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故山 > 太极 > 太极拳 > 太极拳的基本技法

太极拳的基本技法

来源:网络转载 2014-08-16 10:19 编辑: 网络 查看:

太极拳的基本技法包括:上悬下沉,中节舒松;中定而动,轴互转;缓慢柔圆,息细匀长;以意主导,形息互引。上悬下沉,中节舒松,是太极拳身型的基本技法。“上”指头顶百会穴部,“下” 指足跟、足掌、和足趾等用一角地支撑的部位。“上”与“下”的中间,概称“中 节”。 练拳时头顶上领,似有一绳悬住百会穴之感,再放松中节各鄣肌肉和关节, 任其被地心引力向下牵拉而沉坠,手部和足部就会有沉实感。人体在这种上悬下沉 作用下,被对拉拔长,肩、肘、腕、脊柱、髋、胯、足等关节都撑开,胸腹部亦随 之宽舒,中节各部就能灵活运转。上悬下沉还能使头部端正、颈项顺直、躯干中正。 这种上悬下沉、中节舒松的技法,也用于处理 任意相邻三关节间的相互关系。 例如以关为上、肩为中、肘为下,即:头悬 、肩松、肘 沉。这能撑开肩关节,放松肘部肌群。 再以肘为上、腕为中、指为下,即:肘悬、腕 松、指沉。这能撑开腕关节,放松腕关节, 放松腕部肌肉。如此由上而下、依次上悬中松 下沉,就能全身放松、节节贯串,使气力注于手足。 中定而动、轴轮互转,是太极拳动态的 基本技法。太极拳“十三势”终于中定。太极 拳经以中定为“土”,依土生万物之意,中定 既是“十三势”之一势,又是其他十二势的基础,势势不能离中定。 所谓“中定”,指中和稳 定的状态。“中定而动”,使动态不失“中定”。“中定而动”有三种表现形式。 其一,身体在运动中保持不歪不斜的“中正”状态,重心始终在支撑面内移动。此技法要求动 步之初,先将身体重心移于支撑,形成单脚支撑的支撑面,然后移动脚才提离地面。在动脚的移动过程中,要保持身体重心在支撑面中间,几乎出现移动,待移动角地成两 脚支撑,形成新的支撑面后,身体重心才随之向新支撑面中间移动。这样,保持身体重心在支撑面内移动,并 与中正的身态配合,具有较高的稳定度和轻灵度。 其二,身体在运动中保持不高不低的“中平”状态,重心平行移动。此技法要求身体移动时, 始终保持顶平、两肩平、两胯平、两脚平,形成太极运动中重心平稳的特点。即便是伏步下 势,也是在优质身体“中平”的状态下,先降低身体重心至一定高度,再平平移动重心,完成 下势动作。独立类动作是先将重心平平移动至支撑面中间,再在保持身体“中平”的状态下, 伸膝向上立起。 其三,身体在运动过程中保持无过无不及的“适中”状态。无过无不及,即王宗岳《太极拳论》所谓“无过不及”。在推手过程中,“无过不及”是随对手动而动,“随屈就伸”,“动急则急应动缓则缓随”。