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故山 > 随笔 > 诗歌大全 > [转载]【郑重推荐】人之初

[转载]【郑重推荐】人之初

来源:网络转载 2017-06-21 00:20 编辑: www.xigushan.com 查看:

[转载]【郑重推荐】人之初 (2015-02-13 15:23:48)

标签: 转载

原文地址:【郑重推荐】人之初作者:苏枍北

  关于《三字经》,有个问题近期以来,我一直有疑问。这个问题就是对“人之初,性本善”这前两句的解释。前天买了钱文忠讲解的《三字经》,对这一句话的解释是:人刚出生的时候天性是善良的;我有一本尊称孔圣人为老二的时代出版的一本书,里面囊括了大部分蒙学经典,对这两句话的解释也是这样;一些现代出版的蒙学经典对这句话的解释也都大率如此。
  不过我近期总考虑这两句没有那么简单。我认为人之初说的不是人的出生,是说的人的本来。如果只从出生开始,那么很多问题就没有办法解释了。宋代永明延寿禅师所撰写的《宗镜录》是一部伟大的著作。我十分喜欢他写的序言。序言开始是这样说的:‘伏以真源湛寂,觉海澄清,绝名相之端,无能所之迹。最初不觉,忽起动心,成业识之由,为觉明之咎。因明起照,见分俄兴,随照立尘,相分安布,如镜现像,顿起根身。’——这是说的人的起源。我认为依此解释“人之初”应该更恰当一些。我们先来看看《宗镜录》的序言。
  中国古字,一字代表很多概念。现在中国字受西洋文化影响,好几个字解释一个概念。“顿起根身”谈到了生命之源,人从哪里来?先有鸡还是先有蛋?我们宇宙人生最初那个本有的生命,本来是清净、寂灭。寂灭乃清净到极点,无有色相,无有音声,也包括一切色相,一切功能。它永远清净光明,所以称“真源湛寂”。
  每一个众生的本性就是佛,我们的本来是澄清湛寂,这就是佛所悟到的本有的生命,找到了这个叫觉。一切众生本来是清净的。这个东西也叫涅槃,也叫道,也叫佛。这个东西无名也无相。思想观念叫名,是精神方面的,色是物质的,相是现象,包括心理、生理。道体是绝名相之端,比如你打坐,觉得自己见到空了,还是落在名相中,空还是个现象,真正的道体不落在观念现象中,而且不落在名相之“端”,一点影迹都没有。也没有能所之迹,无“能见到”“所见到”之境界,即没有能见之体、所见之境,不留一点迹象。换句话说“绝名相之端,无能所之迹”才到达真正见道——“真源湛寂、觉海澄清”。
  平常我们有一大堆问题,只要懂得这两句话“绝名相之端,无能所之迹”,就没问题了。你只要有一点名相、境界在,都不是,都不是“真源湛寂,觉海澄清”,已经离道远矣。
  当玄法师到达印度时,佛教在印度已经没落了。戒贤法师已一百多岁,还在等玄奘法师的到来。当时的婆罗门等教派恢复了学术地位,印度的学术辩论非常民主,这些教派辩论得很厉害,还有全国性的公开讨论。当时有人问佛教徒:“见道时是什么境界?”答:“无所见、无能见,能所双亡,即无所见的境界,也无能见的作用。”但既无所见,也无能见,又如何知道是见道了?因此这一问就胶住了好几年。刚好玄奘法师到了,答以千古名言:“如人饮水,冷暖自知”解决了这一论辩纷争。过后一百多年在中国又有人问:“请问这一知又是什么?”可见一个最高的修道境界要把它变成一个学术论辩,问题则永无穷尽。现在我们不妨问一问,这一知是能知?还是所知?不管能知或所知,皆非见道之境,要特别注意。
  序文的第一段提到,众生的根源本来“真源湛寂”,为什么会生出山河大地来呢?个个都是佛,为什么变众生了?一切皆空的,为什么生起宇宙来?这些话《楞严经》里富楼那问过佛。普通经典说因无明而生。那无明怎么来?妄想来。妄想又怎么来的?学佛是大科学,要一步一步追问下去。永明寿禅师开头即以《楞严经》的经义,反果为因来答复“最初不觉,忽起动心”,可是“最初不觉”,它怎么来的?第二,如此则承认本体本来是静态的。但以宇宙万法,不论形上、形下,无一绝对静态的东西,这是一大问题。所以研究佛法要注意,若说这是佛学不准问,权威性的禁止再问,那佛学就站不住脚了。
