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故山 > 随笔 > 诗歌大全 > 诗歌赏析专题训练及答案

诗歌赏析专题训练及答案

来源:网络转载 2017-04-23 11:26 编辑: www.xigushan.com 查看:

正文 字体大小: 中

诗歌赏析专题训练及答案 (2010-03-29 19:03:14)

标签: 杂谈 分类: 初中语文

一、诗歌赏析答题基本方略:

  1.把握标题,参照内容,明确类别、中心。

  2.捕捉意象,形成画面,初步理解形象特点。

  3.审读题干,明确要求,准确定位(考查对象:内容、方法、语言;局部、整体)。

二、基本考查内容及对应答题点

(一)表现手法:抒情言志描写的手段、技巧、艺术手法、怎样表达感情和怎样描写。

  1.抒情言志的方法

    ①直接抒情(直抒胸臆)

    ②间接抒情 

    借景抒情、借事(折柳、登高、凭栏、用典)抒情、托物言志、象征、衬托、烘托、抑扬、对比昭应、虚实结合、从对方落笔、比兴;卒章显志

  2.描写(写景)方法  比兴、渲染、衬托、动静、对比、拟人、夸张、正侧、虚实

(二)内容方面

  设题方向:营造了怎样的意境氛围、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画面、景物、思想、情怀)

  答题过程:描摹图景(切忌翻译原句)——把握景物特点(有景、萧瑟、凄凉、孤独、生机盎然等)——依景辨情,把握思想感情(注意情景一致或相对)

(三)语言方面 

  设问内容:语言特色、语言风格、语言艺术

  答题方向:清新淡雅、平淡自然、明快浅显、辞藻华丽、委婉含蓄、简洁洗练、沉郁顿挫、浑厚雄壮、多用口语、明白如话

(四)综合设问

1.就某个词、某个句子进行鉴赏;某个词的作用或为什么用这个词;某个句子好在哪里

  答题方向:

  内容——这个词或者句子所描绘的画面(或者所抒发的情感、阐述的道理);

  表达效果——往往是景物描写对情感表达所起的作用;

  如果运用了特定的表现技巧,如比兴、拟人化、衬托等,要写出所用的方法。即:用了什么方法,写了什么内容,起到了什么作用。

2.诗眼(诗中最能表现情感意味、精神内涵的词或字);

  诗骨(诗中处于核心地位、起统帅作用的句子)

  逐句分析每句诗的内容,分析其怎样围绕“诗眼”、“诗骨”展开

三、知识积累:古代诗歌中的“意象”

   古典诗词的形象,是借助客观物象(如山川草木等等)表现出来的主观的情感形象,我们姑且称之为“意象”。只有抓住作品的意象,以及意象所包含的旨趣,意象所体现的情调,意象的社会意义和感染作用,才能真正地鉴赏古代的诗词作品。

例:

  菊花一高雅  莲花一高洁  杨柳一惜别  月光一思念  落叶一失意  春风一得意

  浮云一飘零  落日一惆怅  冬雪一冷峻  秋雨一忧愁  鸿雁一思远  流水一叹婉

  大漠一苍凉  旷野一凄清  落花一感伤  美酒一壮行  红豆一相思  竹林一闲趣

  孤灯一孤苦  秋虫一凄凉  故国一乡愁  归燕一温情  枯藤一萧瑟  古琴一知音

四、试题借鉴:

《十五夜望月》   王建  

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   

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 

1、对这首诗中语句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第一句中的“地白”,是在描写庭院中的地面在皎洁月光照耀下,好像铺上了一层霜雪。

B、第二句“冷”字既是描写了秋夜露珠的清冷,同时也表现了作者独在异乡孤寂怅然的心境。

C、第三句中的“人尽望”写明月当空,庭院中明如白昼,各种景物、人都可以清楚清楚地看到。

D、第四句的意思是,在这八月十五之夜,不知那深深的秋思落在谁那里,表达了诗人的怀乡之情。并非真不知,而是极写秋思的浩茫浑涵,似虚而实,深得诗歌含蓄之美。 

2、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是( )

