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故山 > 太极 > 太极拳 > 太极拳技击技巧分析

太极拳技击技巧分析

来源:网络转载 2014-06-23 03:32 编辑: 网络 查看:

1楼

近日来看到了有一些身体强壮的中青年人,他们在练太极拳时,不但用自己的肩膀靠大树,而且还用双手推大树或用手去砍大树。见此情形我忽然想起了师父在传我太极拳时说过的一句话:咱们学太极拳的人,千万不能用手掌去砍大树,太极拳的技击目标是活人。太极拳论:“人刚我柔谓之走,我顺人背谓之粘。”太极拳劲是由心发,不是用拙力。太极拳的技击技巧是点的接触,拳经总歌:“纵放屈伸人莫知,诸靠缠绕我皆依。”太极拳是练虚还实,今后在练太极拳的时候一定要用整劲,也就是用心劲。我当时对师父这些话的意思是似懂非懂,只是记住而已。但是“绝对不能用手接触死目标”的教诲是我研习太极拳时一直注意的一件事情。

在练太极拳时身旁好似有人,每一个动作都要做到劲起于脚,行于腿,主宰于腰。劲由心发(丹田),对太极拳的掤、捋,挤、按等运动“着”式,完全是随着对方进攻动作来决定的。技击时有人似无人,是在平时练习时所掌握的功夫基础。实战时才能胆大心细,劲由心发。所以太极拳论:“动急则急应,动缓则缓随。”等一些理论对太极拳的实战技巧都有说明。我虽然没有遇到过实战,但是我们可以借助一些原理来分析太极拳技击功夫的技巧。我们应该肯定太极拳前辈们的“太极是无极而生”之理论是非常正确地。无极的状态用语言很难形容,说是虚无缥缈或是说身体似有似无,总之具体什么样功夫没有达到是很难说清楚的。前辈们说:“肉为气之囊”。练到了才能知道我也不好乱说,但是我相信有这种功夫境界,也就是说身体一定要练到真正“松”的时候,身体内细胞的水分才有可能转换为气体,这样就有可能出现“柔弱胜刚强”的变化。而用肩膀靠大树的练习方法,可想而知肉是松不开的,肉要是松不开就不能达到“一气贯通”,不能一气贯通和谈练太极拳呢?这就说明用肩膀靠大树的方法,并不是太极拳“靠”法的正确练法。是没有真正练到太极拳“懂劲”之人对太极拳“靠”法的错误理解。

用手推大树的人说是练太极拳的“按”劲,这种说法也不应该对,“按”劲是脚蹬行于腿,是丹田内劲的变化,劲由心发是指身体内在的能量在丹田开合的变化中,经命门顺脊柱,过两臂膀达到手梢。节节贯穿的能量是在丹田的作用之下催动手向下“按”的,绝非是外力的作用。练太极拳就是将这种外力完全的卸掉,而后就是虚的层次,必须是正确的方法,再经过长时间的练习,才能使体内细胞的水分转换为气体,这时的骨骼已经完全的松开了,从而达到敛气入骨的层次。太极拳的“按”劲就是三劲合一后的心劲。即肺部的呼气、丹田能量(内气)是在脚蹬、手引后达到一气贯通和身体细胞之气容为一体。否则是不会进入太极之门的。

用手砍大树的功夫就更不是练太极拳之人的作法,太极拳练的是松、活、弹、抖,练习时一动无有不动,推手时触之则旋转自如,化既是打,打既是化,使健身、技击体用兼备。太极拳论:“立如平准,活似车轮。”我的理解是,身体“活”应该有规矩,并不是乱“活”,车轮的运转是在轴心的控制之下,没有轴心就不是车轮。人体的轴心就是丹田,太极拳的三劲合一就是合到丹田,由丹田的收、放来催动四肢运动,达到节节贯穿的目的。所以说太极拳修炼方法是:“入门引路须口授,功夫无息法自修。”不懂太极拳之理之人,正所谓是:“差之毫厘,谬以千里。”

我个人理解太极拳的技击技巧就是:立身中正,步法灵活,下盘实,上肢虚,全身的运动都是在丹田收放的牵动下进行的。这就说明太极拳要想制服于人,必须要有一个扎实的功夫基础,任何拔苗助长的方法都会导致“以卵击石”的后果。它就像是同样粗的大树一样,杨树长二十年,松树可能长一百年,但是我们根据树的材质来选材,它们所起到的作用是完全是不一样的。所以练太极拳也是如此,循序渐进,踏踏实实地练好每一个阶段,不应该有骄傲懒惰行为,只有练出来前人的功夫,才能有创新的可能。陈长兴战斗篇云:“善击者,先看步法,后下手势。上打咽喉,下打阴,左右两肋并中心,前打一丈不为远,近打只在一寸间。”所以我提醒自悟者,练太极拳一定要遵循规律以免伤了自己的身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