  全部《宗镜录》皆在对此作解答,也就是问题在此——“最初不觉,忽起动心”。换句话,这是佛学了义中之不了义教。说宇宙万有皆是一念无明、妄想而来,试问:妄想怎么来?我们打坐最烦恼的就是妄想断不了,你是否认为妄想断了就是佛的境界?若说是,那你学成木头干什么?若说否,那又何必学佛?本来你也打妄想啊!一般人以为无妄想就差不多成道了,是错误的观念。要不妄想,吃安眠药、麻醉药、毒药都可以达到,那他们成佛了?这是个大问题。学理都没有搞通,你想实证?这只是修腿,不是学佛。
  再则,在序文当中有好几个大问题。人类文化、宗教、哲学、科学的问题先摆开,先看下面一句由形上至形下的:“成业识之由,为觉明之咎。”说到业,我们嘴巴光挂着造业,事实都不是真心话。什么叫业?做什么事都是作业。无分善恶,作好的称善业,作不好的称恶业,还有不好不坏的无记业。业由心来,由动念来。所以心念一动就是业识的端由。本来都是佛,个个都是佛,本来自性是清净光明的,就是念头一动把明白的正觉迷掉了。出了毛病,就是念动的一动。因此有许多人以为打坐学佛,只要念头不动就作佛了。根据这段文句来看,他们根本连道理都没有搞通。这个动还不是指我们的妄念动,这个动可是大得很的。这两句由形上而形下,反正是一念来的,宇宙万有是一念“唯心”所造,所以叫了义中之不了义。但这个心动不是这个思想之心,而包括心物一元之心。换句话说,我们这个生命,一个念头都没有,脑子一点思想都没有,很清楚的时候,这正是一念,就是念动,决不是静态,包括生理、心理方面。因为有这一念,“因明起照”,有个照的作用。换言之,动由静来,静极必动,动极也必静。你刚打坐那一刹那时,很静、很舒服,再下去未必动,一切事物皆然。那个能动、能静的谁在作主?要找这个,千万不要以为盘腿一坐,没得念头,这就是佛了。
  动念在照的作用上,“因明起照”,才有“见分俄兴”。见分就是代表观念,观念就出来了,思想与观念都属于见分,见道之见也是。第五层来了,“随照立尘,相分安布”,脑子清楚,能够照见一切,现象就出来了。因明立照,因照见了,思想作用就起来了,起来了就有分别,但是最后又归纳“如镜现像,顿起根身。”宇宙来源没有先后,同时来。其程序先后相差几微,几乎没有差别,顿起种种作用。这一段理论从《楞严经》来,引用的文字很美。
  ‘次则,随想而世界成差。后则因智而憎爱不等。从此遗真失性,执相徇名。积滞著之情尘,结相续之识浪,锁真觉于梦夜,沉迷三界之中。瞽智眼于昏衢,匍匐九居之内。遂乃縻业系之苦,丧解脱之门、于无身中受身,向无趣中立趣。约依处则分二十五有,论正报则具十二类生。皆从情想根由,遂致依正差别,向不迁境上虚受轮回,于无脱法中自生系缚。’
  这里每一个字、每一句子都不浪费而严谨。一篇好文章不管文盲、白话,音韵自然就出来,诗境界会把感情带出来。《宗镜录》朗诵后,文章就会写了。
  第二段讲,有了念头以后,这个世界就有差别,分出欲界、色界、无色界,千差万别。有了思想、知识以后,这个人可爱就喜欢,这个人坏就恨他,憎爱不平等,不能慈悲,还是唯心所造。若不能做到平等慈悲,念头也就平伏不了。外相没有关系,一切唯心。从此遗真失性,把物理现象当成真实,被万象所迷,又被自己思想、观念骗住。执相、徇名是两个东西,再进一步,执相、徇名累积久了,就粘住了“情尘”。物质世界使我们对思想、感性抓得牢牢的,称为“尘劳烦恼”。尘,代表物质世界;劳,众生都在“黑”尘中奔忙。尘劳引起了烦恼,但是尘劳烦恼累积久了,你对它还非常有感情,舍不得离呢!妄想心如一个个浪头过来;停不掉的。
