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极拳秘诀
太极拳战略的原则
1、自卫有理,以静制动:以太极拳御敌的根本原则是“自卫有理,以静制动”。因为贯串了“自卫有理”才能镇静自若。太极拳的“静”包括着心理和生理上两方面。心静了才能应付瞬息万变搏斗局面,辩明敌人敌势的方向路线。不管对方劲力击我上盘、下盘、中盘,都能使对方劲力向不同方向柔化,这就需要“心静”才能应付。并从而找出对方虚弱点而攻击以达到避实击虚。至于生理上的静是要保持自己重心的稳定,双脚随时“变换步法”,“灵虚顶劲而又气沉丹田”来保持身躯的稳定性,同时避免对方来力来劲打中自己的“重心”。这样才能更好地发挥太极拳的各项战术原则。
2、以柔克刚,后发制人:凡是对方来力来劲不论其大小,而我与之对抗的,都形成“刚劲”,凡能随敌伸缩之劲而不含对抗性的,并且不丢不顶,将来劲来势化成“我顺人背”之势的,方可谓之“柔劲”。太极拳走架时是贯彻“柔过劲,刚落点”的原则的。贯彻“不丢不项”的方法,用柔劲来“走化”任何加在我方的外力,以“引进落空”取得“我顺人背”的形势,再运用本身发出内劲、腰劲、腿劲加于外力之上形成惊弹劲以克敌制胜,故是“后发制人”的。这样才能收到内家拳的以柔克刚的最大技击效果。“后发制人”并不等于“被动挨打”。所谓“敌不动,我不动,敌微动,我意已先动”,只不过是为了审明敌情,造成予我有利形势,不首先出击而已。刚劲对每个人来说总是有个限度的,而柔化劲的作用则是无限的。敌力无论多大都可以用柔劲来化解,所谓“任他巨力来打我,牵动四两拨千斤”。在运用“后发制人”原则时,仍包含着“闪战”的要求,要学习“闪战”避开对方的初次攻击以取得“我顺人背”之势,也是完成“以柔克刚,后发制人”的必要手段。只要我方发劲于对方已成“背势”之时,技击成功的可能性就大增,技击效果就比较显著。
3、借劲借力,以顺避害又击敌:太极拳运动是由无数圆弧组成的。当处理敌方来力要贯串顺水推舟借劲借力的原则时,圆弧运动是最有力的技击手段。圆弧运动以逆来顺受的方式避免、减少对方加在我身上的任何直接打击,直来的外力和圆弧接触时相交成斜角而被“转向分散”,对方之打击力量被消减的程度与所成斜角的大小成正比例的。故走化来力甚有效果而省力。还可用“粘、随”之法使敌落入圆圈之内,使其手足如被蛛网所缠缚,进退不得。如果说“以静制动,自卫有理”和“以柔克刚,后发制人”是各门武术达到上乘时共同具有的特点,那么圆弧运动借劲借力就是太极拳术的独特技击心法了。故太极拳又有“弧”拳之称。而且太极拳运动中充分体现着力学上的“螺旋转化”(滚动小臂),“杠杆原理”(支点力距近远之运用)等力学上的科学原理。但太极拳圆圈运动的技击奥妙说来容易,做到则颇难,非经年深日久的锻炼是难以“豁然而悟”的。俗谚说“熟能生巧”,要熟习太极拳圆弧特点应多练推手、大扌履、、对练、散手等,逐步发展。圆圈初练时一般大而有凹凸棱角,久则小而活,旋转如飞轮,毫不受力。而且借人之力,用人之劲以击对方,故小力可胜大力,弱可以胜强,老可以御壮。
4、以气助劲,爆发惊弹:太极拳技击中运用的是“劲”而不是“拙力”。力与劲的区别在于太极劲是发自丹田气的内劲,而以内气助腰腿劲的一种弹抖内劲。故又称作弹劲、抖劲。这种“弹抖劲”是在丹田内气训练的基础上,经过长期的三项特别训练才能练成的。
太极拳的战术密诀
1、沾:沾住对方身手,从而了解对方运动的方向,力量和速度。
2、粘:就象脱水粘住对方手足一样,造成“我顺人背之势为之粘”。要求太极拳术者能用内气运转与对方招式相接则互相吸住,合成一体。
3、连:内劲与对方劲力连在一起,不丢不顶。
4、随:随对方变化而变化 ,敌进我退,敌退我进,着着尾随,一搭上手就随之行动,对方无所施其攻击而又无法逃脱我的打击。
沾、粘、连、随以了解敌情属知彼功夫。
5、听:在“沾粘连随”的接触中,“听”到对方的劲力套路、动向。
6、化:由“听”而得出化去对方劲力的方法,以柔化之。
7、拿:拿住对方劲力套路和身手,形成“我顺人背”之势。太极拳术也包括了若干有效的“十八擒拿法”:(1)挒旋转腕:擒拿的基本手法;(2)开窗推月;(3)平揽降龙;(4)金丝缠手;(5)缠手截腕;(6)沉肘截腕;(7)压臂截腕;(8)退步撅臂;(9)双剪子手;(10)披身伏虎;(11)擎扭托肘;(12)扭转马头;(13)双鹤抬头;(14)丹凤朝阳;(15)金丝攀眉;(16)错节盘根;(17)猴子坐堂;(18)矮子倒树。
8、发:发出以弹抖劲为基本的“掤、扌履、挤、按、采、挒、肘、靠” 八劲。
9、擎:擎起彼劲借彼力(中有灵字,使敌方失根,有上提拔高之意)。
10、引:引到身前劲始蓄(中有敛字),将对方身手引入我圆圈之内而柔化之。
11、松:松开我劲勿使屈,即在引进过程中我腿部已曲蓄劲,内劲也已“回收”丹田,腰部也已收到潜转之势(中有静字),名为松而实质是螺旋劲,弹抖劲已经蓄足,一发就突然惊弹而出。
12、放:放时腰脚认端明,放出弹抖螺旋劲时,身手各部要与腰腿劲相应相合(中有整字),即发力要发出全身的整体力,“掌心要与脚心相印”即是一诀。
这“擎、引、松、放”四个字的战术功夫是太极拳术技击的第三步功夫,更高一级功夫则是运用“气功”去制敌的,其四字是:
13、敷:运气于已身,而在技击时敷布在敌方劲力之上,使不得动,也有较轻地接对方劲力的意思,轻敷与敌相沿接。
14、盖:以气盖住对方内气内劲之来处,当对方内气内劲作用于我身体任何部位时,我的意识和呼吸内气就必须集中地复盖在该处并运化之。
15、对:以我内气对准彼方内气来处,我的呼吸和劲力便和对方相应相合。
16、吞:以气全吞对方而入于化。有吸入对方来劲的意思。辩证地看,既已吞入彼方“内气”,彼劲被化,接着就“吐”、“吐”即是化而发放。
“敷、盖、对、吞”四字密诀是从行气的角度叙述太极拳技击作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