。《全唐诗》误收进去了。这个陷阱比较小,《全唐诗》里还有更大、更危险的陷阱。

  古代文学研究生写论文遇到困惑,因为一流作家都被研究得差不多了。李白、杜甫的选题,几乎都被枪毙。小李杜的选题,也基本被枪毙。467卷,《全唐诗》出现了一个诗人,叫牟融,名下作品有69首。牟融在历史资料中,也找不到蛛丝马迹。牟融的诗,标题出现中唐诗人的名字。仔细分析,解读,写一篇三五万字的硕士论文是够了。如果真的花了大力气研究,我就要向这位同学致以深切的慰问。因为唐朝,没有牟融这位诗人。这是明朝人造的假古董。

  因此,一开始读唐诗,不要贸然就去读《全唐诗》,因为里面有错误。

  《唐诗三百首》是首选入门书

  有人会说,我们不读《全唐诗》,读选本。选本也会有问题。

  唐诗选本,唐朝人就开始选了,唐朝以后更多。迄今,有的唐诗选本超过800种,必须挑选。我的答案是《唐诗三百首》,这是第一本入门书。编订于清乾隆二十八年,已经无法统计他的印刷数量,风行海内外。

  10多年前,我在给本科同学上课。我说:作为基本功,大家要把《唐诗三百首》从头到尾背一遍。《唐诗三百首》注意到了各个流派,注意到了初盛中晚四个时段,也突出大家,符合我的价值判断。我接着说,这本书最大的缺点是漏掉了一位重要的诗人李贺。一个女同学说:老师,你讲的不对,《唐诗三百首》里面选了。她拿出这本书让我看。我一看,上面确实有多首李贺的作品,我当时就晕了。后来细看,断定这是一本伪造的《唐诗三百首》。这是华北某省出版社出版的,编辑编进去的。

  1986年,我到哈佛大学当访问学者,可以旁听任何课程,其中有用英语讲授唐诗的课程,我很好奇。钱钟书说过:诗歌就是一经翻译就不复存在的文本。那位杨教授那天讲的是晚唐的七言绝句,作者是韦庄,《金陵图》,江雨霏霏江草齐,六朝如梦鸟空啼。无情最是台城柳,依旧烟笼十里堤。杨教授老是讲CROW,乌鸦。后来,杨教授与我交流,我说:诗里没有写到乌鸦啊。对方拿出一本书,《唐诗三百首》,是台湾一家出版社出的,上面确实是“乌”,印错了。如果是“乌”,是不合音律的。

  读唐诗,一定要选好选本,一个字都不能错,因为唐诗非常简练,错一个字,错误率就非常高了。

  读唐诗,怎么读?

  怀着理解和同情走近古人

  怎么读,实际上是阅读态度的问题。不要老抱着挑剔的眼光,不要用现代人能达到的高度来批评古人。我们要怀着理解和同情走近古人。

  唐诗距离我们一千多年,他所表达的情感、态度、价值判断,具有永恒的价值,穿透时空。读它,会从中受到启发。韩愈有一首《同水部张员外籍曲江春游寄白二十二舍人》,韩愈与友人游赏春光。我们确实应该去看看自然,去看看春光,这是我们人生意义的所在。唐朝人非常懂这一点。白居易没去错过了一个机遇。自然界的花季、人生的花季也很短暂。大诗人李白,举着酒杯对着月亮,在自然中得到慰藉。春花秋月、春鸟秋蝉,我们不能辜负自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