A、诗的开篇描绘出十五夜的明朗素洁的景象,为下文写秋思作铺垫。B、“冷露无声湿桂花”中的“桂花”,固然是写庭院中的桂花,但又可联想到神话故事里的月中桂树、吴刚、嫦娥等,诗的意境十分悠远。C、诗的最后一句写“秋思落谁家”,一个“落”字,用得十分妥帖新奇,给人以动的形象感觉,仿佛愁思在随银月的清辉,一起洒落人间。

D、诗人运用形象的语言,优美的想像,渲染了元宵佳节望月的特定的环境气氛,悠然不尽的结尾,将别离思聚的情思,表现得非常委婉动人。

《水口行舟》(宋) 朱熹

   昨夜扁舟雨一蓑,满江风浪夜如何。

   今朝试卷孤篷看,依旧青山绿树多。

1、这首诗写舟行江上的见闻感受,诗人情感变化,富有层次。结合具体词语简析之。

 

 

2、诗人描绘的画面中,蕴涵着人生哲理,请细加品味,说说你的看法。

 

 

《晚 春》  韩愈

草树知春不久归,百般红紫斗芳菲。

杨花榆荚无才思,惟解漫天作雪飞。

1、本诗运用拟人手法有何妙处?

 

 

2、本诗的主旨有人认为是劝人珍惜光阴的,你同意这种看法吗?为什么?

 

 

 《题红叶》唐•韩氏

流水何太急,深宫尽日闲。

殷勤谢红叶,好去到人间。

《行 宫》 唐•元稹

寥落古行宫,宫花寂寞红。

白头宫女在,闲坐说玄宗。

1、两诗各用了什么艺术手法进行抒情?请简要分析。

 

 

2、两诗中的主人公有相同的遭遇,而在诗中所表达的思想感情是不是完全相同呢?

 

 

 《送 魏 二》(唐)王昌龄

   醉别江楼橘柚香,江风引雨入舟凉。

   忆君遥在潇湘月,愁听清猿梦里长。

1、第二句中的“凉”字用得好,好在哪里?

 

 

2、这首诗在艺术构思上虚实结合,请对这种艺术手法及其作用作简要分析。

 

 

 《于长安归还扬州,九月九日薇山亭赋韵》江 总

   心逐南云逝,形随北雁来。

   故乡篱下菊,今日几花开?

  《 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岑 参

   强欲登高去,无人送酒来。

   遥怜故园菊,应傍战场开。

注释:江总,南朝陈诗人。陈亡,入长安,仕于隋,后辞官南归,这首诗写于南归途中。

1、这两首诗在内容上有哪些相同之处?

 

 

2、两首诗各表达了怎样不同的思想感情?

 

《 辋川闲居赠裴秀才迪》[唐]王维

   寒山转苍翠,秋水日潺爰。

   倚杖柴门外,临风听暮蝉。

   渡头余落日,墟里上孤烟。

   复值接舆醉,狂歌五柳前。

   注:接舆,春秋时的隐士。五柳,指陶渊明。

 1、“寒山转苍翠”中“转”字在写景中的作用是什么?

 

2、本诗写景有何特点?

 

 3、全诗在写景和写人之中,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丰乐亭游春(其三)》欧阳修

   红树青山日欲斜,长郊草色绿无涯。

   游人不管春将老,来往亭前踏落花。

 1、这首诗写了暮春怎样的特征?

 

 

2、游人对此怀着什么样的感情?

 

 

《与史郎中钦听黄鹤楼上吹笛①》李白

一为迁客去长沙,西望长安不见家。

黄鹤楼中吹玉笛,江城五月落梅花②。

注解:①这是李白乾元元年(758)流放夜郎经过武昌时游黄鹤楼所作。 ②梅花:《梅花落》·曲牌名。

 1、诗歌首句提及的“迁客”当指西汉贾谊,作者借他来表达自己的什么心情?

 

 

2、《唐诗直解》评此诗“无限羁情笛里吹来”。江城五月,恰逢初夏,当然无梅,可是耳闻笛声吹寒,不觉眼前便有梅花漫天飘飞。作者运用的是什么手法?有何作用?

 

 

 

《秋登宣城谢朓北楼①》李白

  江城②如画里,山晚望晴空。两水③夹明镜,双桥落彩虹。

  人烟寒橘柚,秋色老梧桐。谁念北楼上,临风怀谢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