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故山 > 随笔 > 高谈阔论 > 你与明星的距离,隔着一个合适的发型

你与明星的距离,隔着一个合适的发型

来源:网络转载 2017-04-26 08:08 编辑: www.xigushan.com 查看:

你与明星的距离,隔着一个合适的发型

  都说只要脸好看,怎样都不会丑。对于这一点,我是反对的。大家还记得王珞丹和葛优的故事吗?

  王珞丹扮演卫子夫时弄了一个高盘发,敢于露出整个额头的她分分钟葛大爷附体。其实这哪是长相的错,明明就是发型惹的祸。

  ▲撞脸真可怕

  华夏文明经历了无数个春秋以后,终于意识到发型的重要性。从远古到明清,纵观中国发型发展史,造型真可谓千姿百态、丰富多彩。各种发式深受历史时期、民族及地域的影响,不断演变和发展,从一定程度也反映了人类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

  远古先民的“披发”时期

  ▲带着一丝忧郁的猿人大叔大妈的不羁发型

  战国至明清的“发髻”时期

  历史发髻虽然款式众多,但依人而定,髻的部位不同,约可分为两大类:一类是位于颈背的垂髻,另一类是结于头顶的高髻。

  垂髻流行的时期较早,以战国、秦汉时代为主。高髻则以东汉、魏晋开始流行,至唐宋达到巅峰,变化之多,令人眼花缭乱。

  从宋末到明清,发髻的高度有逐渐降低的趋势,摆脱华丽炫耀的外衣,逐渐走向清丽、典雅、庄重的造型。

  ▲垂髻,这狂放飘逸的发型全部吹干挺费劲吧?

  ▲高髻,还是更好看一些的

  三个重要转折时期

  汉代、唐代、清代是发式文化发展的重要转折时期。我们可以看到发式位置从低到高,再由高到底的审美变化过程。

  汉代宫廷大多流行梳平髻,通常将顶发向左右分梳二环、二角,发髻的高度趋于平缓。当时仅限于少数贵族女子选用发式,称为“仙髻”,在当时被奉为高贵华丽的发式。

  飞仙髻,始见于汉代,多用于仙女与未出室少女

  双平髻,多用于未婚少女或儿童

  ▲上双丫髻下垂挂髻,多用于侍婢丫环

  唐代宫廷发型是一款正髻,发髻高耸,两边对称。以粗线条组合层次结构,外形轮廓呈塔形。搭配上宝石镶嵌的佩饰,象征着在宫廷处于绝对的地位。

  双刀髻,据《妆台记》记载:“唐武德中,宫中梳半翻髻。又梳反绾髻,贞元中梳归真髻,贴五色花子。”皆类似反绾式的发型。

  凌云髻,唐代妇女的一种高耸的发髻

  

  清代大旗头为宫廷发式,满语称之为“耷拉翅”。它是满族妇女在一般礼仪或婚礼场合佩戴的头饰。

  头饰独具特色,以纱网和青缎子代替了头发裹在架子上,装饰上大花、珠花、流苏。后颈部位佩戴燕尾髻,限制了脖颈的扭动,使身体挺直,再加上长长的旗袍和高底旗鞋,使她们走起路来纤纤碎步,分外稳重、文雅、雍容华贵 。

  两把头,又称耷拉翅

  牡丹头

  民国时期

  女子华丽端庄或清新娇俏的发型很好的展现出了东方之美,男子更显儒雅。优雅清新的民国发型依然是现在很多文艺女青年所钟爱的。

  清末民初的富家少奶奶们,前额的刘海娇羞温婉,后面盘成发髻则显出乖巧顺从的少妇的韵味。

  前刘海+发髻:温婉可人

  不少留学归来的有钱人家的小姐们把时髦的西方烫发带入国内,很快在名门闺秀们中间流行起来。

  ▲欧式宫廷长卷发:复古时髦

  生活没那么富足的穷人家的女孩子们则选择了更好打理的长发辫,而前额的空气刘海也给稚嫩少女平添一分成熟的妩媚。

  刘海+长辫子:清纯朴实

  双马尾辫通常是很多学生的不二选择,这种发型稚嫩纯真中夹杂着几分知书达理的羞赧。

  ▲双马尾辫:清新可人

  同样受到学生们的青睐,也是学生妹们的专属发型,前额可搭配各种不同刘海,俏皮活泼即刻凸显出来。

  齐耳短发:干净利落

  学生头,也称五四青年头,在思想较为先进的学生中流行开来,现在已经演变成Bobo头一类的。当时的进步青年们纷纷剪掉长发以表明报效祖国的雄心壮志,具有新时代女性独立自主的风格。

  五四青年头:独立干练

  社交场上的名媛们选择这种新潮靓丽的发型,举手投足之间不乏优雅风情。

  波浪纹:风情万种

  常见的后挽髻法式,被较为传统和成熟的妇女们所选择。

  挽髻:亲切端庄

  50年代到60年代

  “村里有个姑娘叫小芳,长得好看又善良,一双美丽的大眼睛,辫子粗又长……”1993年,李春波的一曲《小芳》红遍中国的大江南北,掀起了一股“城市民谣”热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