  这些对句美极了,是多么富有文学韵味的佛学。所以要在文化思想学术界颠扑不破,文字般若非常重要。“锁真觉于梦夜”,灵明觉性给镇住了,昼夜长梦中,永远在三界中沉迷,跳不出来。为何跳不出来呢?问题在“积滞者之情尘,结相续之识浪”,因此跳不出来。我们的智眼本来很亮,被人世的知识思想搞瞎了。
  “于无身中受身”,我们本来是佛,不需要有这个肉身,这个身体是对抗本性最厉害的东西。《西游记》中的孙悟空就是第六意识的心,活动的很,上闹天宫,下闹地府。他还大闹龙宫,龙王的定海针被他拔走,结果完了,天下大乱。他那么大本事,跳不过如来手掌,被压于五行山下。我们的肉体就是五行山,陷进去了出不来。我们现在受罪就是为肉体,一辈子生活忙还不是为了照应“它”。死了以后又要来,“于无身中受身,向无趣中立趣”。本来没有“立趣”,心物一元,一念动来的,所以,一念动以后,第二重宇宙形成了。一有了,万有随着起来,千差万别,六道轮回。
  什么是二十五有、十二类生?佛学将众生归类为十二种类,这十二类众生归类为二十五种,有三界:天、人、畜等范围,依处即是生命业报由来,比如我们的正报是人道,依报是欲界。这世界有很多欲望,一切环境即依报,都是唯心所造,因为有情、有思想而有二十五有。
  情与想不同,情是不用头脑的,比如闹情绪,《西游记》中,三个师兄弟,孙悟空是第六识,有思想、头脑、最厉害的,猪八戒是情,猪一样哼啊、哈啊,光是闹事情,什么事情都是他闹的,他碰到盘丝洞七姊妹的情丝脱不了,七情六欲都属情。所以要给他八戒,非戒制不可,然情丝还是戒不了,非常可怕。另外“想”也可怕,所以一切皆从“情”、“想”根由来,心为形役,神为欲伤。人一旦什么都拥有了,就开始想尝新了。欲望的尽头还是欲望。心为形役,神为欲伤,我们何必强求自己去追求那些可有可无的东西呢?因此依报、正报有差别,“依”“正”各个有别,但是本体没有动过。
  “向不迁境上虚受轮回,于无脱法中自生系缚。”不迁,源自肇法师《物不迁论》。僧肇法师为南北朝人,他认为万物根本没有动过。心中清净,不去执着与分别。“旋岚掩岳而不动,江河竞注而不流。”要注意的是,这里讲的非唯物,乃由唯心论讲至物理世界,在一千多年前,已讲得非常精采。
  一切众生、一切佛的本性,就是一切万物的本体,本来是清净、圆明的,以中国文化来讲是“本善”的。不要把它作普通善恶的善来看,它是超越此相对待的善是至善的、那为什么会动妄念?为什么会有世界?为什么会有万象差别的不同?
  永明寿禅师以《楞严经》要旨答:“最初不觉,忽起动心。”觉与不觉两个问题来了。不觉”之来,主要是“党明为咎”。以《易经》的道理来讲,阳极则阴生,阴极则阳生.有人提出来,认为这个答案不够透彻,不能令人满意。这提得很对,是不大令人满意。
  在学术立场讲。是要绝对客观,好的就是好的,不好的就是不好的,本来佛学这一段话是并不太令人满意,但也不是完全不对。最初动念是“觉明为咎”的,忽然不觉来的。为什么有个忽然不觉呢?这不觉从哪里来?
  比如王阳明所讲的“良知良能”,这一知从何而来?若从本体来,其本身即有善恶,也包括了知,这是很严重的问题。要详细地讨论起来,牵扯一大串,一时讨论不完。
  这里简单扼要地说,“觉明为咎”是倒果为因的说法。已经成道的人,已经还源,证到清净圆明、明心见性以后,太保任清净光明,因太过而生不及,太过了本身就是妄念。
  比如大家打坐,刚刚上座,眼睛一闭那一刹那,很清净,那是很短暂的一刹那,接着想保持清净,那就完了。由这个理由来说明本体来源,清净光明忽起动心,是倒果为因的说法。是佛没有办法,只好从果来说因,最初万有是“觉明为咎”来的。
  以逻辑道理来讲,这种形而上本体,忽变为形而下万象的道理,不能算是究竟的说法。佛学对此点到为止,唯有用中国的《易经》、道家思想来补足。不过如把中国的《易经》、道家思想单独来说明形而上的本体,那又不行了。必须这几样综合起来,对形而上到形而下的说明才能清楚。
