练好太极拳,最先要盘好架子,也就是太极拳的“外三合”,既手足合、肘膝合、肩胯合,以求身法准确。太极拳要求:头要悬、颈要贴、眼要平、身要正、肩要沉、肘要坠、臂要弯、腋要虚(肘外撑)、手要展、指要分、掌要球,拳要空、胸要舒、背要拔、腰为轴、臀要敛、裆要圆、走下弧。
当拳架姿态准确后,就应要行好拳。所谓行拳,是指练好太极套路。这行拳的准则:"松静、轻灵、圆活、稳重、慢匀、神合"。关键是"松静"松静是根基,软和是宗旨,用意不必力,全身一点不僵。通过下工夫锻练太极拳,会促使人体"气路"和"血路"的通顺。
王宗岳讲:"一动无有不动,一静无有不静",杨澄甫也有"上下相随;内外相合"的太极拳练法的要求。这是太极拳讲的"和谐",也非常重要。
太极拳是内家拳,尤其侧重用意,杨澄甫《十要》中要求"用意不必力",指明打太极拳要用意。用意是指"以意导形",用意念导引太极拳形体动作的演化,故行拳时意在先,动在后。用意念带领丹田的那股热气,由丹田向下行,循小腹,抵中极穴,经会阴穴,过谷道(肛门)至尾闾。至此就已完结导引内气向下向后走的航线,让气自行贯通督脉的尾闾关。能否冲过尾闾关,取决于丹田内气是否充分,丹田内气越充分,冲关能力越大,反之则冲关中断。冲关后意念引领内气上行,贯通夹脊关和玉枕关,过头顶百会穴,再下颜面,过喉,沿胸腹中线,也就是任脉,直下丹田,形成任降督升任再降的一周循环,即为小周天,又叫逆行小周天。
想打通大周天,必须要求运行太极拳时将带脉、冲脉打通。通过后撑命门,让内气鼓胀脊背,以意引气,让气行走各经,全身上下无处不到,周流复转,反复运作,以达到气随意运,血随气载,气血畅通,心神愉悦的效果。
通过站桩,意守丹田,舌顶上腭,全身放松,意想宇宙之浩然之精气,随呼吸下注丹田。用腹式呼法,以鼻吸气,要求做到深、缓,让气充满腹部。吸气后将气从鼻中呼出,呼气时,以意将吸入的气微微送入下丹田,意念让气停在下丹田,让脐下三寸丹田更鼓,与先天下丹田处的元气相合,融为一体。(太极拳就是这样的反呼吸,反呼吸是吸时腹部鼓,呼时更鼓;正常呼吸是吸时腹部瘪,呼时腹部鼓) 站桩日久或正确打太极拳,带脉中的真气则日渐旺盛,气在意念引导下,则可运行于经络之中。练习时,浑身放松,以意领气,将丹田之真气传到手三阴经和足三阴经。如果实战的话,那么手的抓劲就会很大;外撑后腰的命门穴,让丹田之气充斥后腰,让后腰鼓胀。后腰鼓胀有气,人身上才会有劲,太极内功才会增大,实战能力才会强。如果让送到后腰的真气运行到经络,那么就用意念引导后腰命门处的真气流向手三阳经和足三阳经。如果实战的话,就松胯下沉,将真气的一股从后腰处往下送到脚下,通过地面产生反作用力,另一股往上传到后背,让后背也鼓胀起来。脚下踩蹬劲,整体说脚是跟节,是催劲,腰是中节,是随劲,头是稍节,是领劲,向上虚领。从局部说,肩是跟节,是催劲,肘是中节,是随劲,手是稍节,是领劲。此时发拳或出掌,全身发紧,全身用力,将拳或掌打出,这样抖弹的寸劲暴发力就会很大,攻击性就会很强。
因此,平时多注重练习“外撑后腰的命门和后背”,让丹田之气促鼓后腰和后背,对太极内功的产生和打通大周天非常必要。
总之,把太极拳练到最高境界,就是轻轻开始,慢慢运行,默默停止,松软开合,静心感受内气流转鼓胀,体会周身上下浑然不觉、四肢百骸荡然无存,“不知身之为我,我之为身”的意境,达到始于无形、归于无迹的太极状态。
中医穴位和十二正经经脉
说明:各图中蓝色按钮为重播键,绿色按钮为播放键,红色按钮为暂停键,黄色按钮为循行路线说明键,标注有阿拉伯数字的地方是对本经循行线路的分段标示。
一、手太阴肺经循行图
手太阴肺经穴位歌
手太阴肺十一穴,中府云门天府列,次则侠白下尺泽,
又次孔最与列缺,经渠太渊下鱼际,抵指少商如韭叶。
主要穴位说明:
中府:胸骨旁开六寸(脾肺之气聚集的中央)兼治脾肺两脏之病,治气虚,腹胀,消化不良,水肿、咳等。
天府:横隔阂下三寸(墨点)。肺开窍于鼻,医治过敏性鼻炎。
尺泽:肘横纹外侧。是补肾的穴位。(金生水)降逆气医治高血压,哮喘。
孔最:掌横纹7寸。穴位较深,(郗穴是治急性病)是个会聚的穴位。主管一切毛孔的穴位。(毛孔、鼻孔)治鼻出血,是痔疮的要穴,对感冒起发汗作用。治急性咳、咽喉痛有疗效
列缺:不好找。合骨绝对凹点。医治小儿遗尿,落枕、偏头疼,外感风寒惹起的头疼。“头项寻列缺”
经渠:挠骨头里面骨头边缘。医治咳的要穴(虚寒性的或肺热)
太渊:很深。用手的大拇哥攥住腕子硌着的穴位。是肺经的原穴,补气的效果十分好,是大补穴补气。脉的会穴可治静脉曲张。(心血管病)
鱼际:火穴。医治热性病。咳、喘无效果。心中烦热,小孩疳积症、消化不好停食了
少商:大拇指外根部。医治咽喉痛的要穴。(外感风寒或虚火上升)刺出血来效果最好。
本经小结:
主治呼吸系统疾病:各种急慢性气管炎、支气管炎;五官病:急慢性扁桃体炎、鼻炎、流鼻血。
其他:经脉所过的关节屈伸妨碍、肌肉疼。
二、手阳明大肠经循行图
手阳明大肠经穴歌
手阳明穴起商阳,二间三间合谷藏,阳溪偏历历温溜,下廉上廉三里长,
曲池肘髎迎五里,臂臑肩髎巨骨起,天鼎浮突接禾髎,终以迎香二十止。
主要穴位说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