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故山 > 太极 > 太极减肥 > 杨氏太极拳动作名称的由来 (上)

杨氏太极拳动作名称的由来 (上)

来源:网络转载 2016-12-12 11:24 编辑: www.xigushan.com 查看:






太极拳的拳式动作名称,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可以加深对太极拳的认识与理解,更加有利于太极拳的传播与发展。 太极拳的拳式动作名称亦称招数名称,文化内涵主要来自两方面:一方面是传承自其它门派的拳术。因为太极拳是在集其它门派武术大成的基础上创立的,所以有些招数名称就直接套用过来了。当然在历史流传中可能有微小变化。比如太极拳中有些拳式动作名称就与戚继光《纪效新书》中记载的某些拳式动作名称相同或相似。第二方面是以身边的事物、动物命名,以增强生动形象性,便于加强记忆,也便于理解招式中所含有的技击意义。太极拳命名者将太极拳与日常生活常见物品联系起来,使习练太极拳者易于掌握拳架或套路动作之型,更易理解太极拳的技法。


根据现有文献,太极之名首见于王宗岳《太极拳论》。该书是武式太极拳创编人武禹襄于清咸丰二年(1852年)到他哥哥武澄清任所河南舞阳县时在盐店得到的。王宗岳《太极拳论》首段即以“太极”立论,他说:“太极者,无极而生,动静之机,阴阳之母也……虽变化万端,而理唯一贯。”可以看出,太极拳与太极、无极、阴阳、五行、八卦、气等中国古典哲学概念有关,而其中的贯穿者是“太极”。这一点,可以从太极拳命名的另一说法得到印证。这一说法与杨式太极拳创始人杨禄禅有关。杨禄禅三进河南温县陈家沟学拳十八年,回到永年教拳,因拳势绵缓,而被称为“绵拳”。后来,杨禄禅去北京教拳,其高超的技艺让光绪帝的老师、大学士翁同龢折服,他对王公大臣说:“杨进退神速,虚实莫测,身如猿猱,手如运球,犹太极之浑圆一体也”,并题写了“手捧太极震寰宇,胸怀绝技压群英”的联句。自此,太极拳之名得以大定和流传。


有拳架或套路一开始就“起势”而动起来,也有拳架一开始先是开脚站立“预备势”,即上场练拳的初始状,凝神调息,尽量心静体松。接着才是“起势,两手举动,阴阳即起,太极产生。待拳架将练完时,千万不可忽略“收势合太极” 拳式,合太极者,合两仪、四象、八卦、六十四卦,而仍归于太极,即收其心意气息,复全归于丹田,凝神静虑。


太极宗师杨澄甫先生说:“揽雀尾为太极拳体用兼全之总手。即推手所谓黏连粘随。往复不离不断。逐以雀尾比喻手臂。故总名之日。揽雀尾。其法有四日。掤捋挤按。”关于 “揽雀尾”拳式的名称由来,有一个美丽的传说:在《杨露禅先师轶事》的文章中有一段精彩描写:“有飞燕入帘,低绕近身,即起手速抄之,顾谓僧日,此鸟驯就人,聊与为戏何如,辄承以右掌而左手抚之,旋纵使去,燕振翼拟起,师微将掌忽隐忽现,燕不能飞去”。雀形鸟类如:麻雀、燕子多活动在有人类居住的地方,性极活泼,胆大易近人,又非常聪明机警。太极拳家将包含着掤、捋、挤、按、踩、捌、肘、靠八种手法的太极拳“核心”动作与鸟雀联系起来,并命名为揽雀尾。太极拳习练者在练习这一式时,把敌人的来手想象成鸟雀的尾巴,鸟雀的尾巴在习练者面前扑通,习练者既不会轻视又不会产生畏惧心理,这样就能心静放松、沉着应战。习练者面对敌之来手以静主动、随机应变,掤之即黏即引,顺势借力捋之化之;若敌欲抽其臂,习练者即乘其抽臂之际,随出挤之,则敌必跌矣;若敌复来,则用向上提劲速用双手先按其肘及腕部,势势连环,转换自如,得心应手。


“单鞭”拳式,该式仿形驾驭马车的车夫,双手握持长柄的大马鞭,抡圆了鞭子抽击出去,双臂用力向前一挣向后一带,鞭稍与鞭杆几乎成一直线,这一刹那间的形态就是太极拳的单鞭势。前臂像抡圆了抽击出去的鞭稍,后臂像掠带的鞭杆,勾手包含了叼钩、锁拿和腕打,双臂必须同时运做同时到位,成一个整体劲,恰似一条大鞭子,故此得名单鞭。设想对方正面来犯,无论何势均可以左臂抽击之。


“白鹤亮翅”拳式,是人与白鹤之间的意象化。太极拳习练者用双臂左右格挡来击敌人的双手,则敌方的力即被分散而不整,随之习练者右手随沉随起,提护至右头角上展开,同时左手从左侧下展开至左胯旁,犹如白鹤展翅,让人赏心悦目。太极拳命名者为此动作命名没有用“展”字而用“亮”字,因为展示太极拳复杂、精细的动作,“亮”字能更传神地表达出动作的舒展,更能体现出习练者的展现自我、欣赏自我、悠然自得的君子风范。


“提手上势”拳式,所谓的“提手”是一种着法,“手”即法之义。提手即为提法,是太极拳掤捋挤按、采挒肘靠、抹勾拂拨、开合提担等九十六法中的重要着法之一。其用法犹如两手合抱地向上提起,状如提物,故名。如是漫不经心的看上去,“提手上势”与“手挥琵琶势”似乎定势相同,左右方向相反而已;但就技击劲道的实质内容而言,则差异甚大。本势用的主要劲别是合劲、提劲和搓劲;而手挥琵琶势用的主要劲别是缠绕劲、穿化劲以及采挒、剪托之劲。劲别的不同决定了其技法及中途动作的不同。有些拳家未作深究,不明所以,把提手上势看作虚回含化而否定它的提搓合劲,更有把它视作右手挥琵琶或右手挥琵琶的组合,这是不应有的错误。两者之所以冠以不同的名称,是由于两式从动作形式到技击劲别的内容都有较大的区别,否则按一名可矣。但从其相似的定势来看,两者都类同于松溪征南派《内家八桩》之“龙桩”,两手侧掌,一长一短,一前一后,一伸一屈,置于身侧左或右的同一侧,前后遥遥相对,互相呼应,两眼透过长手的食指极目凝视,眼与长手的食指尖等高。此式即为古代拳术中最常用的以静御动的格斗势,一名“长短手"。在防守上含有静观待变、以静伺机和长以卫短、短以救长以及以进为退、以退为进的意义。这《沈子拳法》方略篇中说的“急着前去,补手相承;隐着埋伏,出奇制胜”形象地描述了其作用和意义。如果要说提手上势与手挥琵琶有什么共同点的话,或许就是这一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