  《易经》讲,“一阴一阳之谓道”。阴阳是指动静、善恶、是非、来去、生死等相对的现象。相对是两头,能起相对的那个是不属于相对,勉强可以说是绝对。
  所以以此道理来讲,“觉明为咎”,觉明也并不为咎,换言之,阴暗、昏味也不足为病,各有立场看法,白天有白天的好处,夜里有夜里的好处。所以《易经》言:“一阴一阳之谓道”,乃指形而下的法则;形而上的本体,则如孔子在《系辞》上所说:“无思也,无为也,寂然不动,感而遂通”。所以“最初不觉,忽起动心”是‘“寂然不动,感而遂通”。
  所谓感应,虽起形而下后天的作用,最后他还是归到本来寂然不动。至于明与不明、动与静、好与坏,则是人为的分别,同形而上、形而下没有关系,这是《易经》的看法,当然《易经》没有说这么明显。研究《易经》,不论在理、象、数方面,都须先通《系传》,把道理先搞通。
  道家《列子》这本书分出五太:太虚、太无、太素、太质、太极,一层层下来,也讨论到本体生万有的道理。本体本来清净圆明,忽然一动,生出万有,生命经过了这五种层次。这种次序五行思想、易经思想,同佛法的五蕴都有相关连之处。
  人类文化号称五千年,其实是很幼稚、很可怜的。人类到现在还在追求最初究竟怎么来的?乃至现在还要到太空去探索这个生命问题。
  科学文明发展至今,谁也还拿不出一个确定的答案,宗教有宗教的说法,哲学、科学也各有各的说法,莫衷一是。总之一句:都非定论。
  若要证到宇宙本体的问题,扼要地说,只有用禅宗的两句话:“言语道断,心行处灭”来说明。《楞严经》的“觉明为咎”只是权说而已。
  要严格研究起来,以佛学本体论来讲,小乘知见与大乘知见的看法各有不同。《宗镜录》是用《楞严经》的本体论来阐释的。《华严经》则无所谓咎与不咎,觉明也不为咎。象《涅槃经》等各种经典,乃于各种宗教哲学对于宇宙大多持悲观的看法,觉得人生悲惨可怜。
  《华严经》则不然,认为这个世界善善恶恶、是是非非、动动静静,一概都是至真、至善、至美。都是一个本体所发生变相而已,一切都是变相,变相无论春夏秋冬、善的、恶的各有各的好处,各有各的坏处,以这立场来讲,觉明也不为咎了。
  “人性究竟是善还是恶?这是哲学上一大问题。中国哲学的基本,几千年来讨论这个问题,都无法下定论,西方哲学也讨论这个问题。在中国,比如老子、庄子、孔子、孟子,大部分认为人性天生就是善良的。西方天主教、基督教,讲上帝创造这个人,本来也是善良的。我们根据孔孟思想,认为人性的本质,本来是善良的。最有名的《三字经》,第一句话就引用孔子“人之初,性本善。”不善都是后天学坏了的恶习气。所谓:“性相近也,习相远也。”孟子也曾举例,说明人性基本是善的。他说,我们走在路上,看见一个小孩子掉下井里去,第一个念头,第一件事一定是救人,不管这个孩子是谁,是仇人的孩子,或是自己的孩子,一定只要救人,所以说恻隐之心人皆有之。仁爱、慈悲的心各个都有。其次,人看到悲惨可怜的人,心里一定为他难过。由此可见人心是好的。孔孟是仁者,仁者爱人,他以“仁”的心对待所有人,所以他说性本善并不难理解。孔子讲的「仁」就是慈,儒家也主张慈悲,但是他们抨击佛家的慈悲思想没有立足点,儒家讲的慈悲就有立足点的,是慢慢扩大圈子的。儒家讲亲亲、仁民、爱物,要亲我亲而及人之亲,先爱自己的家人,有余力再爱别人的家庭,扩而充之到社会、国家、天下。因此儒家反对佛教。他们经常提一个故事,假设释迦牟尼佛和孔子在河边,见到他二人的母亲跌到河里,释迦牟尼佛会先去救自己的母亲还是孔子的的母亲?如果他先救自己母亲就不慈悲,应该要平等行慈,如果先救孔子的母亲是不孝。孔子就会先去救自己的母亲,再去救释迦牟尼佛的母亲,这是亲我亲而及人之亲必然的道理。除非你有神通,可以一下子同时救起二人,但是普通凡人只有走亲我亲而及人之亲了,在现实的时候就是行现实的慈悲。
