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种瓷器题诗的出现,其实是当时特殊的社会背景所致,首先是因为唐代诗歌的盛行,妇孺皆嗜,以诗题瓷,无疑是投其所好。再则,“安史之乱”后的中晚唐时期,社会复杂多变,人们心灵深处受到了强烈的震荡和冲撞,各阶层以及各行业的人都站在各自的立场上,希望社会朝着有利的方向发展,于是粉墨登场,陈述自己的观点和主张,长沙窑的瓷器就成为了一块抒发情感,表达心情的场所。在这里,不论男女老幼都可以尽情表达自己的情意。
比如这首题诗:“二八谁家女,临河洗旧妆。水流红粉尽,风送绮罗香。”
这是一首表达爱情的诗。诗的前两句是写一个年方十六的妙龄少女到河边去洗濯过时的妆扮,传递出的是一位少女内心情窦初开的春意。在古时候十六岁已是成年了,已有爱美之心,在朦胧中还有一种期待的希冀。这是青春的悸动,正因为如此,她觉得旧妆不足以引人注目,动人心弦,所以,要洗去原有的妆容,重新将自己打扮一番,来招引心上人的注意。后两句则是写一位多情的男子,看到这位豆蔻年华的少女的行为后,颇具幽默风趣地说道:“漂亮的姑娘哟,你把红粉付于流水去,可你身上的衣裳仍散发出了令人心醉的芳香啊!”短短几句话,把女孩子的出场,把男子对红粉、罗绮的情丝,从平静的心扉,描写得悄然萌动,轻妙恢谐,将爱情的信息传递。
闲暇之时,当我们欣赏着古人关于爱情的艺术结晶,呤诵着这些真情流露明白如话的诗文时,不由得让人感叹,一千多年来人类的社会观念不断更替演进,唯有爱与恨的人性情感永恒不变。也不禁要感谢长沙窑的工匠们,是他们用火与土写下这不朽的爱情诗篇。
唐代的商业贸易发展迅速,大量的商人外出经商,他们走南闯北需要中途住宿,需要存放商品,往复不断,于是也带来了旅店客栈业的兴旺。
我们再来欣赏一下这首题诗文:“小水通大河,山深鸟宿多,主人看客好,曲路亦相过”。
诗的前两句是说潺潺的小溪最终流入大河,深山的鸟儿都栖息在大树上。从字面理解好像是在勾勒一幅优美的山水风光图。其实,诗人的真正用意是在比喻旅店客栈颇有影响和名气,犹如我们今天的“老字号”或“星级”店。后两句点题,“主人看客好”,由于主人对前来投宿的客人招待得非常热情周到,以致小店的客人络绎不绝,宾客云集,主人发自内心的喜悦之情。最后一句写出了客人对名店的羡慕、选择以及名闻遐尔的名店效应,故“曲路亦相过”是指客人转弯绕道甚至是远道来投宿的一种景象。短短的四句话就把一家旅店客栈诗化了、人格化了,是一幅生活小景,颇具审美情趣。
长沙窑瓷上的诗句多为民间文人所写,内容都饱含着对生活的切身感受,另有野逸情趣。不衫不履,潇洒自如,是其最大的特色。它是一种有别于御用文人的艺术风格,带有浓郁的民间色彩,从另一侧面和层次上反映了唐代的艺术风尚。但部分诗歌在《全唐诗》中也有收录。比如这首诗文:“去岁无田种,今春乏酒财,空他花鸟笑,佯醉卧池台。”
这首诗虽然内容浅白、意寓却颇深。前两句是说因为无田耕种,所以现在连打酒的钱都没有了。古代农业社会,人们一旦失去赖以生存的土地,就会陷入贫穷的境况,想要买杯水酒解愁,要点散碎银子都感到缺乏。接下来再看后面两句,如今落得这般下场,不止是要躲避世人的鄙视,以至怕遭到自然界中纯洁美丽的花鸟的嘲笑,诗人就只好假装喝醉了酒,睡在池台边,欺人骗世。这首诗的真实目的是要讽刺社会,诗人认为这一切都是由社会造成,表现出对统治者的极度不满。也有可能是暗指唐开元年间(724年)玄宗李隆基每年派遣密使到民间猎艳,招致世人耻笑。这些被差使的朝廷官员被称为“花鸟”,如果是这样一来,诗人对这种现象的讽戒,对社会的不满就跃然纸上。
长沙窑出土的瓷壶上大都写有脍炙人口的诗歌、警句和古训,长沙窑诗歌的再现,是唐代诗歌的又一发现,它是一种原汁原味的民间诗歌文字。这些诗歌通俗易懂,直接而不委婉地表达着人们的思想感情,同时,也对世态炎凉给予了无情的揭露。这些诗文和瓷器珠联璧合,相映成趣,历经风雨沧桑之后,仿佛在向我们诉说着千年前长沙窑的兴盛和荣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