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故山 > 太极 > 太极拳 > 闫芳太极推手事件释疑

闫芳太极推手事件释疑

来源:网络转载 2014-06-23 15:08 编辑: 网络 查看:

    

最近网上闫芳太极推手事件持续发酵,明显反映出了国人对太极拳锻练的不真正了解。要客观认识闫芳太极推手事件,首先应该知道以下事实:

 目前社会上太级拳的练法主要分三种:一是以练太极表演套路(俗称太极操)为主,追求的是蹲得低踢得高、姿势优美,并以比赛得奖及太极段位高低为衡量功夫水平高低,这是国人对太极的最主要印象和认识。二是以练陈式太极拳为代表的刚性太极为主,追求的是缠丝等劲,以两人肢体接触推手发放对方能力强弱来衡量功夫水平高低。三是以练意气劲为目标,追求的是松、通、空,在推手中双方以心意相接,以人不知我,我独知人的空灵功夫来衡量功夫水平高低。

纵观太极拳历史和太极经典拳论,真正意义上的太极应该是以第三种练法为主,主张“一举动,周身俱要轻灵”,强调“意气君来骨肉臣”,通过“以心行气、以气运身”,达到“无形无象,全体透空,应物自然,尽性立命”。当然现代社会有这个修为而又能用之于实战的高手少之又少。第一种是推广性的群众化练法,目前已向着舞蹈化发展,但实践中具有较高的表演欣赏和艺术性。第二种刚性太极从实战性较强的通背拳和戚继光精选拳势演化而来,讲究整体爆发劲与推手技巧,实践中具有较强的对抗性和技击性。由于各人认识、兴趣和追求不同,这三种太极锻炼形式都有存在的社会和群众基础,都有存在的必要,不能说哪个好哪个不好,只能说可各取所需。

 而闫芳练的虽然以陈式拳为主,但在太极推手上实际运用的是第三种练法的功夫。这种推手功夫是从肢体接触的推手开始练习起步,双方身心松化到一定程度后而可采取的意气练法。双方必须做到全身心放松,能以心意气相接,悉心听对方意气,做到不丢不顶,最终表现出旁人看似凌空的走化、发放效果。但如果一方没有练到能意气相接的程度或者不想接人家意气,这种推手是进行不下去的(这时只能练习肢体接触推手),也就是说自己意气不会对另外一方起作用。这和收音机只有频率对准才能接收清楚信号的道理一样。网上传播的对记者不起作用、日本合气道柳龙拳对自己徒弟(相互之间放松以意气相接为前提)很厉害,而轻易败在别人手上的原因也在于此。-----日本佬可真蠢,这点道理都不懂还想去比试,别人才不会理你什么气啊意啊,散手实战可不是这么玩法!引申开去,日本鬼子以钓鱼岛事件跟中国交手,自以为对手还是松散应对的晚清王朝,可只要一动手,中国必将鬼子打得屁滚尿流!

 因此,就意气推手的功理上来说,闫芳的解释是真实的(至于视频中闫芳师徒的表演是否过于夸张或者纯粹虚假配合那另当别论),这种推手只能说是练拳后的双方意气试劲,既是检验练拳松空程度的一种手段,也是修练太极的一个步骤,进而已发展成为一种独特的太极推手艺术。由于双方必须做到放松和不顶不抗才能出现推手试劲效果,所以和生死对抗的实战完全是两回事,这个推手水平高不能代表实战水平高,这一点必须要明白,所以有的太极高手提出要和其实战过招,其实也不是个明白人。

 事实上,对闫芳太极推手事件实在没必要过于炒作,世人对于各种太极练法总会是青菜萝卜各有所爱,退一万步讲,就如白岩松所说,就算是他们熟人之间的游戏(白说对了一半,其实只要双方均练到周身松化并能感应到对方意气场,就能进行这种形式的推手试劲交流,并不需要原先就是熟人,呵呵),只要不违背法律和社会道德,又不妨害别人,何必较真呢?有人喜欢通宵麻将,有人喜欢清晨溜鸟,有人喜欢山沟钓鱼......这是个人爱好,凭什么一定要强制人家都要按自己的爱好和认识来生活和锻炼?适合自己、健康、快乐生活才是王道!

最后说两句:一是世间有许多现象是不能完全凭现有认知来最终判断的,如果通过修练真正体证了老子所说的“道之为物,惟恍惟惚。惚兮恍兮,其中有象,恍兮惚兮,其中有物,窈兮冥兮,其中有精,其精甚真,其中有信”这一段话,你就能知道许多事情其实并不神秘,是宇宙本来就有的存在,故名科学。二是建议闫芳及其相关弟子也要好好参悟老子所说的“物壮则老,是谓不道,不道早已”的开示。

 

    

推荐几位太极高手的推手视频:

朱春煊推手视频

汪永泉推手视频

=.html何南杰推手视频

石崇英推手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