  孔子在对易经研究所作的《彖辞》中这样说道:“大哉乾元,万物资始,乃统天。云行雨施,品物流形。”这个易经的乾卦所代表的天并非天气的天,它代表了宇宙万有的根源!宇宙万物的开始和变化都是这个本体的功能。所以孔子的孙子子思也说:“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道也者不可须臾离也,可离非道也。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子思对爷爷的话又进行了深刻的阐述和发挥:这个本来就有的本性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和宇宙万物不曾有片刻背离,那我们为什么看不到它呢?因为你越找它它就离你越远,你越让后天的知识和人为的见解左右,它反而失去了本来面目。所以世间的教育法都是和它相违背的,当我们不去造作,祛尽后天的染着之时你会发现世间的万物生命都是它的妙明真心所现,我们是一体不二的,全部是它的功能体现。只要我们一念之间与宇宙相合,天地万物就在你这里。
  相反的,如荀子主张人性天生是恶的。举例来说,如果一个母亲生了双胞胎,当其中一个孩子要吃奶的时候,另一个孩子又哭、又闹,把奶抢过来自己吃,可见人性是恶的。荀子认为人之为善,是后天的教化慢慢塑造而成。在孔子、孟子和荀子之外的另外一说,便是与孟子同时的告子,他认为人的本性,既不好也不坏。天生不善也不恶。他说人性好比木头,以圆规一量可做成圆形,用矩一量又可做成方形。墨子也是这种主张:他说人性像白丝布一样,要把他染成黑的就是黑色,染成红的就是红色。人性无所谓善恶,善恶都是后来的染色。谁本质坏呢?人之初,性本?只能说成“染缸效应”,挨金似金,挨玉似玉,挨着木匠,会拉锯。现在教育上“可塑性”的观念,便和此相近。于是,人性是善是恶,或不善不恶,哲学上几千年来都在争论。中国如此,外国也如此。
  但是这些学理到今天还没有给人类以公认的定论,至少在学术思想上是如此。所以我们常常提到人类的文化非常滑稽。中国人五千年文化历史,西方人也有几千年,同样的吹牛认为人类最伟大,最了不起——自吹是万物之灵。但在万物的心目中,如猪、牛、鸡、鸭来看人类,说不定认为人是万物中最可恶的东西,既狡诈又凶残,因为人类专门杀害它们,吃它们。可是我们万物之灵的人类,虽然有了几千年文化,但对几个基本问题,却仍然都没有肯定的答案。例如:我们的生命究竟从哪里来?人性究竟是善的或是恶的?人类自己认为哲学、宗教、科学等累积的文明,已经征服了太空,这也是吹牛。严格说来,人类今天的文明,只能说开始向太空进军,太空并没有被我们征服。虽然进到了太空,人类自己切身的问题,仍如几千年来一样,还是没有解决。科学上为什么要到太空去?主要目的还是要追求生命的来源。今日科学的物质文明虽然发达,但科学的基本精神还是在追究这种问题的根源。不过这个问题的答案没有追出来,却把这套探讨的技术,发展到物质文明上去了,因此便形成今天文化的趋势。
  以上所谓正反双方的理由都不太充分,而且有问题。现在我们回来单单讨论人类本性的这个“质”究竟怎样?这个问题也很难讲。不过人类原始的本性——质——是比较直爽的,我们看一个小孩子所表露的动作,纵然打破了东西,做错了事,他那个样子都蛮可爱的,因为他没有加上后天的颜色,还是人性的本质。假使人长大了,都还是这样,好不好呢?且看我们流传的一两则哲学性的笑话,供给大家做研究性的参考。”
