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式太極劍演練心得》一文,內容是根據恩師王志遠老師的《楊式太極劍詮釋》一書作參考,加入自己練劍的一點体會而書成,然限于資質,必有不少不足之處,還望武林前輩,同門賢哲多給意見,多多指正!
《楊式太極劍演練心得》
楊式太極劍,又稱爲太極十三劍。是從眾多的傳统劍法中,總結提煉出主輔十三劍法的進攻和防守動作,再結合楊式太極拳的歩形、歩法和身法而組成,是楊式太極拳系中著名的器械套路。
傳统的楊式太極劍,劍法精妙,動作优美,舒展大方,吞吐自如招式古法蕩漾,綿綿不斷,柔中寓剛。
楊式太極劍要演練得好,必需從太極拳里尋。正如太極大師王志遠所言: 意態神韵,全都是上乘太極拳寫照。所以想在劍道修爲上有所成就,別無他法,從基本開始,鑽研太極拳,懂陰陽互運,懂虚實分明,懂中正安舒,懂尾閭正中,懂松腰落胯
“行劍走架要求精神集中,心靜体松、中正安舒、輕靈圓活。如心境不能寧靜虛無,則形体不能做到中正安舒,形体不能中正安舒,東歪西斜,規矩盡失,則難達至輕靈圓活。精神不集中,神遊太虛,感覺不靈,反應遲鈍,則意念不能隨心而發、不能達至人劍合一之境。由此可見,行劍走架必須心境泰然, 全神貫注,氣沉丹田,恭恭敬敬,不受人和外物所撓,隨心之寧靜而達至“身與劍合, 劍與神合,心動形隨,意發神傳,身劍合一。”
太極劍之演練,要求輕靈沉穩,上則須虛領頂勁,松肩沉肘;下則鬆腰落胯, 尾閭正中,圓襠堅膝。須知道上乘劍道的行劍走架,意、氣、勁之運行,皆始起于脚、經于腿、發于腰,終形于手而現于劍。由脚而腿而腰而手而劍,總須完整一氣,不可有缺陷處,不可有凹凸之處,才能使太極劍發揮得淋漓盡致:倘若有一處阻滯斷續、有凹凸缺陷,則心、意、神、氣、勁不能完整歸一,難于達至“以心行氣,以氣運身, 以身運劍,劍隨身轉。”
太極劍之立身中正爲身法的第一要素,是輕靈沉穩的基本條件之一。清初王宗岳拳論有:”
松肩沉肘是達至輕靈圓活的主要組成部份。兩肩兩肘關節松開,保持含胸拔背,兩臂才有活力,靈活自如。若不能做到含胸,肩不能松垂,兩肩聳起,則氣血隨之而上。肘若不能屈墜,揚肘懸起,則勁力滯于肩肘,勁力就無法通達于手腕而貫透于劍尖。胸背腰脊的僵硬,使經絡阻塞,氣血上涌,不能虛胸盈腹,
腰爲一身之主宰,是人体上下轉動的輸紐、對協調全身動作,調整重心,平衡身軀和輸送力勁起關鍵作用。拳諺”所以自古劍家對腰都十分重視,要求腰要松、要沉,要直而不僵。只有腰部做到松而沉着,直而不僵,才能發揮平衡作用,使中軸旋轉穩定和靈活,保証肢体運動活似車輪,這樣勁力才能由脚由腿而腰而手而劍,綿綿下斷,直透劍尖。
劍術演練中,腰除要松沉外,落胯亦非常重要。松腰落胯、圓襠斂臀等措施,通過蹲坐姿勢,保持兩脚整齐踏實,端正身法,降低人体重心,取得支撑八面,穩固厚重的底盤。若腰不松,胯不落,則造成臀部高聳,引至身体前傾後仰。若尾閭失中, 即尾骨不能起著撑舵的作用,人体就難以穩定,內氣就不能下聚丹田,做成上重下輕,脚根不穩,輕靈变得蕩然無存,勁力頓失。
尾閭正中起着中正安舒作用,人之尾閭位于軀体骶骨端,與脊椎骨有聯帶關係。尾閭不正會做成扭臀,行劍走架過程說明了松腰落胯,尾閭正中的重要性。
內家拳《拳樁因果訣》說:“形如籮圈,以腰爲軸,實脚碾轉, 出歩落腿猶如猫行,輕靈,沉着,穩固,其若惕也。兩腿宜分虛實、起落猶似猫行。”
太極樁歩“動勢之時、以足領膝,以膝領胯;靜勢之前,以胯催膝, 以膝催足。輕輕領起,慢慢潜行;全神貫注、氣勢騰挪;神形連綿如行雲,恍若身置太虛中。”
太極劍行劍要求靈巧飄逸,瀟洒利落。若要使劍法運使得當,輕靈圓活,執劍時須注意手輕而堅。劍經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