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推荐
“皮波人物”团队历经数年精心打造!
秉承伟大与成功的话题,从教育与成长的角度诠释平凡与伟大的差别。
“立足课本,超越课堂”,以提高中小学生的综合素质为目的,让中小学生从课内受益到课外,是一生的良师益友。
《歌德》——他是属于世界的。
内容简介
歌德是18世纪中叶到19世纪初德国和欧洲最重要的剧作家、诗人、思想家。他在诗歌、戏剧、小说、文艺理论、哲学、历史学等方面,都取得了卓越的成就。同时,他还是一个科学研究者,他涉猎的学科包括动植物形态学、解剖学、颜色学、光学、矿物学、地质学等,并在个别领域里取得了令人称道的成就。《中小学课本里的名人传记丛书:歌德》客观叙述了歌德辉煌灿烂的一生,他童年时的家庭经历,他辗转求学的过程,他笔耕不辍的创作,都一一展现出来。希望青少年读者能更好地走近这位文学巨匠的世界,树立学习的榜样。
《中小学课本里的名人传记丛书:歌德》涉及了中小学生课本中所接触的各个时期、各个学科的名人。人物多从名人的出生讲起,记述他们成长中所遭受的社会或家庭变故,还有他们面对困难时所表现出来的顽强精神。着重于探讨人物的平凡生活,研究人物个性的形成和人物走向伟大和成功的历程。
沿着“皮波人物系列”的光辉足迹,皮波人物国际名人研究中心集体协力打造出了这套传记丛书,封面是大幅的人物头像画,内容是伟大与平凡相结合的成长奋斗史。让读者捧起一本书,打开华丽的封面,读一段动人的故事,悟万千个深奥哲理。
作者简介
皮波人物国际名人研究中心,创建后,致力于该品牌的团队不断成熟壮大,作品也包罗万象,涉及军政、人文、财经、历史、明星等各个领域,出版有全球权威版本《基辛格传》、《毛泽东传》《周恩来传》《蒋介石传》《希特勒传》。还有深受读者喜爱的《曾国藩的正面与侧面》《朱元璋传》《仓央嘉措》《林徽因传》《蒋经国传》《张居正大传》《慈禧大传》《季羡林读书与做人》等。
皮波人物国际名人研究中心在此基础上,寻找在军事、政治、艺术、经济等领域的优秀作者,收集大量相关资料,并对该套人物传记丛书的撰写质量提出了严格要求:文字流畅,内容扎实、准确,对人物的叙述和评价客观公允,写作风格统一,每本书都记录了名人由少年到成年的成长过程,详细记述了他们的生活经历,并对人物的成长和性格进行了透彻分析,尽可能为读者提供一个有血有肉的人物形象,讲述一段真实的历史故事。
目录
青少年时代
双亲
时局动荡
求学
赫尔德的影响
先驱者
处女作
法律实务见习生
邂逅夏绿蒂
《少年维特之烦恼》
转折
供职于魏玛公国
积极参政
施泰因夫人
心境清明
自由的行者
意大利之旅
在战争中
与席勒的友谊
晋见拿破仑
自然科学的研究
重归故土
晚年生活
笔耕不辍
歌德谈话录
文学、宗教和社会活动
《浮士德》
精彩书摘
笔耕不辍
歌德在他生命的最后20年里,每天都规律地工作着。他不再从事引人震惊、注目的事情。他的住宅十分简朴,书房、书库和小寝室是他生活的中心。
在这个面对庭院的书房里,他把自己从周围喧嚣的世界中解放出来,专心写作,或是进行实验和观察,看书并作笔记,他所完成的工作多得不可胜数。
1817年,《意大利之旅》完成。
1819年,《西东诗集》完成。
1821年,《威廉·迈斯特的漫游时代》第一卷问世。
由于诸多的文学、出版活动,以及社会舆论的影响,写信给歌德的人有增无减,这使得他忙得分身乏术。