  “有一个老和尚,收养了一个很小的孤儿,才两三岁就带到山上。关着门不使他与外界任何人接触,也不教他任何事,到抚养成人了,有一次老和尚下山去,一个朋友来访,问这个小和尚,师父哪里去了?这个小孩傻傻地说师父下山了。来客奇怪地问,你是他的徒弟,怎么什么事都不会?小和尚说,什么叫做“会”呢?客人就教他见了人,要怎么讲礼,要怎样讲话,师父回来时应该怎样对师父行礼。客人把这许多事都教给了小和尚,这小和尚已经是二十多岁的青年了,越学越会。客人没等他师父回来就先离开了,等到师父回来时,小和尚到山门外老远去迎接,行礼问好。师父看见,奇怪极了,问起这一套举动是哪里学来的。小和尚说出经过,这个师父气坏了,找到那位朋友大吵一顿。他说我二十多年来,不让他染污上任何是非善恶的东西,保留一副人性原本的清白。结果给你这一搞就搞坏了,我二十几年来的心血白费了。我们听了这个故事,其中所包括的内涵很多,不妨从各方面去理解。
  第二个故事大家都知道的,一个老和尚也是这样收了一个小孩。到了二十几岁,要带他下山,但很为他担心。就告诉他,你没有到人世间看过,现在我带你去。在城市中很热闹,五花八门,不过什么都不必怕,只有一个东西——老虎,你要注意,那是会吃人的。小和尚问老虎是什么样子,老和尚就把女人的样子告诉他,说这就是老虎。老和尚带他走了一趟,回到山上以后问徒弟,到了闹市里最喜欢的是什么?小和尚认为一切都很好,没有什么特别可动心的。老和尚又问那什么东西最可爱呢?小和尚说,最可爱的还是老虎。
  这两个故事都涉及了人性,所以讨论到《论语》上的这个质字,一定要说怎样才是人的本质,也是很难下定论的。”在秦汉以前儒和道是不分家的,我们看看道家的见解。
  道家是一种朴素的辩证主义,它的核心是道,一种“挫其锐、解其纷、和其光、同其尘、湛兮似或存”,“惚兮恍兮,其中有象;恍兮惚兮,其中有物。窈兮冥兮,其中有精;其精甚真,其中有信”的说不清、道不明、只能体悟的规律。它既包括“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后相随”,“大道废,有仁义;智慧出,有大伪;六亲不和,有孝慈;国家昏乱,有忠臣”的辩证关系,也有“九层之台,始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的质量理论。“无名万物之始,有名万物之母”,它即承认事物本质的通性,也不否认事物个体的个性。正是因为这种辩证的关系,老子才会提出“无为”:“圣人无为,故无败;无执,故无失”,“上德不德(得),是以有德(得);下德不失德,是以无德”。“为”只会破坏原有的平衡,就如同我们的管理,总喜欢编制些新的规章制度,但在实施中却总是不能达到应有的效果,反而产生新的问题。所以有无为而无不为:“我无为,而民自化;我好静,而民自正;我无事,而民自富;我无欲,而民自朴”,通过无为达到一种和谐。
  “道法自然”,“有无相生”。任何事物都具有善恶两面性,这都是自然和人之常情。每当我们看到欺骗、看到邪恶时,用人之常情来考虑,发现却不是那么的难以理解。“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当我们感到一个人行为高尚时,是否是因为社会逐步的堕落?当我们看到恶的出现,是否能从众人的反感感到善的存在?我们能够要以平静的心客观看待这一切。不难看出,道家崇奉‘道法自然’,什么是道?‘形而上谓之道!’它是宇宙万物背后的本体实相。它无形无相、无穷无尽。它一直在那里不生不灭、不来不去、不增不减、不垢不净,它也是人之初的本性。
  道教提倡天人合一,我们以至于整个宇宙都是“道”的产物,是这个“道”创造了天与地,分出了阴与阳,从而化生了万物。道教的极致追求“致虚极,守静笃”,以至于“专气致柔,以至婴儿”。用通俗的话讲就是恢复人本来的天真、淳朴,保养一份空灵、静谧的天性,祛除后天而来的种种习气污染。“婴儿”并非单纯的无知孩子,用道家的话说就是“内丹”,也就是生命本来的面目。
