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故山 > 太极 > 太极减肥 > 学习乾坤掌养生功的功理方可达到玄妙境界

学习乾坤掌养生功的功理方可达到玄妙境界

来源:网络转载 2017-01-08 19:47 编辑: www.xigushan.com 查看:

要真正掌握乾坤掌养生功,不能仅靠学习功法的动作,必须进一步理解功法的功理。不理解功理,竭力模仿总不似。掌握了功理,随心所欲具有神,反而不拘泥于动作的准确性。古人云:宁教一招,不教一妙。就是说对一些纠缠着要学功而不愿向其传授者,教给他一些动作,不讲功理。用这种办法应付。世人练功,多注重动作要领而忽视功理。动作和功理是功法的不可分割的部分。动作看得见、功理看不见,两者的关系是有和无的关系。老子在其不朽的著作道德经开宗明义的第一章中,对有和无的关系作了精辟的论述:

“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玄之又玄,众妙之门。”

由此可见,我们学了功法动作,算是学会了其徼。再进一步学习功理,才能掌握其妙,达到玄的境界。

乾坤掌功法的功理是一套独特的易理。由于乾坤掌功法产生于商代,其功理的易理中又贯穿着复归于坤的思想,所以有人认为它可能是失传的商代归藏易。但历代前辈在传授功理时都明确指出,功理中的易理不是古归藏易。关于乾坤掌的功理与归藏的关系等讲完功理后再讨论。乾坤掌功理中的易理一直没有确切的名称。有人称它为乾坤掌功法易理,但这个名称也不大确切,因为这种易理不限于解释乾坤掌功法,而是对自然界和人类社会一切问题的总看法。当然,这种易理能够残缺不全地留下部分内容,正是伴随着乾坤掌功法的传授而传承下来的。近来有入将此易理简单地称作耿易,依据这种易理(和功法)过去主要在耿氏族人中流传,本书姑且使用耿易这个名称。

近年来人们对耿易的兴趣日见增长。其中有练习乾坤掌功法的人,也有不练乾坤掌功法的人。族人中不了解耿易的人希望能有所了解。海内外友人也不断索要两图四诀的文本,并希望给出解释。过去族人将两图四诀奉为至宝,仅在族内少部分人中相传。近几十年来又认为两图四诀是古代科学落后时代的产物,到今天已经失去存在的价值。至今长辈不传\\\'后辈不学,族人中能稍知耿易者已廖无几人。为了不使耿易就此失传,同时也为修练乾坤掌功法的人学习功理有所依据,将耿易尚存的内容整理出来并略作解释,以供对耿易和乾坤掌功法感兴趣的友人参考。

一、两图四诀

耿易至今残存的内容主要只有两图四诀。两图是太极演化图和天地五行图。四诀是太极演化图诀,天地五行图诀,八卦五行相关诀和太极演化图副诀。耿易过去逐代口头传授的是数十段歌诀,到现在能够记得比较完整的只有前四个诀。两图是根据歌诀画出的。不同的入画出的图有不同之处。除四诀之外,还有一些耿易中的重要概念,在其它文献上不多见。如上一章中所提到的坤循周天、乾行地脉等。解释这一概念的相应的歌诀至今尚未找出。

现将我所整理出来的两图四诀列在下面。有不妥之处希望各位读者指正,并殷切盼望提供这方面的补充资料。

下面介绍四诀的内容。

太极动,

乾坤分。

是成两仪,

为阴,为阳。

两仪分且离,

则散,则亡。

欲得两仪不离散,

唯乾复归坤。

退而复归坤,

两仪存。

进而复归坤,

是成四象,

为老阴,为少阳,为少阴,为老阳。

四象分且离,

则散,则亡。

欲得四象不离散,

唯乾复归坤。

退而复归坤,

四象存。

进而复归坤,

是成八卦,

为坤,为震,为坎,为兑,为艮,为离,为巽,为乾

八卦分且离,

则散,则亡。

欲得八卦不离散,

唯乾复归坤。

退而复归坤,

卦存。

进而复归坤,

卦生D

生之又生,

乾坤益近。

近之又近。

复归于太极。

五行,道所生也。

一阴一阳之谓道,

五行,亦阴阳所生也。

道生一、为水。

一生二、为木。

二生三、为火。

三生四、为土。

四生五、为金。

五行备、万物生也。

水居北,色黑,形一边,水珠之状也。

木居东,色青,形二边,木叶之状也。

火居南,色赤,形三边,火焰之状也。

土居中,色黄,形四边,土地之状也。

金居西,色白,形五边,呈金字之状,含五金之义。

此五行图也。

五行归于坤,

坤顺承天。

又有天地五行图,

象万物生于天地之间也。

得乾坤之气,

万物俱作。

乾坤之于万物,

生而不有,

为而不恃也。

大哉,乾也。

至哉,坤也。

人之胎,象水,喻其柔也。

人之少,象木,喻其生也。

人之壮,象火,喻其猛也。

人之老,象土,喻其宽也。

人之耄,象金,喻其贵也。

人之生,

由胎及耄,

循五行之序而周行。

及至土,’

险象见。

入则为陷,

出则得桃。

八卦五行,

皆由道生。

道即阴阳,

源于太极。

太极未动,

是为混沌。

太极初动,

阴阳始分。

阴阳左旋,

是成四象、八卦。

循其迹,

一、二、四、八也。

阴阳右旋,

行,七曜。

一、二、五、七也。

八卦之为象,

数中有形也。

五行之为象,

形中有数也。

数中有形,

以明其理。

形中有数,

以张其用。

卦离散,

归六神。

为雷神,为水神,为泽神,为山神,为火神,为风神’。

故此六神,

是离散神。

离散则亡,

是谓死神。

可以敬之,

不可亲之。

可与处之,

不可循之。

营魄抱一,

天门开阖,,

能为雌乎。

圣人所训,

其义深矣。

舍天庭门,

趋玄牝门。

卦演至乾,

贵在复坤。

乾坤相合,

复归天地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