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故山 > 太极 > 太极剑 > [转载]庐山往事一一见证中国政治风云变换

[转载]庐山往事一一见证中国政治风云变换

来源:网络转载 2014-10-05 04:46 编辑: www.xigushan.com 查看:

[转载]庐山往事一一见证中国政治风云变换 (2014-09-18 18:09:33)

标签: 转载

原文地址:庐山往事一一见证中国政治风云变换作者:冷杉林

      庐山不但以风景雄奇,秀美而闻名于世,同时也是中国近代史上,政治风云变换的见证。民国时期,作为国民党总裁的蒋介石,从1926年第一次上庐山起几乎每年都上庐山。(抗战8年因庐山沦陷除外)蒋介石曾在庐山召开过11次党政军要员参加的最高层会议,并且每年夏天均在庐山办公,当时庐山被称为中华民国政府的“夏都”,除南京之外的第二政治中心。庐山上有座专为蒋介石和宋美龄夏天避暑的别墅,称作“美庐别墅”。它始建于1903年,是由英国人兰诺兹勋爵建造的,1922年该别墅转让给了英国人巴莉女士。由于巴莉和宋美龄是非常要好的朋友,1934年夏,当蒋介石和宋美龄上庐山时,巴莉就将别墅借给他俩居住。后因蒋宋非常喜欢这幢别墅,巴莉索性将它赠送给了宋美龄,并取名为“美庐别墅”,自此“美庐别墅”成为老蒋每年夏天到庐山办公和居住的地方。

 
                                    美庐别墅



 




       

        1933年,蒋介石在庐山开办了军官训练团,这期间培训了25000名军官,其目的就是为了剿灭共产党。蒋介石并在庐山座阵指挥,对江西中央苏区发动了第四次和第五次大围剿,迫使中国工农红军作出战略上的大转移,开始了举世闻名的二万五千里长征。

 
                蒋介石在庐山检阅军官训练团


       一九三七年六月,以周恩来为首的中共代表团上庐山与蒋介石会谈,这是一次具有历史意义的会议。这次会谈的宗旨是,停止内战,一致对外,是国共两党第二次合作的开始。此次会议后,形成了由社会各党派,团体参与的最广泛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真正意义上的抗日战争由此开始。

 
                         以周恩来为首的中共代表团抵达庐山
 
           蒋介石在庐山向全国人民发表“最后关头”的演说
    

      1937年7月15日,国民党在庐山邀请社会各界名流,召开了“庐山谈话会”。7月17日,蒋介石发表了题为“最后关头”的演说,其中讲到:“地不分南北,人不分老幼,无论何人,皆有守土抗战之责任,皆应抱定牺牲一切之决心”。这实质上就是抗日宣言,这是一篇载入史册的重要讲话,这篇讲话沉重地打击了国民党内的亲日势力,同时提振了全国人民抗日的信心。         
 

     新中国成立后到文革结束的27年间,中国共产党在庐山召开过三次会议,这三次会议都有着不同寻常的意义,对历史进程产生了深远影响。第一次庐山会议召开于1959年7月,会议前半段是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而后半段则演化成中共八届八中全会。这是中共历史上最长的一次中央全会,从7月2日开到8月16日,历时一个半月。这次会议的初衷是总结大跃进和人民公社运动一年多来的经验和教训,本意是纠左。会议初期开得活跃热烈,与会多数同志对大跃进和人民公社运动存在的缺点错误看法较为一致,对“三面红旗”总体上是肯定的。但会议到后期却风云突变,来了个180度大转弯,变成批判右倾机会主义的会议。搞得中央委员们云里雾里,不知所措。这次庐山会议,“揪出”了以彭德怀,张闻天,黄克诚,周小舟为首的“右倾反党集团”。庐山会议为何会风云突变呢?时至今日,很多人也未弄明白。其实在毛泽东心中大跃进和人民公社运动存在的缺点是细枝末节问题,是“九个指头和一个指头问题”,彭德怀的“意见书”触及到毛泽东的容忍底线。可惜啊,身经百战的彭大元帅,就此成了“永世不得翻身的反党分子”。

 
                           中国共产党庐山会议会址
 
                          1959年毛泽东在庐山

                         毛泽东和彭德怀
     中共的第二次庐山会议,召开于1961年9月,这是一次中央工作会议。当时的中国处于极度困难时期,国际上,中共和苏共已公开决裂,在意识形态领域相互批判,苏联撒走了专家和援华项目。国内,达赖集团在西藏发动武装叛乱,后逃到印度成立流亡政府,时至今日仍是民族分裂的后患。更为严重的是大跃进和人民公社运动所带来的后遗症,食品和日用品极度短缺,在这样的背景下召开的中央工作会议。此次庐山会议是在极其低调和保密之中进行的,甚至连谁主持会议都未报道,搞得非常神秘,引起外媒诸多推测。有报道称这次庐山会议是为了转移国内矛盾,商讨对台动武的会议,当时台湾方面高度紧张。其实这是一次相当务实的会,会议讨论了一系列措施应对困难局面,提出了“调整,巩固,充实,提高”八字方针,并由刘少奇,邓小平负责实施。这次会议后的两年时间,国民经济得到快速恢复和提高,到了1963年,人民生活困难局面已基本改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