  最后我们看一下佛法对人之初是如何而来又作何解释?比耶稣早500年的佛祖释迦牟尼就说过我们人类的祖先是从遥远的光音天堕落而来,光音天在哪里?天,从下至上,分为「欲界、色界、无色界」三界。欲界,有六天(四天王天、忉利天、夜摩天、兜率天、化乐天、他化自在天等六天)。色界四禅天:初禅有三天(梵众、梵辅、大梵等三天)。二禅有三天(少光、无量光、光音等三天)。三禅有三天(少净、无量净、遍净等三天)。四禅有九天(福生、福爱、广果、无想、无烦、无热、善见、善现、色究竟等九天)。无色界,有四天(空无边处天、识无边处天、无所有处天、非想非非想处等四天。)共计有二十八层天。
  光音天是色界二禅的第三天。为什麽叫光音天?光音天的天人,开口说话,不是声音,只有清净的光,从口中发,表示想说的话。对方见光就能了解是表达什麽意思。因为是以光代音,所以叫光音,是二禅三天,最上最殊胜美妙的一层天,又叫「极光净天」。光音天上的天众男女,有天福享尽而性轻躁的,觉得稀奇,试图探险,竟以神足飞行,先後来到地球,散布各洲,见地上有甘泉涌出,即以食指沾入口中,感到其味甚甘,美如酥蜜。就因可口,人人贪食,多食的人,渐渐身体粗重下沉,著地而行,灵妙幻化之身,渐渐形成了物质的骨肉躯体,於是失去了神足,也失去了自然天衣,不得再飞腾空中,更不能再回到天上。
  人人本来具有的天色妙香、光明美丽、智慧庄严、天赋的灵异,亦渐消失,天眼天耳,变成了肉眼肉耳;已不能记忆宿世;因失「他心智」,别人在想什麽,亦复不知;口中亦发不出光,说话用舌头发音,没有充分的语言,还得用手势来表达心意,成了世间的凡人,在地球上住了下来。
  地球的初人们在地球上住下之后,先食甘泉,後食地肥苔藻,再食天然粳米,那时人寿极长,没有疾病,後来才知道播种五谷菜蔬。在食地肥时代,贪食多者,皮肤颜色变深,或棕或赤,或褐或黑;少食或後来者,其肤色较浅,或黄或白。日久再以地球赤道,分热带、副热带、温带与寒带,於是气候有了炎冷之别,使人类形成肤色不同的固定人种。
  当时的初人,由极少数各居一地,渐渐以语言来代表意思,由於各处地域不同,没有交通,便产生了世界上数百千种不同的语言,也就是现在世界上有许许多多不同种族的祖先。初人们自从失去天衣,赤身裸体,相互游戏时,发生了男女情爱,乃知性欲,渐感羞耻。而这个时代,地上已生草木,人类即用树叶为衣,以避羞御寒。人在地球上开始有夫妻,生养孩子,由穴居野处,而知架屋营造,於是人类的子孙,渐渐繁衍众多。
  人的眼耳鼻舌身意六根,有了别识,始生烦恼,本具光明天真的天性,完全消失,起了贪、瞋、痴……,才有阿修罗道的众生。天、人、阿修罗,是三善道;有了杀、盗、淫……等一切恶行的时候,才有畜生、鬼类、地狱等三恶道的众生,形成了六道轮回,众生才有「胎、卵、湿、化」四生万类,水陆空行。
  人类的思想与生活,由简而繁,一部份的民族,由野蛮而进化,一部份的民族,曾经茹毛饮血,渐次进化。知耕种易物,为农业与商业的开始;由制作农具炊具建具,为工业的开始;为了平直由贪□痴杀盗淫……所发生的争执,推举正直贤善公道者,处理众人的事,是教育礼义与民主政治的开始;由语言产生了文字,後来才有文化的开始。野蛮的时代渐渐过去,由部落而社会,由社会而国家,由国与国的竞争,再演进为科学进步的原子时代,太空时代。