1806年以后,歌德的日记中就详细记载着他每天的计划。他每每保持客观的态度,将每日所发生的事加以批评、反省,彻底地认清自己,并寻求以后的发展。他在日记上写道:“现在所拥有的是过去……一切要以自己的生活为基础,努力工作,不断地推陈出新,就像一颗永远滚动的石头。”
已近暮年的歌德将自己的精神都集中在工作上,但并不像年轻时代一样,把自己和周围的环境分离。他每天都有很多访客,有时候也会出门去参观展览会、聆听音乐会,或参加自然科学讨论会。这段时期拜访歌德的人除了诗人和作家之外,也包括自然科学家、艺术家、探险家、教育家及政治家,而且后者竟比前者还要多。
1827年,歌德和一位俄国外交官的谈话中,曾提到他对于名望的见解:
名望是崇高的灵魂营养素,它会坚强精神,也会使心情爽朗。对于一颗软弱的心来说,利用名望来振作,是很好的建议。但一个人得到名望之后,就会轻视它。舆论会把一个凡人神圣化,而把神贬为魔鬼。甚至赞美令人羞愧的失败之事,嘲笑我们引以为傲的道德。请你相信,名望和恶评一样,都会伤害人心,这是我由30年被憎恶的经验中得来的。很多人不曾读过我的作品——尤其是法国人和英国人,而且大部分人不了解我,但是他们却成天地谈论我、批评我。如果你和我共同生活两三周,尝试我所处的环境,想必你也会反对那些嫌恶我的人,同时给予那些深受国民性通病之害的诗人更高的评价。我承认,德国并不了解我。德国人民离艺术、哲学修养的自然之泉很远,被剥夺了生机,同时又具有抽象性的精神。我喜欢德国人纯粹的特有的理念生活,我也喜欢在迷路时散步,在拥有生命时同样拥有自然,因此我认为具有生命的东西,比经过美化的艺术品有更高的价值。
1831年9月,他写给普鲁士参议员的信中则阐明了他对生活的态度,信中这样写道:
我敬爱的朋友,我想告诉你一件事。
在我房子对面的广场上,有个质量似乎很好的水槽,水经由水管流满槽中,每天清晨和傍晚,总有很多主妇、孩子、女佣、仆役来汲取生活必需的水。
这种工作十分简单,但却有无穷的变化,洗衣用的水装在桶中,担在肩上;饮用的水装在水壶中;烹饪用的水汲在小桶中。正在汲水和等着汲水的人姿态各不相同,正在汲水的人专注而喜悦,等着汲水的人凝视而期盼。没有不耐烦的表情,他们按次序顺利的进行,彼此之间被共同的目的微妙地联系在一起。
遗憾的是在水槽边洗菜,是不被允许的。我倒觉得那是很亲切可爱,具有人情味的一种景象。虽然被禁止,但这种情形偶尔也可以看见。
一大早就来汲水的人们、中午聚集在水槽边乘凉的群众,甚至是趁着没有人爬上水槽直接由水管中饮水的少年,看来都是那么生动而亲切。
我认为雕刻家从这些情景里,可以捕捉到某些值得刻画的形象。在这儿可以看到人类生存无可避免的所有动机。这些动机对任何人意义都很重大,这些动机有时候会形成一种附属品,呈现美丽优雅又完善的形态。对这数千人来说,主体与客体直接结合,具有生命的艺术是存在的,因为他们的本身就是。
人的生活,就是要利用每一分每一秒,继续不懈地奋斗。认同了这一点,你就可以理解歌德在晚年仍多方面活动的原因。“时间无穷地延长,若能每天充实不懈,时间将是个兼容并蓄的容器。”从《我的生平诗与真》中的这句话,可以看出歌德对生活的计划与看法。
歌德谈话录
歌德真正的心灵上的活动与访问者关系不大,而是在他自己的小圈子里。他最信赖的几个朋友,其中有他的学生和秘书,还有他的家庭医生,以及被聘为王子家庭教师的自然学家。
1823年,30岁的苦学者,同时也是歌德作品崇拜者的艾克曼到了魏玛。他后来成了歌德不可或缺的助理,他有一部作品叫做《歌德谈话录》。书中记载了歌德对艾克曼所说的,类似政治遗嘱的话:
诗人从政并结党结派,一定会招致毁灭。诗人必须以自由精神来判别世事,从而避免偏狭盲目的憎恶。
诗人以个人及国民的身份,爱自己的祖国,但诗中美丽、高贵的力量及活动,是不应该受空间限制的。诗人只是写自己所见之事,所以不应被束缚,而应像一只自由自在的兔子,行走在普鲁士或其他民族的土地上,丝毫不应该担心天空中是否有长着利爪的老鹰。
热爱祖国的定义是什么?做一个爱国者而活跃的意义是什么?诗人在一生中,若能与有害的偏见争斗,鄙弃狭隘的意见,启蒙自己的民族精神,纯化兴趣,为精神志向与思考方法日益高贵而努力,这就是热爱祖国的定义。如果对诗人的这种胸怀不抱感谢之心,而另有所求的话,就像要求一个带兵的队长,为了成为真正的爱国者,搁下本身的使命,卷入政治革新。队长的职责是什么?是训练军队,使每一个军人都服从命令,有较强的战斗力,在国家濒临危机时,能发挥军队的职责。所以对于队长来说,尽自己的本分,不插手政治,这才是真正的爱国。
我对于一切越俎代庖的事都嫉之如仇,尤其是有关国家的事,一不谨慎就会给人民带来灾祸。
你也知道,我并不理会别人的批评,也对政治充耳不闻,我只是卖力地尽我的本分,然而在某些人看来,我似乎是个冷漠无动于衷的人,这也是我轻蔑政治党派的原因。
围绕在歌德身边的另一群人,便是他的家人。歌德十分宠爱他的独子奥古斯特,而奥古斯特完成法律学业后,便与歌德以前一样参与魏玛国政,担任公国艺术与科学设施监督的助理。克丽斯汀死后一年,奥古斯特结婚。他的岳父是普鲁士军队少校,岳母是魏玛的宫廷女官。1818年,奥古斯特的儿子诞生,歌德享受了一段含饴弄孙的快乐日子。之后奥古斯特的婚姻出现了危机。奥古斯特本身其实也很有才能,但父亲歌德声名太盛,他始终感到一股巨大的压力。
1823年,歌德前往波西米亚温泉度假,在这里,他又一次受到了心灵的伤害。温泉旅馆主人的孙女乌丽卡年轻美丽,性格活泼。歌德对她的感情由父亲般的慈爱逐渐发展成年轻人一般的热情,当74岁的歌德向19岁的乌丽卡求婚时,周围人反对的情形可想而知,但最令歌德难受的是乌丽卡模棱两可的态度,最后歌德放弃了。这段暮年之恋促使歌德写成了新的诗作,在这首诗中,歌德将一切有关个人的意念都表现了出来。从1831年他写给朋友的信中可以看出他对这段生活的思考:
到了晚年,我的一切越来越具有历史性。过去的事,就如同在小地方看遥远国家所发生的事,过目即逝,并不特别注意,但我对于自己本身,越来越觉得具有历史性。
为了说明自己的精神是与周围环境互相依存而成长的,他不断地肯定自己的存在,“的确,在我漫长的一生中,该忍耐的都忍耐了。可是老实说,我所听、所看、所区别选择的,多少都凭借某种技巧。赋予生命以重现的力量,是我一贯的表现。我并不认为自己的作品是由本身的睿智而产生的,我只是提供数据,作为他人的参考。”
对歌德来说,个人存在价值失去得越多,对于世界发展的反省也越多。对于当代的年轻人,歌德在写给朋友的信中叹息道:
年轻人忙碌着尝试极端,每个人都不知道自己的目的,只是思考着、忙碌着,不曾了解活动的意义,也不理解自己采用的方式……冲动的年轻人只是被时代的旋涡所吸引。丰富和快速的时代潮流使人们感到惊讶,莫不为此而努力,例如铁路、邮政快信、轮船及其他更便利的交通。虽然他们已尽了力,但由于教育程度的限制,也只能停留在平凡中,无法获得突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