  人类到了地球以後,当时人寿均在八万四千岁以上,後来因为远离众善,但造诸恶,每隔百岁减一岁,人类的寿命渐渐减少,减到平均年龄约十岁时,因素往行善、避居深山的隐士们,幸免於难,灾祸之後,尚生存者,皆知忏悔,自己勤行善业,并倡导人类共同行善。以共同善业所感,人寿再增;增到八万四千岁,又因行恶再减,就这样一增一减,为一小劫,二十增劫,为一中劫。「成」的阶段过去了,现在是「住」的阶段,这个阶段,人寿增减,也要经二十个小劫,才进入「坏」的阶段。坏劫之初,一切发达到了最极点时,能源开发已尽,地球多被毁伤,地球开始坏了。坏也要经二十小劫,大海也会乾涸,最後大风大火大水,三灾八难,都会出现,这才是「世界末日」,地球坏完,进入「空」的阶段。这个空劫,也要经过二十小劫那样长久的时间,光音天上,起大黄色云,降大洪水,再造另一次新的世界。如上所述,世界必经「成住坏空」四个中劫,共计八十个小劫,合而为一「大劫」。佛经上所说「三大劫」者,即指过去、现在、未来,三世的大劫。在我们现在这地球的前一个地球,劫名「庄严劫」在庄严劫的住劫二十个小劫中,有千佛出世,庄严其劫,故名庄严劫。现在地球住的劫叫「贤劫」,在此贤劫的住劫二十个小劫中,亦有千佛出世,现在释迦牟尼佛,为第四尊佛。而到第五尊佛,名为弥勒佛,今人称呼「当来下生弥勒尊佛」,既叫「当来」,就是将来,现在他还未成佛哩!现在未来佛弥勒菩萨正在欲界第四天兜率天的弥勒内院(弥勒净土)那里讲经说法,我们位卑智弱,忝为看门者。未来的劫名为「星宿劫」,此未来大劫之住劫二十个小劫中,亦有千佛出世。等到将来星宿劫的地球坏了,又会产生新的地球。
  若我们现在的人类,想长寿多福,是真正可能实现的,只要多行善业,修学菩萨大愿,广行菩萨利人济世的大行,在生死六道轮回中,把握生生世世不失人身,到世界末日,性灵得救,生到光音天上,享受天福。世界可坏,性灵不灭,等到新的地球初成,再从光音天下降,善业所感,共同创造,重新建立一个光明安稳和平幸福的如来佛世。希望我们每一个人,只要世世常行菩萨之道,不退菩提觉心,修行连续经过三大阿僧祇劫,每劫都有千佛出世,只要得遇佛世,蒙佛授记,在星宿劫之後的大劫成佛,是必有可能的。故我们推行人乘佛教,建设人间净土於今世地球之上,可感福寿无量,未来无央劫中,必定人人成佛。明白了这些,我们会发现所有宗教最初都是触及关于生命本来的学问,随着后世世俗化也就披上了厚重的宗教迷信色彩!如果我们明了宗教的本质,就是正信,否则就是迷信!综合以上的比较宗教学后,我们不难找出一个明晰的答案:生命本来圆满清净,自在无碍!就是由于后天的习气、贪欲而日益退化、堕落。如果我们现在仍然执迷不悟,那么早晚我们还会像以往的文明一样从繁华走向灭亡。
  由于佛法主张三世因果与六道轮回,最终是以成佛为目标。所以释迦牟尼在觉悟时观照到永恒的真理,那就是破除众生的颠倒、妄想,以及贪、嗔、痴、慢、疑等等障碍我们觉悟的无明烦恼。诚如我讲过的转识成智,找到一直深植在我们本心的正觉菩提,就是成就佛的果位。佛与凡夫,在事相上说,是高低悬殊各不相同;但是于理性上说,没有分别。一切众生皆有佛性,皆能成佛。这一点与基督教以上帝永久是上帝,众生不能做到上帝不同。佛语众生平等不二,每一个有情生命,只要能行佛所行,就能证佛所证,入佛境界。其实成佛不是人变成了神,佛不是神,佛是一种境界!它就是我们的本性!它就是人之初!《人之初》

分享:

喜欢

0

赠金笔

阅读┊ ┊ ┊ ┊ ┊打印┊

加载中,请稍候......

前一篇:[转载]《天津诗网刊》.【左邻右舍】682:苏枍北的诗

后一篇:[转载]《汉唐诗苑》【编辑风采】第7期——苏枍北

评论 重要提示:警惕虚假中奖信息

  • 评论加载中,请稍候...
  • 发评论

    登录名: 密码: 找回密码 注册

    昵   称: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

    < 前一篇[转载]《天津诗网刊》.【左邻右舍】682:苏枍北的诗

    后一篇 >[转载]《汉唐诗苑》【编辑风采】第7期——苏枍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